關秀杰
(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營口115009)
高職《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探討
——以“果蔬中農藥殘留量的快速檢測”教學設計為例
關秀杰
(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營口115009)
以高職食品類專業(yè)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課程“果蔬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測定”為例,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整合,從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四個方面實施教學。實踐證明,恰當使用信息化手段,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信息化;教學設計;農藥;快速檢測
在信息化遍布全球的背景下,我國已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于我國教育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已將教育信息化納入到國家信息化發(fā)展的整體戰(zhàn)略中[1]?!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確提出,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2]。如何巧妙應用這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處理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各種矛盾性問題,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專業(yè)教學有效整合,成為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3]。本文以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課程中“果蔬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量的快速檢測”為例,分析探討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將先進的教學方法和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整合到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本教學設計包括四部分,即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4]。
(一)課程分析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是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yè)二年級的專業(yè)必修課,學生已經系統學習了專業(yè)基礎課程,具備基本的樣品處理能力,能使用各種儀器設備分析樣品,能進行食品中微生物的檢驗,了解影響食品安全的主要物質。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工作思路,具備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生物毒素、微生物、非法添加物和農產品摻假的快速檢測能力。
(二)內容分析
教材選自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項目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這部分內容為教材的核心內容,學好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今后從事農藥殘留快檢工作崗位尤為重要。
(三)學情分析
學生具備儀器使用能力,能進行一般成分的分析,熟悉實驗的操作規(guī)范,有一定的求知欲,但主動意識有待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善于應用網絡及各種媒體資源,喜歡互動實操。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四)目標分析
依據課程標準和職業(yè)資格的要求從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維度確定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酶抑制率分光光度法快速檢測果蔬中的農藥殘留;(2)能力目標:能夠制定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流程,獨立的完成實驗操作,并對實驗結果正確分析;(3)情感目標:增強小組合作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嚴謹規(guī)范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五)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規(guī)范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方法。
教學難點:酶抑制率分光光度法的實驗原理及影響實驗結果的關鍵因素。
(六)教學設計初衷
以往教學中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然后學生操作,被動學習,單一訓練,學習的興趣不高,同時實驗室配備不足,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有操作訓練的機會,綜合能力訓練不足。為解決存在的問題,進行如下教學設計。
課前通過藍墨云班課,教師上傳教學資源,下達學習任務,實現了課堂的翻轉。通過案例分析,仿真虛擬和動畫演示多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任務驅動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做中學,學中做,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將微課、云班課、在線測試、仿真虛擬、動畫和錄像6個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入到6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學內容從單一的技能訓練到方案制訂實施的轉變解決綜合職業(yè)能力訓練不足的問題,從單一的講授到多種信息化手段并用的方式解決實操訓練不充分的問題,從學生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教學方式的改變,解決學生主動性不高的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包括課前準備,課堂實施和課后提升三個部分。
(一)課前準備
課前在云平臺班課上,上傳課程資源,讓學生主動去學,面對龐雜的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導學單,理清學習思路,布置課前作業(yè),促使學生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課前測試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上課時對問題較多的知識點,著重講解。
(二)課堂實施
課堂實施包括內容導入、任務實施、深入探究和總結評價四個環(huán)節(jié)。
1.內容導入
通過一則農殘快速檢測的新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讓學生在超市和農貿市場采集青菜樣品,填寫采樣單,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課前制定好實施方案,讓學生主動了解學習內容。
2.任務實施
(1)方案論證
論證方案的可行性,論證時,為了避免小組形式提交方案,只有個別溝通表達能力強的人主動參與,其它同學總以事不關己的心態(tài)參與其中,利用藍墨云班課“搖一搖”功能,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強制每名學生都參與教學過程中,同時以一個實驗流程圖為例,強化提高制定方案的能力。方案論證時,發(fā)現同學不能很好的理解實驗原理,采用原理小動畫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在班課活動區(qū),就實驗原理提問題,讓學生參與討論,真正清楚學生的掌握情況,使教學難點得以突破。
同時,本實驗涉及實驗步驟較多,而且快速檢測試劑也比較昂貴,在學生開始實際操作前,在實驗流程模擬練習軟件上,先熟悉實驗流程,流程操作錯誤有提示,練習結束后給出分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的流程。再觀看教師操作的規(guī)范微視頻,既降低了實驗時耗材的浪費風險,又提高了課堂效率,使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操作的習慣。
實驗利用食品安全檢測儀檢測農藥殘留,以往講授儀器使用時,受儀器的限制,常以小組形式,學生經常看不清,聽不會,學生聽的費勁,教師講的累,為解決這一難題,課前錄好儀器使用的微視頻,上傳到藍墨云班課的資源庫,并生成二維碼,學生隨時學習儀器的規(guī)范使用,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方案實施
主要包括四步,溶液配制、樣品處理、測定過程和結果判讀。在實施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知道怎么做,但操作的規(guī)范性不好,這也是教學的難點,也是教師最頭疼的問題,也是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關鍵。采取對實驗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實施前讓學生清楚考核標準,并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記入平時成績,同時強調學生的互相監(jiān)督。教師在班課上上傳規(guī)范操作視頻,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嚴格控制,及時抓拍學生不規(guī)范操作,并上傳到班課討論區(qū),強化學生的規(guī)范操作,使教學重點得以解決。
3.深入探究
同時對實驗影響因素進行全方位的探討,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采用藍墨云班課的頭腦風暴活動,讓每名學生參與討論,教師及時對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學生獲得相應的經驗值,解決大部分學生不愛積極思考主動發(fā)言的問題。
4.總結評價
采用案例剖析、在線測試和評價單,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案例的剖析,強化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在線測試,課上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考核標準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的操作,自評互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找出自身的不足,找到與其他人的差距。
(三)課后提升
課后,以食品安全進社區(qū)活動,提升學生的職業(yè)體驗感。在班課討論區(qū),發(fā)布不同層次討論題目,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
1.儀器的校準
儀器校準知識的拓展,可以為學生今后從事儀器使用與維護奠定基礎。
2.結果的假陽性問題
對假陽性問題的思考,專門成立一個專題小組,提出研究方案,采用不同的手段解決假陽性問題,結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創(chuàng)新項目,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不同方法的符合率
快檢結果與儀器分析結果的符合率,學生通過對比實驗來驗證,實驗內容同時也可以作為學生的畢業(yè)論文內容。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課堂的翻轉,學生的參與性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提高了,從學加做變成了做加學,團隊意識明顯增強。
(二)信息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云端課程資源,實現課堂翻轉;微課視頻,具象描述,直觀理解;Flash動畫,快樂學習,輕松掌握;互動仿真軟件,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線考核,有效分析學習情況;后臺統計,直觀呈現,學習過程;課后拓展,激發(fā)熱情,提高興趣。
(三)四位一體多元化的評價
過程評價與總結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定學生的表現,避免了傳統教學評價體系的單一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1]許赟,方法林.基于高職信息化教學大賽的信息化課堂賽項教學設計探討——以《客房迎接服務中的手勢禮為例[J].職業(yè)教育,2017,(02):91-92.
[2]姜黎.高職院校專業(yè)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與實踐——以《食品理化檢驗與分析》課程“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為例[J].農業(yè)與技術,2016,36(01):186-189.
[3]崔曉娜,李舫,葛愛民.高職《動物性食品理化檢驗》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實踐探討[J].行業(yè)論壇,2016,(05):53-54.
[4]李彩云.“藥用基礎化學”課程的信息化教學嘗試[J].化學教育,2015,(02):72.
Abstract: Discussion on information based teaching design of "food safety rapid detection"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king the teaching design of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as an example, with the aid of information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analyzed and integrated from teaching analysis,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reflection in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It's proved that the proper use of information means to improve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teaching design;pesticide;rapid detection
Research on Instruction Znstruction Design of tle Course" Food Safery Rapid Detetion" in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Taking the Teaching Design of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as an Example
GUAN Xiujie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 Yingkou 115009,China)
G712
A
1671-0517(2017)05-0020-03
2017-05-08
關秀杰(1976-),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碩士,從事食品檢測分析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