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王信強
《哭泣的駱駝》是作家三毛的作品之一。當(dāng)然,她主要是把西撒哈拉游牧民族比喻為駱駝,描述他們生活的艱辛??晒P者在大漠深處,卻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會哭泣的駱駝。
西撒駱駝均為單峰駱駝,它們耐饑耐渴,性情溫馴,不畏風(fēng)沙,善走沙漠,被稱為“沙漠之舟”,是游牧民族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他們食用的肉、奶的重要來源。
筆者有一次巡邏途經(jīng)一戶游牧民家,好客的牧民邀請我們喝新鮮的駱駝奶。男主人與我們聊天,其妻子則默默地拿盆走到駱駝身邊。她并不急著擠奶,而是從一旁牽來一頭小駱駝,來到母駱駝身旁。饑渴難忍的小駱駝一口叼起奶頭。不一會兒,母駱駝干癟的乳房開始漲起。這時,女主人卻把小駱駝拉開了。不肯離開的小駱駝,一邊叫著,一邊回頭。男主人告訴我們,母駱駝必須嗅到小駱駝的氣味才會分泌奶水。
每次擠奶時間約為一分半鐘,一天擠2—3次,一天產(chǎn)奶3公斤左右。這種做法有些殘忍,但畢竟人類比動物更重要。
剛擠出的奶,溫溫的,味道和牛奶比偏咸,但營養(yǎng)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鈣和維生素B,維生素C含量是牛奶的3倍。駱駝奶中還不含過敏源,適于新生兒飲用。
筆者的司令部附近有個屠宰場,專門用來宰殺年老體衰的駱駝。其肉風(fēng)干后可食用。
一個周末的上午,筆者驅(qū)車來到屠宰場。還未進門,就聽到陣陣駱駝叫聲,聲音不大,但聽起來卻讓人心酸。
步入大門,只見地上躺著3頭駱駝,前后腿均被鐵絲綁著。見我進去,它們拼命掙扎試圖站起來,眼神中透出絕望。
筆者走到一頭駱駝旁邊,蹲下身來,撫摸著它的腦袋。慢慢地,駱駝眼眶中盈滿了淚水,一滴,兩滴,從長睫毛下,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我轉(zhuǎn)身看到其他兩頭駱駝,亦是熱淚盈眶,把我視為它們的救星。我忽然感到,冥冥之中,生命與生命之間,存在著一種溝通。
可我卻無可奈何,即使出手相救,用不了幾天,它們還會被送到這里,因為都已風(fēng)燭殘年。離開時,我塞給屠夫10美元,讓他最后再喂它們一次,動手時利索一點,讓它們盡量少受痛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