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妮·斯蒂德
當韓國人在2017年12月走向投票站選舉總統(tǒng)樸槿惠的繼任者時(譯者注:見刊時由于樸槿惠因密友干政事件已被國會彈劾,等待憲法法院的裁決,韓國總統(tǒng)大選很可能會提前舉行),一些人會想起,30年前,他們幫助建立了一個民主韓國。1987年,韓國舉行了數(shù)十年以來的第一次自由選舉。學生抗議的那一代人被稱為386世代(為了致意當時無處不在的英特爾微芯片),他們?nèi)缃褚呀?jīng)50多歲,是最大一批搖擺選民。盡管一些人在2012年投票選出了一個保守派的樸槿惠,但現(xiàn)在他們手里的選票又可供爭奪。
樸槿惠的任期讓人失望。她背著一個韓國有史以來最低效國會的負擔;所在的新國家黨16年來第一次失去了多數(shù)席位。在2016年末,她的總統(tǒng)任期因密友被控與她的裙帶關系而遭受重創(chuàng),公眾對她產(chǎn)生了強烈的憎惡。
她的政黨想要再次取勝的希望也變得微弱,現(xiàn)在只能靠自由派陣營的分裂:共同民主黨的文在寅和軟件大亨安哲秀,后者曾因在2012年總統(tǒng)選舉中失利而一度黯然。新國家黨將竭力讓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譯者注:見刊時潘基文已卸任)帶領它進入大選。盡管有人認為潘基文是最沒興趣接手這項工作的人,在韓國他有很多選擇。但他對黨派之爭的疏離使他對選民有很大吸引力。2005年前后,潘基文曾在盧武鉉奉行進步主義的政府擔任外交部長,這應該可以為他贏得自由派的選票。他來自忠清北道,那里是一個關鍵搖擺區(qū)。在韓國,地理關系和意識形態(tài)一樣影響選民的投票。潘基文在聯(lián)合國的經(jīng)歷表明他是一個調停者和一個善于解決問題的人——在一個擁核的朝鮮越來越不按常理出牌的當下,這是一個加分項。
最迫切的問題是未來的這位總統(tǒng)如何幫助韓國領取養(yǎng)老金的人脫離貧困,幫助年輕人走出失業(yè)——有四分之一的年輕人未接受教育、培訓或者沒有工作。在這些問題上,潘基文還缺乏權威。挫敗的年輕人(他們稱自己的國家像地獄一般)在議會選舉中有很高的投票率。為了吸引他們,72歲的潘基文將需要拿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但如果他能做到,他將有一個成功的組合:年輕人和386世代的選票。
(翻譯:江瑋,審譯: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