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交友
所謂相識容易相處難,與人相處是一門很大的學(xué)問,與朋友相處更是如此。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要學(xué)會將心比心,求同存異,嚴(yán)于律己、寬以待人……本期我們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國古詩文中關(guān)于交友之道的幾句經(jīng)典名句,希望同學(xué)們可以有所借鑒,有所感悟。
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家語》
注釋:
推:贊許 長:長處,優(yōu)點
諱:(huì)避開 短:短處,缺點
譯文:
與人交往,要多看他的長處,避開他的短處,這樣才能長久地交往下去。
淺析:
古有明訓(xùn):人無完人。朋友之間要多看彼此的優(yōu)點,這樣才能長久地交往下去。如果只盯著對方的缺點看,且將其缺點無限放大,那么朋友之間的結(jié)果只能是一刀兩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對于朋友的長處,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學(xué)習(xí);對于朋友的短處,應(yīng)該誠懇地提出批評意見,而不要一味苛責(zé)。對不同的觀點要能夠直抒己見,既不奉承,也不詆毀。朋友之間的交往應(yīng)該是求同存異的,應(yīng)該是相互包容、共勉,相互取長補短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衛(wèi)靈公》
注釋:
欲:希望 勿:不要
施:施加 人:對方,他人
譯文: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推己及人,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淺析:
我們應(yīng)該把如何對待自己作為參照標(biāo)準(zhǔn)來對待他人,如果自己所不愿意的,也不要強加給他人,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xiàn)。換言之,你如果要求別人做什么,那么首先自己也愿意這樣做,那么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如果你要求別人做的事情,你自己都不愿意去做,那就不要強求別人去做到。
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
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謀劃共事。
淺析:
道,一個人的理想、價值觀;謀,為實現(xiàn)理想、人生價值觀而謀劃方法。
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理想,就有相應(yīng)不同的方法。如果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扶持、相互理解這可謂是一件人生快事了!如果彼此志趣愛好相去甚遠(yuǎn),沒有共同的理想,那么共同語言就會很少,難以相互理解,又怎么能一起謀劃呢?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
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管子·心術(shù)》
注釋:
善:良好的,和善的
迎:對待
戈:(gē)古代的一種兵器
譯文:
待人態(tài)度和藹、語氣和善,對方心里就好像是兄弟一般的溫暖;對人惡語相加,對方心里難受的程度就好比你用刀子在傷害他。
淺析:
你對他微笑,他也對你微笑;你對他恭敬,他也對你恭敬;你對他怒目相視,他也對你橫眉相向;你對他惡語相加,他也會對你冷嘲熱諷……這像不像一面鏡子?這就是與人相處的最直觀的道理:你怎樣對待他人,他人就會怎樣對待你。這也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
管仲把禮、義、廉、恥看做國之四維,而這則名言就寫出了他對禮儀的看法。這句話闡述了一個道理:好話一句九冬暖,惡語一句三伏寒。提醒我們要對人和善,以禮相待。
擇交是第一要事,
須擇志趣遠(yuǎn)大者。
——《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選擇朋友是人生當(dāng)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應(yīng)選擇志向遠(yuǎn)大的人做朋友。
淺析:
如果你的好朋友勤奮好學(xué),那么受其影響,你也不會懶散怠惰;如果你的好朋友樂善好施,那么受其影響,你也不會自私狹隘;如果你的好朋友整日沉迷于網(wǎng)絡(luò)游戲,那么受其影響,相信你也經(jīng)常會躍躍欲試……
交朋友這件事看似平常,實則會給我們的生活和成長帶來不小的影響。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習(xí)慣、價值觀以及思想方式都會在與朋友的長期交往中,或多或少地相互影響,這種影響大多數(shù)的時候是潛移默化的,但有時也是很直接的。所以,古人勸解我們:廣交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