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栩然
我們集團科研所的一個負責人,非常厲害。單位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過去,所有人提起他都是三句話:中科院博士畢業(yè),專業(yè)帶頭人,前途遠大的青年領導骨干。
去年年中,偶然看到他厚實得不合常理的個人檔案時,我震驚了。這個現(xiàn)在令大部分人仰望的“專家型青年領導”,第一學歷是中專,第一份工作是鄉(xiāng)村小學老師。
對于一個家境普通、學歷很低、工作起點也很低的普通鄉(xiāng)村教師,我能想象到的最上進的情況,差不多也就是努力教書,努力跳出村子,去鎮(zhèn)上、縣里教書,然后當優(yōu)秀教師,最后成了教育局領導或者小學校長。
在他的檔案里,工作前幾年也確實是這么過的:在市里的刊物上發(fā)表教學論文,獲得學?!皟?yōu)秀教師”等榮譽。但如果他只是這樣,也就不會出現(xiàn)在我們單位里了。
工作的前幾年,他在當好小學老師的同時,還函授了大專,然后自考了某大學本科。幾年后,他再次走出了關鍵的一步:考上了一所211高校的研究生。三年后,他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然后,畢業(yè)進了我們單位,做出了很多科研成果,獲得很多榮譽。所有人都知道他現(xiàn)在很牛,但沒有幾個人知道,和現(xiàn)在比起來,他的過去更牛。
我所在的單位里,多的是名校畢業(yè)的學生,多的是勤奮刻苦的人。他們的基礎都比他好得多,但大部分人都沒能在這個年齡段,做到這個程度。然而,我只能描述他的履歷和成就,卻描述不出來他在這個過程中究竟付出了多少。說真的,我想象不到。他所跨越的臺階,所實現(xiàn)的巨大逆襲,在我看來,已經(jīng)不是只靠上進心或者勤奮刻苦就能做到的了。
去年下半年,我參加單位里的招聘面試,遇到一個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是因為他表現(xiàn)有多優(yōu)秀,也不是因為他的履歷有多華麗。而是,他表現(xiàn)出了與他的學歷和履歷絕不相稱的——平庸。
他的本科、研究生都是985名校。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地方公務員,第二份工作去了某??茖W校教書,第三份工作去了一家企業(yè)做項目。每一份工作都有很多獎勵和榮譽,比如征文比賽獲獎啊,工會活動拿第一啊,寫了一個方案獲得領導高度贊賞啊……
但是,在三十多歲的年紀,他的這種“優(yōu)秀”早已不符合我們的期望了。因為,有太多沒他基礎好的人,在這個年紀,不管是個人素質、專業(yè)能力或是取得的工作成績,都早已超越了他。他不是不上進,他只是在不自知的狀態(tài)下,一步步地滑向了平庸。
正是在把他和那個領導作對比的過程中,我才突然意識到,我們很多時候都高估了“上進”對一個人的人生所能產(chǎn)生的作用。我們總覺得一個人擁有上進心,一直向前奮斗,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我們忽略了,當你在向前邁步時,時間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后流逝。你三歲時,為大家表演從1數(shù)到1000,會獲得“天才”的稱號。但如果你經(jīng)過不懈努力,在30歲時,為大家表演從1數(shù)到100000,便不值一提了。
人生有點像環(huán)法自行車賽,你必須在不同的時間段里,做出超越這個時間段你能做到的事情來,才算真正的進步。誰也不會記得你在某段路程曾經(jīng)遙遙領先,在哪個拐角你摔倒了仍爬起來繼續(xù)前進。大家只關心你有沒有在這個賽段、下個賽段以至人生的總賽程獲得好名次,他們不會在賽程中突然給你一個獎牌,獎勵你這段洼路騎得漂亮。他們只會守在某個賽段的終點,給那些率先沖過線的人以鮮花掌聲和擁抱。
上進,只是一種不斷向前的狀態(tài)。而人生,更應該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要么廣泛撒網(wǎng),尋找突破的機會;要么做到極致,每一次堅持都是為了跨上一個臺階。
第一個領導,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人生的巨大跨越,跨到最后,已經(jīng)沒人知道他最初的起點了;那個應聘者,雖然也在不斷努力,但每次都像是在原地高抬腿。如果你每一次都沒有突破,那所謂的“不斷上進”,也不過是徒費精力而已。沒有試圖去突破人生的人,不足以談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