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表在《神經科學》(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呼吸的作用不僅僅是向肺運輸氧氣維持我們的生命,它還會影響我們思考與感受。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呼吸的節(jié)奏會在人類大腦中產生腦電活動,根據(jù)我們是用嘴還是用鼻子呼吸,以及是吸氣還是呼氣,產生的效果都略有不同。
為了弄清楚呼吸模式與大腦活動之間的關聯(lián),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對7名癲癇患者的腦電圖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這些患者的大腦在術前植入了電極,目的是尋找癲癇發(fā)作的根源。數(shù)據(jù)表明,他們的大腦活動會隨著呼吸同步波動。在大腦中的3個區(qū)域可以觀察到這種活動:處理味道的梨狀(嗅覺)皮質,控制記憶的海馬體,與情緒處理相關的杏仁核。
神經學家Christina Zelano說:“這項研究最主要的發(fā)現(xiàn)之一是,人在呼吸時,大腦中海馬體和杏仁核的活動有著顯著差異。當你吸氣時,會刺激嗅覺皮層、杏仁核及海馬體的神經元?!?/p>
為了進一步研究,研究人員招募了70名年齡在18~30歲之間的健康志愿者進行測試,要求志愿者觀察瞬間的面部圖片,并快速地判斷圖片是表達恐懼還是驚訝。該測試的目的是觀察杏仁核(參與解讀面部表情相關的區(qū)域)在呼氣和吸氣,以及用嘴或用鼻子呼吸時受到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志愿者在用鼻子吸氣時能更快地識別出恐懼表情;在識別驚訝的表情方面并沒有區(qū)別。
在另一項關于海馬體活動的記憶測試中,42名志愿者觀察顯示器上的物品圖片,之后被要求進行回憶。受測組在吸氣的時候記憶表現(xiàn)更好,當通過鼻子呼吸時,他們記憶的準確率還會提高5%。
研究人員說:“如果你處在驚慌狀態(tài),呼吸頻率會加快。所以,相比于平靜時,吸氣的時間會相應地增加。因此,我們身體對恐懼的先天反應伴隨著更快的呼吸能夠對大腦功能有積極的影響,并可以對環(huán)境中的危險事物更快地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