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苗
立秋,樹上的葉子一片片打著旋,如飄飛的蝶,安靜落下。與癌癥頑強抗爭了5年的魏延政,也在這個秋天安靜走完了41年的人生了。
他用最后幾年光陰,與世界罕見惡性腫瘤——透明細胞肉瘤斗爭了5年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還是微笑著。
魏延政身上曾有很多光環(huán)和頭銜:北京大學計算機和經(jīng)濟學雙學位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工程碩士,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計算機博士,英國信息研究院電信信息系統(tǒng)高級研究員……這一連串閃光的頭銜昭示著,這是一個熱氣騰騰的生命。魏延政曾說:“人生在于闖蕩,我不安于安逸平靜,我愿意讓我的生命沸騰起來?!?/p>
2011年,魏延政36歲,結婚半年,妻子懷孕4個月。幸福美滿的婚姻,如日中天的事業(yè),他對未來的一切無限憧憬。猝不及防,當寫有“透明細胞肉瘤”的診斷書放在魏延政面前時,他徹底蒙住。就如同一個孩子剛找好玩伴,明確了游戲規(guī)則,卻突然發(fā)現(xiàn)玩伴全部走了,只剩自己一個人,無比憤怒,卻不知找誰宣泄。
魏延政是個活得非常明白的人,既然病魔已經(jīng)找上門來,沒有不戰(zhàn)而退的道理,放開手腳搏一搏吧。他搜遍網(wǎng)絡,請教專家,得出的結論都是“現(xiàn)有化療藥基本無效,3年死亡率高達80%”。妻子大著肚子去聯(lián)系專家,專家建議:如果手術,要么橫切掉半個腳,要么切掉整個腳。
魏延政經(jīng)歷了第一次手術,但保留了腳。休養(yǎng)了幾個月后,他蹣跚著回到了工作崗位。第二年春天,腳踝疼痛加劇。已經(jīng)發(fā)生骨轉移,小腿和腳的骨頭已經(jīng)被癌細胞腐蝕出了3個洞,隨時有可能骨折,肺里也出現(xiàn)多處病灶。
腫瘤專家都建議他保守治療,“最多只剩半年時間了,不如留著腿好好過剩下不多的日子吧”。
魏延政不會輕易認輸,他憑借英文優(yōu)勢,自己上英國網(wǎng)站搜索,給自己制定了一套理性而殘酷的治療方案——先截肢、再放療、最后化療。
癌癥的化療、放療過程伴隨著副作用,十分磨人?;熱標蛉塍w內(nèi)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常伴隨著劇烈的嘔吐,別說聞到一點油腥味,只要閃過喝水的念頭,就會大口嘔吐。每天晚上,他都必須吐到把膽汁都吐出來,這一天才挨過去了,第二天又如此反復。
為了打破“最多只剩半年時間”的宣判,魏延政在基于科學的基礎上嘗試了很多方法。中藥、西藥、針灸、飲食、氣功……凡是有助于對抗癌癥的方法,他一一嘗試。為餓死體內(nèi)癌細胞,阻斷機體給癌細胞的給養(yǎng),魏延政還經(jīng)歷過4次斷食,時間分別為20天、24天、30天、24天。每天除了礦泉水,幾片抑制胃酸的藥片,不再進食。
截肢之后,他還常年堅持去復旦大學聽哲學課,單腿獨自駕車去西藏,在梅里雪山前拍照,照片上橘紅色上衣的魏延政笑容就像溫暖的陽光。
他也像所有的父親一樣,給兒子講故事,尤其愛講《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故事。他想在為數(shù)不多的生命中,盡可能給兒子多儲存一些父子相處的回憶。
患病幾年,他已經(jīng)把人生看得通透,可以微笑著,向死而生。甚至,他還感謝命運沒有突然帶走自己,諸如車禍等意外災難,猝不及防會讓告別的話都沒機會說。而自己在與癌癥抗爭的幾年,無愧于自己,也無愧于妻兒。
2013年7月,他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魏延政智庫”,除了發(fā)布日常的學術研究成果和抗癌故事,魏延政常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他的公眾號迅速引起極大的關注,越來越多人了解到這個北大才子向死而生的抗爭歷程。
他有一個愿望,將自己的抗癌故事、一生學術研究的心血、讀書的體悟結集出書,斯人將逝,讓精神活著。他也希望留給摯愛的妻兒這樣一份精神遺產(chǎn)。
部分北大校友獲知他的愿望后,連夜排版制作了3本樣書。在魏延政去世前5天,將樣書送到他面前。幾乎已經(jīng)陷入昏迷的魏延政,看到樣書精神突然好了起來,連夜將樣書看完,附上批注意見。北大出版社也為這本書的出版“一路綠燈”,最快將于10月出版。
41歲生日那天,從胸腔內(nèi)抽出了4.2升的胸水,他預感到,該和這個摯愛的世界說再見了。他親手寫下一篇長達七千多字的文章《人生若如幾回憶》,“這世界我曾經(jīng)來過,很美好。我的堅強、努力已經(jīng)用過去多年的實踐證明,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天命不可違了,我已無須再用一個骷髏架子的身軀證明更多。感謝所有關心幫助過我的人,該是時候說再見了”。
魏延政特別喜歡泰戈爾的一句詩“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霸谪S滿到裝不下的時候落幕,恰到好處,一生所愛仍歷歷在目”。魏延政短暫而豐富的一生,認真努力地活過,他有抱負,有擔當,至情至性,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卻證明了生命的寬度。
魏延政的經(jīng)歷給我們很多啟示,無論是人世的春風還是霜寒,都要學會釋然,懂得感恩珍惜,認真而結實地走過自己的生命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