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
自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變得活潑了,膽子大了,同時課堂也變得活躍了,孩子們都敢于提問,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了,這是我們老師所期望的,但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鏡頭:老師在上課,學生在座位上我行我素,自己想干啥干啥,老師顧了這邊,顧不了那邊,并且當一個學生發(fā)言還沒完,別的孩子已經高舉了小手大喊:“老師,我來,我來……”如果點了其中一個孩子,沒點到的就會非常掃興,就沒有興趣繼續(xù)聽老師上課了。當要求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時,學生各顧各的,沒有真正做到合作學習。有時學生在聽,但老師提出的問題要重復好幾遍,學生才能明白。以上幾種現(xiàn)象,不由使人深思。我認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討論的機會太少,使學生既不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也不會用正確的話來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他們只管自己說,不管別人聽不聽,他們在意的是老師的評價,他們的潛意識中交流指向的目標是教師,所以當一個同學發(fā)言時,其他同學認為與己無關,只是在等待下一個與教師進行交流的機會。傾聽是一種有效的科學素養(yǎng),是一種優(yōu)秀的可貴品質,是低年級科學學習中,學生獲得信息和提煉信息有效的途徑和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然而,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會傾聽他人的表述,唯我獨尊,這是現(xiàn)在孩子的通病。
“學會傾聽”雖僅有四個字,卻包含著深刻的思想意義: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保持謙虛認真的態(tài)度,明確說話人的意思并及時應對,以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具備出色的傾聽能力。那么,作為教師,我們如何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讓學生正確表現(xiàn),引導學生學會有效傾聽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一、明確目標,引導傾聽行為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這不關他的事,他們自己無事可做。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做什么,那部分學生應該做什么,告訴他們“聽”也是學習的目的,在“聽”中學生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多次強調,聽與說同樣很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fā)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值得老師表揚的學生。我上課的時候,經常會說:“請同學回答問題,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回答問題的同學說得怎么樣?”或者“誰還有補充的嗎?”“誰還有更好地想法或意見?”等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問題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學生明確目標,傾聽的成效就提高了。
二、創(chuàng)設氛圍,激發(fā)傾聽欲望
我們都知道,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每一分鐘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有活力的課堂才最有魅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轉換教學模式,生動展現(xiàn)科學課堂,使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興趣盎然地聽,靈活自主地聽。在教學中,我經常將猜謎語、看視頻、聽音樂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融入課堂中,將科學問題用科學故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或者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這樣自然就提高了學生聽的興趣了。
其次,可以巧用各種教學輔助的手段。例如,我在課堂教學之前,自己動手做一些模具,制作有聲有色的多媒體課件,或者是制作一些標本,準備一些演示實驗,這樣有利于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開闊學生的視聽,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說”更具感染力,使“聽”更具吸引力,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探求真理的熱情與潛力。
三、適時評價,激勵傾聽主動性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被人贊揚,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動力和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正確、適當?shù)脑u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聽”的培養(yǎng)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就能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對于善于傾聽別人發(fā)言的學生,積極鼓勵,并且大加贊揚,讓其在班上起帶頭作用。我經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呀,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這么一點小小的區(qū)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薄按蠹铱?,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fā)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么會不認真聽講呢?在評價過程中,要更關注暫時落后的學生,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捕捉他們的進步,讓這些學生也能享受到喜悅,促使他們更快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獲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边m時的評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榜樣師范,構建傾聽平臺
學會傾聽,這就需要教師良好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傾聽是教師的重要任務,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優(yōu)化對學生“聽”的能力訓練:
1.教師應給孩子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要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能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概念比較模糊,教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細化的要求。在教學中應明確提出學會傾聽應做到哪幾個方面: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上課,還是聽同學們發(fā)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fā)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情;二要耐心,要聽完別人的話,不隨便插嘴,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聽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要求學生指出錯誤的地方,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fā)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思”并重,相互促進。
2.發(fā)揮教師榜樣示范作用
小學生的向師性很強,教師是他們心中的偶像,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學會傾聽,做學生學習的榜樣,無論學生說得好還是不好,都要專心聽。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在傾聽自己的發(fā)言時,定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優(yōu)秀的教師無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傾聽者。老師專心的神情、傾聽的姿態(tài)等會像膠卷底片一樣印在孩子們的腦海中,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去仿效。課堂上我常常和善地提醒學生:“聽他把話說完好嗎?也許他有他的道理呢?!狈磸蛷娬{之后,孩子們一般都能等別人把話說完,并努力去理解,思考同學的發(fā)言。即使這個學生的發(fā)言中有錯誤,其他學生迫不及待、躍躍欲試時,我也會用手勢或眼神提醒他們耐心等待,這樣他們再發(fā)言時就多了幾分冷靜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yǎng)成傾聽習慣,樹立了可感的榜樣。
3.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
科學教學中,有的某些新知識學生已掌握,這樣的內容,我們就可大膽放手,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當學生的角色發(fā)生變化時,常會因新鮮感而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和關注,這時因為同學們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認可,所以講得特別詳細,下面的學生聽得也就非常認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梢?,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低年級的小朋友,尤其需要老師經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蘇光中心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