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成
化學是一門和生活聯(lián)系很密切的學科,在漫長的發(fā)展史中,不僅有無數(shù)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同時化學現(xiàn)象本身也給人以啟迪。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或者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有時我會把一些化學現(xiàn)象和學生的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比生硬直接地說教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同學們不僅對相關的化學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同時在思想上也受到觸動和啟發(fā)。
下面是我曾遇到的幾個教學故事。
第一個故事:在我曾經(jīng)任教的班里,有一個叫劉文偉的學生,剛開學的時候覺得他是一個除了偶爾會遲到和較有個性的男生之外,在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課堂上也能夠認真聽講,作業(yè)也能較好地完成。后來發(fā)現(xiàn)他慢慢變了,頭發(fā)越來越長,越來越亂,仔細看的話,還有染色,遲到也開始變得頻繁起來,上課時精神渙散,時而睡覺,時而發(fā)呆,作業(yè)也不交,考試成績也退步很多,與先前相比判若兩人,各科老師也都在議論他。于是,我開始暗暗地觀察他。有幾次,我站在校門口旁邊比較隱蔽的樹旁,想觀察他跟什么樣的同學在一起,結果發(fā)現(xiàn),他經(jīng)常跟兩個不愛學習、個性張揚、發(fā)型怪異的學生在一起玩。找到原因之后我沒有馬上責備他交友不慎,而是用化學的現(xiàn)象和知識,對他進行開導。
我對他說:“每個青少年都像某種金屬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一些自身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的作用下,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生銹現(xiàn)象。金屬的生銹對金屬的主體有很大的危害,應該想辦法不讓它生銹;如果已經(jīng)生銹了,要查出原因,阻斷生銹的條件,阻止銹蝕的繼續(xù)惡化。那怎樣才能有效的‘防銹或者阻止銹蝕的繼續(xù)‘惡化呢?”
“你們的家長會經(jīng)常性地在你們的表面刷上新的‘油漆,以隔絕與‘水分和空氣的接觸,試圖保護你們不被銹蝕;而學校也會經(jīng)常性地在你們表面鍍上一層更耐腐蝕的金屬——這就是不斷更新的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試圖增強你們抵抗外界銹蝕的免疫力;而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也在盡量給你們提供一個健康陽光的環(huán)境,讓你們生活中的空氣更加干爽和清潔,減緩生銹的速度。其實,作為青少年本身,更要向鋅和鋁學習,自覺地在表面形成一層嚴密的保護膜,抵御外界一些不良因素的侵蝕,這些‘保護膜就是——正確的價值觀,遠大的人生目標,正確且堅定的做人原則,以及遵紀守法的觀念。另外,還要選對朋友,如果結交了損友,反而可能會形成原電池,加快腐蝕變質的速度和程度!”
他本來就有比較高的悟性和較好的化學基礎知識,聽我這樣一講,他馬上就明白了我的意思,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自覺地疏遠那兩位同學,變成一個表現(xiàn)比以前更好、學習也更認真的學生了。
第二個故事:我們班里有一個男學生,比較安靜,從不作亂,但也沒有什么特長,學習成績在班里也是倒數(shù),他因此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上課也不是不聽講,怎么成績比一些不怎么聽課的學生還差呢?問他,他垂著眼睛小聲說:“我學不會?!彼莻€自信心嚴重缺失的孩子。
我就給他講,剛學過不久的金屬和碳單質的化學知識,試圖通過聯(lián)想和類比告訴他:每個人都是有用的,要了解自己,要相信自己。
我對他說:“熔點最高的金屬鎢被千里挑一出來做燈絲,給億萬個家庭送來光明和溫暖;而熔點最低的金屬——汞,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tài)的金屬,又由于它有良好的導熱性,被制成溫度計,來測量病人的體溫,為醫(yī)生的診斷提供依據(jù),為人類身體的健康作出平凡而巨大的貢獻,它還可以測量熔點、沸點等,成為我們實驗時的好幫手。硬度最大的金剛石可以被切割成光彩奪目的鉆石,送給親人和朋友,傳誦著永恒的愛,但硬度較小,質地較軟的石墨,雖然其貌不揚,卻可以制成鉛筆芯,讓我們從一筆一畫開始踏上學習之旅……到底是誰更好?誰更有用呢?我們不必羨慕鎢的熔點之高,金剛石的硬度之大;也不必自卑于汞的熔點之低和石墨的色澤不夠美麗,各有各的價值。我們只要學好本領,找對自己人生的位置,就能發(fā)揮出獨特的作用,散發(fā)出屬于自己特有的熱和光!”
這位學生聽了,眼睛里散發(fā)出自信的光芒。此后他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對班集體事務熱心的學生,笑容也越來越多,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
第三個故事:有一天下午剛上班,就有班里的同學表情緊張地跑過來告訴我說:“我們班里的一位同學和另一個班里的一位同學打架了,胳膊上有明顯的抓傷,因為怕被家長看到責罵,中午嚇得沒敢回家,而另一位同學手腕上也有明顯的抓傷,中午也沒敢回家?!?/p>
我聽了以后,就找自己班的那個學生了解原因。原來他們之前曾因為一點小事情而彼此鬧過矛盾。今天是因為那個學生在水房喝水,我們班的學生走過時碰到了對方,水灑在了那個學生身上。那位同學就覺得是故意撞他,于是雙方就開始爭吵。放學后還互不服氣,終于從吵架變成了打架。
我沒有直接教訓他,而是跟他講化學中的溶解知識,我把矛盾比喻成食鹽,講水與火對食鹽的作用結果,讓他自己去悟、去比較遇到矛盾的時候怎樣處理比較好。
我對我們班的那個學生說:“人們在炒菜的時候,都有這樣的做法,在撒上鹽之后,會加少量的水,因為加水后,鹽就會溶解,咸味就會均勻地分散在菜肴各處,使菜肴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而同時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經(jīng)驗,食鹽在鍋里,即使溫度很高也很難熔化,還是一粒一粒的,使菜的咸味很不均勻。你們正處在血氣方剛容易沖動的年齡段,和同學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往往不學‘水,用包容的胸懷去化解矛盾——‘鹽,而是頭腦發(fā)熱,甚至不計后果地用簡單、暴躁的手段試圖降服別人,這往往不僅解決不了舊矛盾,反而激化出新的更加尖銳的矛盾,結果兩敗俱傷!所以我們要學水,用冷靜溫和的方法去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而不要去學火,在試圖征服毀滅對方的時候,自己也會化為灰燼,不復存在!”
他聽后,認識到自己在解決同學之間矛盾時使用方式的錯誤,并表示以后不用那樣激烈沖動和不恰當?shù)姆绞饺ソ鉀Q問題了。后來在適當?shù)囊粋€時機,他和那位同學又和好了。
第四個故事:我們班有一個學生,驕傲自大,覺得自己聰明無比,驕傲得近似狂妄,同學甚至老師他幾乎都不放在眼里。同學請教他問題的時候,他會鄙夷地說:“這么簡單,你怎么都不會???”在課堂上他會故意對老師發(fā)問,或者找課外難題問老師,想讓老師難堪。因此,他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人緣極差,同學和老師都不喜歡他,遇到困難的時候,便沒有人愿意幫他,他因此而屢屢碰壁,感到很沮喪。
我利用碳和其他元素通過合作共用電子對而形成最多化合物的化學事實,讓他領會善于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而稀有氣體的自滿卻使他們沒有朋友,形單影只。
我對他說:“在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一百多種元素中,碳元素參與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是最多的。碳元素的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是四個,使它很難從別的原子那里一舉奪取四個電子,同時它最外層的四個電子也很難被別的原子完全奪走而達到穩(wěn)定結構。這時候,我們不必擔心碳原子因為沒有朋友而形單影只,因為聰明的碳原子雖然沒有氧原子對電子那么強的掠奪能力,但它更善于合作!它和別的原子,如氧原子、硫原子、氫原子、氮原子等通過共用電子對都能夠達到穩(wěn)定結構,因而互惠互利,所以,它交的朋友最多,參與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成千上萬。我們?nèi)粘I钪兴褂玫奈镔|中,到處都有碳元素的身影。而稀有氣體的自滿和沾沾自喜卻使它們沒有朋友,形單影只。所以,我們要學習碳元素善于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他聽了之后馬上認識到,他的狂妄和對別人的不尊重給周圍的人帶來了傷害,同時這種傷害又反射到他自己身上,讓自己形單影只,最終也讓自己受到了傷害。他表示以后要去掉目空一切的毛病,與同學們友好相處。
化學,不僅化“物”,更應該起到化“人”的作用。這大概就是學科滲透的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