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學中繪本資源的開發(fā)策略
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葛艷青 朱 俊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已成為當前小學品德教學研究關注的一個熱點。繪本故事短小單純,蘊意深遠,在品德課堂中引入繪本故事,用繪本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內心和行為。以兒童文化的視角,從以生為本的理念出發(fā),在品德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過程中,讓品德課堂擁有鮮活的“兒童表情”。
繪本 品德教學 人格塑造 開發(fā) 策略
緣由:品德課程與繪本閱讀聯(lián)姻
一到六年級的大循環(huán)教學,品德和語文兩個學科的教學經歷促使我思考,在教學中能否把品德和語文學科的資源融通,促進學生品德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繪本圖文并茂、故事短小,貼近孩子的生活,易產生共鳴,也易于接受書上的內容。所以我就思考:既然繪本有其獨特的魅力,又有不少繪本的內容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與我們品德教材很多內容相連接,何不將繪本引入到我們的品德課堂呢?
意義:建構繪本閱讀對于兒童成長的價值
繪本多由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圖畫緊密搭配而成,雖故事短小單純,但蘊意深遠,往往給人啟迪。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本土資源和經典故事是教學材料的首選,但單一的形式讓學生失去了原有的興趣。既然繪本中的許多內容和思想品德課程相關聯(lián),何不把繪本引人思想品德課呢?
繪本,以繪畫為主,兼附少量文字的書籍。因此,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改變了思想品德教學材料的枯燥乏味,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繪本中的小故事彰顯生活中的大道理,大道理融化在每個故事的細節(jié)中,真正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繪本教學可以讓課堂形式更加多樣化。例如情景模擬可以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分角色朗讀有利于學生換位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繪本文字少,圖畫多,留白處多,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間,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等都有難以估量、潛移默化的影響。
整合:品德課程需要怎樣的繪本資源
通過繪本閱讀來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悟,可以激發(fā)其道德需要,進而實現(xiàn)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的結合。
1.定點,確立單元主題選擇專題繪本
《品德與生活》的主題單元,主要選取兒童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某一片段、典型事件或生活場景作為指導的重心,來設計組織學習內容。
如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我愛我家”,即以“愛的教育”為主線,強調愛的具體化,其教學內容具有階梯上升的特點(如下圖)。
2.連線,鏈接相同主題選擇系列繪本
讓我們看看品德與生活教材的相關主題:“四季與生活”“家庭生活”“班級生活”“學習生活”等主題內容貫穿一、二年級教材;“社區(qū)家鄉(xiāng)祖國”主題教學內容分布在二上、二下教材中;“成長”主題和“環(huán)境與生態(tài)”主題則分布在二下教材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主題的內容并不集中在一個單元,所以,可以為相關主題選擇系列繪本。
3.立面,以“大品德觀”主題教育生成繪本資源庫
品德與生活課程關于生命教育的目標為:使人認識生命,進而肯定、愛惜并尊重生命。為配合這個教育主題,我們可搜羅中外相關經典繪本。
實踐:繪本資源在品德教學中的開發(fā)策略
在品德課堂上開發(fā)繪本素材,將繪本故事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比條框式的說教更有效果。
一、梳理繪本,與文本對接
筆者對照教材主題內容(蘇教·中圖版,下同)進行梳理,建立了一份特別的教學資源庫。下表例舉如下:
二、巧用繪本,使課堂靈動
在品德課堂上引入繪本故事,能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在交流對故事的理解中,碰撞思維的火花,觸動學生的心靈。
1. 激發(fā)興趣,實現(xiàn)自我教育
饒有趣味的繪本故事,不僅讓孩子在積極的互動中學著解決做事拖拉的問題,還體驗到了最感動人的母子親情,認識到想媽媽、愛媽媽就要為媽媽改變,真正實現(xiàn)道德生命在詩意地成長。
2. 聚焦文本,解決課程難點
五年級下冊《法律護我成長》一課,可利用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jié),清新活潑的插圖,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學會如何行使合法權利,保護自己,預防犯罪。
3. 畫龍點睛,升華道德情感
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你高興 與你分擔 》一課,用繪本《石頭湯》引入。在分享故事的過程里,孩子們體會到分享的快樂,道德情感得以升華。
三、激活繪本,讓言行深化
1.咀嚼繪本文字,觸動兒童心靈
教師可帶領學生細細咀嚼繪本中文字,讓繪本中故事去觸動學生,進而牽引學生心動、情動,引起學生共鳴。
2.想象繪本畫面,領悟人生哲理
繪本故事有時只有寥寥數(shù)筆,但所勾勒的畫面令人充滿想象。因此,在教學品德時,有必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想象所要表達的情感,進一步體會繪本所傳達的人生哲理。
3.扮演繪本角色,指導行為準則
繪本常以童話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喜歡故事中的角色,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繪本中角色進行扮演或創(chuàng)編。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將自己的情緒、情感融入,進行換位思考和體驗。
繪本圖文并茂,已成為語文、英語等課程普遍使用的教學資源。我們可在品德課堂中引入繪本故事,實現(xiàn)繪本與品德課程的無痕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