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房一族朋友多
潮濕的土地上,一只蝸牛行色匆匆地趕路,差點兒撞到尼古拉的腳。
“對不起,我急著趕路……”蝸牛邊抬頭邊說,“咦,你也是去參加軟體動物家族認(rèn)親大聚會的嗎?”
“軟體動物大聚會?”
“聽我的長輩說,大多數(shù)軟體動物身上有一個堅硬的外殼?!?/p>
尼古拉看看蝸牛的殼,再摸摸自己背上的背包,詭笑著說:“是啊,我也想去認(rèn)識一些朋友。我?guī)阕甙?,會快很多!?/p>
于是,尼古拉帶著蝸牛很快來到了軟體家族認(rèn)親大聚會的現(xiàn)場。
啊,來的動物還真不少。大部分動物都拖著堅硬的外殼,有的像一頂帽子,有的像陀螺,還有的像圓錐、寶塔、大圓盤。哈哈,有的殼居然是兩瓣的!
“來這兒的都是軟體動物。所謂軟體動物,就是身體軟軟的、沒有脊椎沒有骨節(jié)的動物。我們都是背房一族,體外的殼就是我們的房子?!蔽伵?吹酵閭?,有點兒興奮地介紹說。
不過,蝸牛是個慢性子,喜歡潮濕,不喜歡太陽直曬,所以養(yǎng)成了晝伏夜出的習(xí)慣。當(dāng)溫度適宜時,蝸牛才會出動。瞧,它慢慢地將肉肉的柔軟的身體伸出殼外,這模樣還挺可愛。頭部的兩對觸角支棱著,一只扁平寬大的腹足伸出來緩慢移動,足下還會分泌黏液來降低摩擦力。
“你為什么會背著房子走?”尼古拉很不解。
“我的身體十分柔軟,需要堅硬的外殼來保護自己,我的房子就叫貝殼??蓜e小瞧我的房子,它十分堅固,而且還是我自己建造的呢!”蝸牛得意地笑了。
“貝殼,房子,自己造!你們個個都是工程師??!你是怎么建造房子的?從哪里取材料,又怎么安在自己身上的呢?”
“我們會就地取材呀。軟體動物的身體表面覆蓋著一層外套膜,這層膜很薄很軟,但是能利用軟體動物進食時吸收的鈣和二氧化碳來分泌一種液體,這種液體逐漸變硬而形成貝殼。但外套膜分泌液體受到溫度、食物等因素影響,所以貝殼生長速度是不同的,這就是貝殼表面紋路不同的原因。貝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約占95%,所以貝殼非常堅硬,能幫助我們抵御敵人的攻擊?!?/p>
“安靜,安靜!認(rèn)親大會現(xiàn)在開始。為了方便大家溝通,我們來根據(jù)大家的外殼形狀和結(jié)構(gòu)進行初步分組。請大家看清條件,對號入座?!贝髸鞒秩撕唵伍_場。
接下來,會場人頭攢動,大家紛紛找尋自己的位置,只見五塊大牌子立在場地。挨個兒看過去,上面分別寫著:
1.腹足類(單殼類)——一個貝殼,呈螺旋形扭轉(zhuǎn)
2.雙殼類——兩個貝殼
3.頭足類——內(nèi)殼或無殼,以及有外殼的鸚鵡螺
4.多板類——八塊貝殼
5.掘足類——一個貝殼,呈象牙狀、管狀
蛤蜊、牡蠣和扇貝很快來到了“雙殼類”牌子下站好;烏賊、章魚也游到了一起,它們叫上鸚鵡螺,來到“頭足類”這里;石鱉緩緩地爬到“多板類”牌子下,一動不動;角貝也從沙子中鉆出來,站在了“掘足類”牌子下。
這時,蝸牛突然大喊:“嘿,海螺,我終于找到你啦!”說著,就背著房子朝“腹足類”牌子下面走去。海螺、海牛等已經(jīng)在這里等待很久了。
軟體動物們在大會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興致高昂地聊了起來。尼古拉也很高興認(rèn)識了這么多新朋友!
接下來,主持人說:“感謝背房一族參加聚會。下面請博士為大家講解房子的奧秘,大家鼓掌歡迎!”
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博士說:“我們每一個軟體動物都是一位優(yōu)秀的建筑師。因為,大家的貝殼非常堅硬,能抵御敵人的侵襲;同時,貝殼還非常有韌性,能抵抗強大的水壓。貝殼有以下幾個特點:
1.堅固的材料
軟體動物的內(nèi)臟團與貝殼中間有一層膜,稱為外套膜,既可保護身體,又可分泌一種液體。這種液體硬化后,形成堅硬的石灰質(zhì)貝殼。
2.天生的結(jié)構(gòu)
試一下,折斷一根粉筆與折斷一個貝殼相比,哪個更容易。粉筆和貝殼雖然化學(xué)成分大概相同,但粉筆屬于人工合成材料,貝殼是天然合成的,要比粉筆更加堅硬。
3.奇序的排列
貝殼由外層、中層、內(nèi)層三層組成:最外邊一層很薄;中間一層很厚;最里邊一層很光亮??茖W(xué)家稱它為“磚—泥”結(jié)構(gòu),這也是貝殼堅韌的原因之一。
4.貝殼與仿生
貝殼的形貌包含著許多幾何曲線,如蝸牛殼上的螺旋線等。這些曲線帶給建筑學(xué)家極大的啟迪,成為現(xiàn)代建筑設(shè)計模仿的重要對象,于是有了大跨度薄殼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