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玉華
[摘要]目的 研究高齡孕產婦妊娠及分娩特征。方法 選擇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產檢及住院分娩的4200例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孕產婦的年齡進行分組,其中602例高齡孕產婦(年齡≥35歲)為A組,3598例非高齡孕產婦(<35歲)為B組。分析兩組孕產婦的妊娠與分娩結局。結果 A組孕產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糖尿病、前置胎盤、流產早產、胎盤早剝發(fā)生率均明顯高于B組孕產婦,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孕產婦的陰道分娩總產程、陰道會陰切開發(fā)生率、陰道軟產道裂傷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產婦圍生兒情況(體重、胎兒畸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高齡孕產婦來說,各種合并癥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高齡孕產婦,且容易出現(xiàn)圍生兒體重較低、新生兒窒息、圍生兒病死等不良情況,提示臨床上應加強相關的預防保健與處理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母嬰不良情況,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分娩;高齡;孕產婦;妊娠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b)-0085-03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活方式、生育觀念的改變,許多年輕女性將生育年齡推遲,導致我國高齡孕產婦的人數(shù)呈現(xiàn)逐年遞增的趨勢[1]。有關研究顯示[2-3],對于高齡孕產婦而言,生理、心理、生殖功能等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下降,相比適齡產婦而言,發(fā)生妊娠合并癥的風險明顯較高,從而對胎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此,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高齡孕產婦的妊娠結局與分娩特征,為今后的臨床研究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產檢及住院分娩的4200例孕產婦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依照孕產婦的年齡進行分組,其中高齡孕產婦(≥35歲)共有602例,作為A組,非高齡孕產婦(<35歲)共有3598例,作為B組。A組中289例為初產婦,313例為經產婦,孕齡38~41周,平均孕齡(39.52±0.48)周;年齡35~44歲,平均年齡(39.02±3.04)歲。B組中1727例為初產婦,1871例為經產婦,孕齡38~41周,平均孕齡(39.46±0.50)周;年齡21~33歲,平均年齡(26.58±3.14)歲。兩組孕產婦的孕齡、孕次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醫(yī)護人員在孕產婦入院后同其詳細講解了本次實驗的目的、方法、意義、流程等,獲得所有孕產婦的知情同意納入本研究,本次研究均經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同意。
1.2觀察指標
對兩組孕產婦的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對比兩組孕產婦的分娩結局。依照《婦產科學》(第6版)[4]的相關標準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新生兒窒息等進行判定。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孕產婦的合并癥與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A組孕產婦合并癥與并發(fā)癥(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糖尿病、前置胎盤、流產早產、胎盤早剝)發(fā)生率均明顯高于B組孕產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2.2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產程、陰道會陰切開與軟產道裂傷發(fā)生率的比較
A組孕產婦剖宮產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孕產婦的陰道分娩總產程、陰道會陰切開發(fā)生率、陰道軟產道裂傷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孕產婦的圍生兒情況的比較
兩組圍生兒體重、胎兒畸形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近些年來由于生育政策、生育觀念的改變,社會壓力的增大等因素,導致高齡產婦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該類產婦的年齡較大,各種風險的概率也相應增加,容易對胎兒、孕婦、新生兒等產生不良的影響,并合并多種內科疾病,增加孕產婦的死亡率[5]。
當產婦年齡越大時,對血管內皮損傷程度就越嚴重,并使得血管內皮細胞產生較多的收縮因子,引發(fā)外周血管痙攣收縮等不良情況,導致出現(xiàn)高血壓疾病[6];再者,伴隨著產婦年齡的增加,胚胎絨毛組織缺氧誘導因子表達降低,使得胚胎血管與滋養(yǎng)細胞的發(fā)育受到一定的影響,降低了胚胎對于缺氧的耐受力,使得高齡孕產婦發(fā)生妊娠并發(fā)癥的風險增加;另外,隨著孕產婦年齡的增加,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將降低,使得妊娠期糖代謝變化情況受到一定的影響,是引發(fā)妊娠期糖尿病的一類重要因素[7]。
有研究顯示[8-9],對35歲以上與25歲以下的孕婦均進行糖篩查實驗,結果顯示,前者糖篩查異常的發(fā)生率相比后者明顯較高,高齡孕婦糖尿病篩查異常發(fā)生率為25歲以下孕婦的2.4倍,而比較兩者的糖尿病發(fā)生率可知,高齡產婦糖尿病發(fā)生率相比非高齡產婦明顯較高,前者為后者的5.5倍。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育能力,提高流產發(fā)生率,另外,妊娠期高血壓、前置胎盤、胎膜早破、雙胎、習慣性流產、不孕[10]等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早產率造成影響。對于高齡孕產婦而言,由于瘢痕損傷子宮內膜、人工流產清宮次數(shù)較多、孕次高等將使得胎盤血供不足,導致胎盤面積逐漸延伸至孕產婦的子宮下段,發(fā)生前置胎盤的概率是適齡孕產婦的2~3倍[11]。分析出現(xiàn)胎盤早剝的對象主要包括患有慢性高血壓、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的孕產婦中,提示高齡產婦容易出現(xiàn)上述疾病[12]。所以說,臨床醫(yī)師應對高齡孕產婦給予高度的關注,深刻認識到高齡妊娠的特殊性,對該類孕產婦積極進行圍生期保健工作,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進行住院監(jiān)護,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母嬰預后[13]。
對于高齡孕產婦來說,由于容易出現(xiàn)相關的合并癥與并發(fā)癥,導致增加了宮縮乏力、難產、產后出血等情況,延長了第二產程,因此對醫(yī)療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目前臨床上的麻醉技術、剖宮產術、控制感染等水平逐漸提高,使得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指數(shù)較高,并使得許多女性選擇剖宮產分娩方式[1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兩組不同年齡段的孕產婦進行分析可知,高齡孕產婦剖宮產率達到38.04%,非高齡孕產婦剖宮產率為18.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比較兩組孕產婦的陰道分娩總產程、陰道會陰切開、陰道軟產道裂傷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高齡產婦對試產較為重視,分娩前進行了嚴格的陰道檢查等工作,且高齡產婦將會受到醫(yī)務人員的高度關注等,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便于及時對癥處理,導致陰道分娩結局總體較好[15]。因此,臨床工作人員應對胎兒宮內情況、宮頸情況等進行仔細評估,對分娩過程的宮縮、會陰堅韌程度等進行分析記錄,判斷產婦頭盆是否對稱,利于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并鼓勵高齡產婦進行陰道試產,從而降低剖宮產率[16]。
另外,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高齡孕產婦的新生兒出生體重較非高齡孕產婦降低(P<0.05)。由于高齡孕產婦容易出現(xiàn)妊娠合并癥與并發(fā)癥,導致胎盤的灌注量降低,使得胎兒宮內營養(yǎng)不足,容易引發(fā)宮內發(fā)育遲緩等不良情況,因此,臨床上應對該類孕產婦給予高度關注。由于高齡孕產婦受精卵發(fā)生分裂時,將增加染色體的不分離機會,導致胎兒染色體的畸變率升高,引發(fā)胎兒畸形情況,其中在孕齡20周左右即進行胎兒畸形診斷與引產處理等措施較為合適,當孕產婦出現(xiàn)胎兒畸形時,醫(yī)護人員應及時對孕產婦進行耐心的解釋,告知其胎兒畸形的發(fā)生原因、不良情況等,并給予嚴密的監(jiān)護,做好產前診斷工作。
由于多種因素導致高齡產婦的人數(shù)逐漸增加,且許多臨床研究證明高齡妊娠對于母嬰的風險較高,因此,提示醫(yī)務工作者應對高齡孕產婦加強臨床監(jiān)護,囑咐其定期進行孕期檢查,且該類孕產婦隨時都有可能出現(xiàn)母胎病理性變化意外,因此,必要時可進行母胎監(jiān)護與相關的防治措施,做好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17];再者,產前應及時進行超聲檢查,檢測孕產婦血漿中的甲胎蛋白水平,及時排除胎兒畸形情況;一旦出現(xiàn)合并癥應及時進行對癥治療[18];將要臨產時,應提前進入婦產科;臨產前應及時對孕產婦進行綜合評估,若未出現(xiàn)產科手術指征可給予孕產婦充分的鼓勵與支持,同其講解陰道分娩的優(yōu)勢、過程、意義等,提高孕產婦對分娩健康知識的認知,及時糾正錯誤認知,鼓勵孕產婦選擇陰道分娩;分娩時,應嚴密觀察產程、胎心等變化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征象及時對癥處理;分娩后應加強臨床監(jiān)護,告知產婦相關的注意事項,指導其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母乳喂養(yǎng)的正確方式,分娩后及時將嬰兒抱到產婦前,指導產婦分娩后合理飲食,同時觀察產婦是否出現(xiàn)產后出血、感染等征兆,并做好預防工作,幫助產婦安全度過圍生期,利于將合并癥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至最低的水平。
綜上所述,對于高齡孕產婦來說,各種合并癥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高齡孕產婦,且容易出現(xiàn)圍生兒體重較低、新生兒窒息、圍生兒病死等不良情況,提示臨床上應加強相關的預防保健與處理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母嬰不良情況,改善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1]游志鵬,何艷君,黃錫歡,等.心理干預與高齡孕婦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16):47-49.
[2]田如意.高齡孕產婦妊娠與分娩臨床特征的分析[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9):157-158.
[3]魯照明,葉海瓊,秦明麗,等.高齡孕產婦分娩方式與分娩結局的相關性探討[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6):671-672.
[4]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76.
[5]Adamek J,Kamler E,Epler P. Uniform maternal age/size and light restrictions mitigate cannibalism in Clarias gariepinus larvae and juveniles reared under production-like controlled conditions[J].Aquacult Eng,2011,45(1):13-19.
[6]周小娟.高齡孕產婦妊娠及分娩的臨床研究[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4):477.
[7]陳曉園,胡鳳玲,陳加閏,等.80例高齡孕產婦妊娠與分娩結局[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21):3171-3172.
[8]趙麗君,鄒大中.高齡孕產婦與適齡孕產婦圍生期血液學檢驗指標變化及妊娠結局比較[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6, 28(5):105-108,112.
[9]Moore EK,Irvine LM.The impact of maternal age over forty years on the caesarean section rate:six year experience at a busy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J].J Obstet Gynaecol,2014,34(3):238-240.
[10]樂怡平,林建華.高齡孕婦并發(fā)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及應對策略[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5,43(8):9-11.
[11]郭志玲.198例高齡孕產婦妊娠與分娩結局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6):688-690.
[12]Makgoba M,Savvidou MD,Steer PJ,et al.An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age,body mass index and racial origin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BJOG,2012,119(3):276-282.
[13]米桂蘭,柳洲,袁秀蓮,等.高齡孕產婦血液系統(tǒng)變化及妊娠結局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4(14):1515-1517.
[14]張愛榮.高齡孕產婦妊娠與分娩結局的臨床分析[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6,32(1):26-27.
[15]邊文輝.高齡孕產婦分娩方式選擇與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2):17-18.
[16]Cho SY,Ki CS,BaeSohn Y,et al.The proportion of uniparental disomy is increased in Prader-Willi syndrome due to an advanced maternal childbearing age in Korea[J].J Hum Genet,2013,58(3):150-154.
[17]張艷.護理干預對高齡孕產婦妊娠結局影響的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60-62.
[18]張新宇,張倩.454例高齡孕產婦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6):5968-5970.
(收稿日期:2016-11-24 本文編輯:任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