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飛+張仙+彭茂++民夏虹
摘要:建立QuEChERS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UPLC-MS/MS)法測定了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殘留量的分析方法。樣品用乙腈超聲提取,QuEChERS法提取和凈化,UPLC-MS/MS分析檢測。結果表明,在0.005~0.5 mg/L范圍內,吡蚜酮的相關系數(shù)為0.994 5,吡丙醚的相關系數(shù)為0.999 6,該方法的線性關系良好。在0.02、0.2、1.0 mg/kg 3個添加濃度下,吡蚜酮的平均添加回收率為87.5%~106.1%,RSD值在2.2%~3.1%之間;吡丙醚的平均添加回收率為82.2%~89.1%,RSD值在1.6%~14.7%之間。吡蚜酮的檢出限為1.0×10-3 mg/kg,吡丙醚的檢出限為2.0×10-4 mg/kg。該方法適用于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殘留量的測定。
關鍵詞: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UPLC-MS/MS);QuEChERS;番茄;吡蚜酮;吡丙醚
中圖分類號:S481+.8;S6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4-6575-03
吡蚜酮(Pymetrozine),化學名稱為(E)-4,5-二氫-6-甲基-4-(3-吡啶亞甲基氨基)-1,2,4-三嗪-3(2H)-酮,是一種新型的吡啶類非殺生性殺蟲劑,具有高效、低毒、高選擇性、對環(huán)境生態(tài)安全等特點。該藥劑能很快滲透到植物組織中,藥效長達1個月,無交互抗性,對天敵高度安全,十分適合抗性害蟲的治理。在植物體內中,吡蚜酮既能被木質部輸導也能被韌皮部輸導,因此既可用于葉面噴霧,也可用于土壤處理。由于具有良好的輸導特性,該藥在莖葉噴霧后對新長出的枝葉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該產品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防治效果,其制劑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蟲,尤其是蚜蟲科、粉虱科、葉蟬科等,適用于蔬菜、水稻、瓜果及多種大田作物[1,2]。吡丙醚(Pyriproxyfen)是苯醚類擾亂昆蟲生長的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屬保幼激素類似物的新型殺蟲劑,具有高效、用量少、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對魚類低毒、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小的特點。對同翅目、纓翅目、雙翅目、鱗翅目等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本品對蒼蠅、蚊蟲等衛(wèi)生害蟲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
目前,國內外對吡蚜酮和吡丙醚的儀器檢測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4-11],而同時測定兩種農藥殘留量的方法尚未見報道。因此,開展吡蚜酮和吡丙醚殘留量檢測方法研究,對于其合理開發(fā)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UPLC-MS/MS)由于其快速、抗干擾強和高靈敏度等優(yōu)勢成為同時檢測吡蚜酮和吡丙醚的首選方法。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是近年來國際上最新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用于農產品檢測的快速樣品前處理技術。本研究優(yōu)化了樣品的提取、凈化和儀器檢測條件,建立QuEChERS結合 UPLC-MS/MS法,同時測定了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的殘留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標準品:吡蚜酮和吡丙醚原藥(杭州宇龍化工有限公司);甲醇(色譜純);乙腈(分析純);樣品提取包(6 g無水MgSO4+1.5 g NaOAc)、樣品凈化包(50 mg PSA+150 mg無水MgSO4)(島津技邇商貿有限公司);水為Milli-Q純水儀制備。
1.2 儀器與設備
ACQUITY UPLC XEVO TQ型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聯(lián)用儀(美國Waters公司);KQ-25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MS1型旋渦混合器(德國IKA公司);TDL-40B型離心機、TGL-18C-C型高速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1.3 標準溶液
吡蚜酮和吡丙醚原藥用乙腈配置成10 mg/L的混合標準儲備液,使用前根據(jù)需要用乙腈+水(V+V=50+50)配制成相應的標準工作液。
1.4 試驗方法
1.4.1 色譜條件 色譜柱Waters ACQUITY UPLC?誖BEH C18[50 mm(L)×2.1 mm(id)×1.7 μm];柱溫 40 ℃;樣品室溫度15 ℃;進樣量1 μL。流動相濃度梯度與流速見表1。
1.4.2 質譜條件 離子源電噴霧離子源(ESI);掃描方式正離子掃描(ESI+);毛細管電壓3.5 kV;脫溶劑氣溫度350 ℃;脫溶劑氣流速700 L/Hr;錐孔氣(N2)流速50 L/Hr;碰撞氣(Ar)流速0.2 mL/min;離子源溫度150 ℃;檢測方式多反應監(jiān)測(MRM)。定量離子對、定性離子對、錐孔電壓、碰撞能量及保留時間見表2。
1.4.3 樣品前處理 樣品提?。簩⒎褬悠非谐?~2 cm大小的碎塊,用食品料理機打碎成泥狀,準確稱取10.00 g至50 mL離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渦旋混勻30 s,冰水浴超聲提取20 min,加入樣品提取包(6 g無水MgSO4+1.5 g NaOAc),渦旋混勻30 s后,4 000 r/min離心5 min。
樣品凈化:吸取2 mL上清液,樣品凈化包(50 mg PSA+150 mg無水MgSO4),渦旋混勻30 s,4 000 r/min離心5 min,取1 mL上清液加入1 mL水混勻,過0.22 μm有機系濾膜于樣品瓶中,待測。
2 結果與分析
2.1 樣品前處理方法的選擇
QuEChERS作為一種樣品前處理方法,最初由美國農業(yè)部在2003年提出,目前已應用于多種樣品前處理,尤其是農藥殘留前處理方面。
2.1.1 提取溶劑的選擇 提取溶劑的選擇應考慮待測農藥的性質,提取溶劑的極性和樣品的種類等因素。在農藥殘留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溶劑有乙腈、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石油醚等。本試驗采用乙腈進行提取,乙腈對目標物具有較好的提取效率,同時對樣品中脂溶性物質萃出率較低。
2.1.2 提取方法的選擇 首先采用超聲提取法,然后采用AOAC的QuEChERS方法進行提取,兩種方法相結合,有利于增加目標物的提取效率。
2.1.3 凈化方法的選擇 番茄樣品的基質相對比較簡單,選用含有PSA材料的凈化管對樣品進行凈化,主要去除提取液中的糖類和有機酸等雜質。
2.2 檢測條件的優(yōu)化
2.2.1 液相條件的優(yōu)化 不同溶劑對吡蚜酮和吡丙醚的色譜保留性和離子化程度有較大的影響。采用甲醇-水作為流動相,同時由于兩種農藥的極性相差較大,采用恒定比例的流動相,兩種農藥的保留時間相差較大,故采用梯度洗脫的方法。添加適量的甲酸和氨水有利于提高兩種農藥的離子化程度,提高靈敏度,故本試驗在水中添加了0.01%的甲酸和0.05%的氨水。
2.2.2 質譜條件的優(yōu)化 配制0.2 mg/L的吡蚜酮和吡丙醚混合標準溶液,在ESI源正離子模式下,進行母離子掃描,確定兩種農藥的分子離子。進一步采用儀器的Intellistart自動調諧優(yōu)化功能,選擇出響應值最高的兩組離子對,并獲得各離子對的最優(yōu)錐孔電壓和碰撞能量,將響應值大的離子對設為定量離子對,響應強度相對較弱的離子對設為定性離子對,確定最終的質譜條件。兩種農藥濃度為0.01 mg/L的多反應監(jiān)測圖譜(MRM)見圖1。
2.3 方法的性能指標
2.3.1 線性關系和檢出限 采用梯度稀釋法配制濃度為0.005、0.01、0.02、0.05、0.1、0.2、0.5 mg/L的標樣工作液,采用UPLC-MS/MS方法進行測定,以各組分的濃度為橫坐標(X,mg/L)與定量離子對的峰面積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以3倍S/N計算儀器最小檢出限,線性關系和檢出限見表3。結果表明,在0.005~0.5 mg/L范圍內,該方法的線性關系良好,能夠滿足農藥殘留定量檢測要求。
2.3.2 加標回收率和精密度 準確稱取10.00 g空白番茄樣品于50mL離心管中,分別添加一定量的吡蚜酮和吡丙醚混合標準溶液,使添加濃度水平為0.02、0.2、1.0 mg/kg,靜置30 min后按“1.4”的試驗條件處理樣品。每個添加濃度水平重復5次,計算回收率和精密度,結果(表4)表明,吡蚜酮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7.5%~106.1%之間,RSD在2.2%~3.1%之間;吡丙醚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2.2%~89.1%之間,RSD在1.6%~14.7%之間,兩種農藥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農藥殘留檢測要求。
3 小結
本研究優(yōu)化了樣品的提取、凈化和儀器檢測條件,建立了QuEChERS結合UPLC-MS/MS法同時測定了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的殘留量。該方法操作簡單、處理速度快、環(huán)境污染少、靈敏度和精密度均能滿足農藥殘留檢測要求,適用于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殘留量的測定。
參考文獻:
[1] 于傳宗,徐 婧,吳 萍,等.吡蚜酮在水稻植株、大米和土壤中殘留量的測定方法研究[J].現(xiàn)代農藥,2010,9(6):37-39.
[2] 胡 璇,沈國清,陸貽通,等.西蘭花中吡蚜酮殘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與條件優(yōu)化研究[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08,30(9):40-42,80.
[3] 譚海軍,童益利.殺蟲劑吡丙醚[J].現(xiàn)代農藥,2011,10(2):10-45.
[4] 葛 謙,馬 蕓,茍春林,等.QuEChERS結合HPLC-MS/MS法測定小麥和土壤中吡蚜酮的殘留量[J].農藥,2016,55(7):520-523.
[5] 馮義志,潘金菊,劉 偉.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檢測小麥中吡蚜酮的殘留分析方法[J].農藥,2015,54(1):48-50.
[6] 王全勝,曹夢超,劉雅楠,等.QuEChERS結合UPLC-ESI-MS/MS分析吡蚜酮和異丙威SC在稻田中的殘留特征[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5,34(3):431-437.
[7] 趙 瑞,李二虎,李桂紅,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芹菜中的吡蚜酮殘留[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4,35(9):33-36.
[8] 段婷婷,鄭永權.超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吡蚜酮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殘留[J].農藥學學報,2011,13(5):547-550.
[9] 錢 訓,陳勇達,張少軍.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小麥面粉中吡蚜酮殘留量[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6,7(3):1159-1163.
[10] 李 東,邢 紅,王 博,等.吡丙醚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測定方法[J].農藥,2015,54(8):583-584.
[11] 趙廣宇,郭德華,趙善貞,等.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蔬菜水果中的吡丙醚殘留量[J].色譜,2009,27(4):4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