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
每日臨池近百年
孫墨佛(1884—1987),原名孫鵬南,自幼受家庭熏陶和儒學教育,每日讀經(jīng)吟詩,寫字作文。小小年紀就比同齡孩子書讀得多,字寫得好,常受長輩及外人稱贊,更激勵了他好學上進的志趣。父親還請來當?shù)孛亢擦滞鯃趟R摹碑帖,講析“八法”。從此竟養(yǎng)成了他一生熱愛書法、不離筆硯的習慣。從少兒開始,堅持每日臨池近百年,堪稱中華書法人生的奇事。為表終生不渝的書寫志趣,他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墨佛”。
書法使他無意中救了孫中山
青年時期的孫墨佛,唯一的愛好就是天天研習書法,即使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中也沒有停止過。正是因為這個愛好與特長,才讓他有機會事先察覺了一樁幾乎要改變革命歷史的險惡陰謀。1922年6月,深受孫中山器重的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表面上支持革命、遵從大總統(tǒng)指揮,實際上卻暗藏野心、圖謀稱霸。當時,孫中山并不直接掌管軍隊,大元帥府只有幾百人的衛(wèi)隊。陳炯明謀劃派4000人的“混成旅”假以“兵變”為名,炮轟大元帥府,突襲孫中山居所,造成“總統(tǒng)遇難”以欺瞞天下。
6月15日,孫墨佛在時任陳炯明高級顧問的老師劉大同家共進晚餐,席間已有幾分醉意的劉大同對孫墨佛說:“老弟,你字寫得好,陳炯明總司令要開一個追悼會,要多寫些挽聯(lián),就請你幫忙了?!睂O墨佛問:“給誰送挽聯(lián)?”“當然是給最大人物了?!边@讓孫墨佛大吃一驚,因為當時的“最大人物”就是孫中山。劉大同酒后所言無意暴露了陳炯明即將謀害孫中山的陰謀。雖然孫墨佛內(nèi)心十分吃驚,但表面上強裝鎮(zhèn)靜。他連夜找到總統(tǒng)府秘書長謝持,將此事轉(zhuǎn)告大總統(tǒng),最終謀害孫中山的陰謀未能得逞。
長壽百歲名揚書壇
孫墨佛一生以詩和酒為伴,又以筆硯碑帖相隨始終。研書法,功詩詞,造詣極深,真、草、隸、篆四體皆能,集諸家之長,自成體系。他早年習書,取法二王、顏、柳及北碑。晚年,孫墨佛獨鐘唐孫過庭《書譜》,臨寫求索《書譜》行草之法,研習探究《書譜》所闡書學之論,在此基礎(chǔ)上,又不斷鉆研磨煉形成自己的風格。孫墨佛還與南派著名書法家蘇局仙(1882—1991)齊名,素有“南仙北佛”之說。兩人俱以長壽百歲名揚書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