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華
上次說到阿藕向荷老師學習了寫“實實在在”數(shù)字的方法。阿藕對這個學習結(jié)果非常滿意,不斷練習,不斷嘗試。一段時間以來,阿藕的作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啊,寫起來還真不簡單,都是經(jīng)過阿藕精心求證,準確記錄的。
寫了一段時間,阿藕也感到有點疲乏。他找到荷老師,問道:“這數(shù)字寫進作文雖然好,但確實太累。您看,之前我寫筆盒,三下五除二,可簡單了。如今卻要好好測量,得到準確的數(shù)字后寫下來。感覺挺沒勁。”
荷老師說:“寫作文有趣最好,但也不能僅是追求有趣。你呀,就是少了這樣嚴謹?shù)膽B(tài)度?!?/p>
阿藕點頭承認,自己確實有點浮躁……
荷老師見到阿藕情緒不高,主動說:“其實,我對你的作文進步非常滿意,這回,打算教給你另一種使用數(shù)字的方法——變化多端巧用‘虛數(shù)。”
“哦?您快說說!”阿藕一下子來了精神。
“先說例子,你比較容易明白。在古詩中這樣的表達手法屢見不鮮:《詠柳》中‘萬條垂下綠絲絳的‘萬條;《夜宿山寺》中‘危樓高百尺的‘百尺;《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千尺……你發(fā)現(xiàn)了么,詩句中的‘萬條、‘百尺、‘千尺難道詩人都曾經(jīng)測量過么?”
“不!我想沒有。”阿藕很肯定。
“對!”荷老師說,“它們都是‘虛數(shù)。作者寫的時候,并非經(jīng)過測量,也未曾做過近似的估計,只是借助大膽的想象,運用夸張的手法,依托這些虛指的、夸大后的數(shù)據(jù),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彰顯出來,達到感染讀者的目的?!?/p>
“啊,我大概明白了?!卑⑴狐c點頭,他聽懂了變化多端的虛數(shù),原來是想象和夸張的結(jié)果。
荷老師謹慎地交代:“阿藕,運用虛數(shù)來表達,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一個字——度。使用‘虛數(shù)為表達服務,就怕過度,也怕不夠分量。首先,不要不切實際過度夸張。例如說:‘危樓高百尺,就不要寫成‘危樓高萬尺,也不要讓‘桃花潭水深萬尺。太夸張,反而 起不到效果。”
“嗯,我記住了?!卑⑴赫f道,“第二點是什么呢?”
“這第二個要注意的是,要將虛數(shù)夸張“用在刀刃上”,只需要在能為表達自己主要意思的地方采用就夠了,這屬于點睛之筆。千萬不要隨意無限制地濫用,那樣會讓人厭煩的。”荷老師認真做好交代。
阿藕滿心歡喜。有了之前學到的“實實在在的實數(shù)”,再加上今天學到的“變化多端的虛數(shù)”,虛虛實實用數(shù)字記錄,寫作文真的是一件讓人感到愉快的事。最重要的是,并不是每次寫數(shù)字都要經(jīng)過測量。原來想象也是非常好的工具,能讓數(shù)字更加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