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楊滿元的板胡人生

      2017-03-23 05:39:36張廣效
      金秋 2017年23期
      關(guān)鍵詞:板胡秦腔戲曲

      文/張廣效

      楊滿元1944年農(nóng)歷正月出生在西安市甜水井一個普通的貧民家庭。大舅父荊永福是秦腔界的著名鼓師,先后在陜西臻苓社、正俗社、正義社和甘肅平?jīng)龅钠綐飞鐡?dān)任司鼓。其二舅荊生彥是一位既能作曲、又能演奏的著名琴師,常給李正敏、何振中、蘇哲民、蘇育民等蜚聲秦腔舞臺的名家伴奏,素有“秦腔板胡泰斗”的美稱。號稱“秦腔正宗”的李正敏先生與荊生彥配合默契,珠聯(lián)璧合,從上世紀(jì)30年代開始到1978年李先生去世的漫長歲月里,他每次登臺,非荊生彥伴奏不唱。楊滿元從三四歲開始,每到外婆家去,就喜看大舅父練打鼓、二舅父拉板胡,而且還有一股大人再拉也不走的倔強勁。一有間隙,大舅父就教楊滿元拿鼓槌的姿勢,二舅父則教他操琴伴奏的手法。楊滿元在以后的戲曲音樂生涯中,既能操琴伴奏,又能擊鼓打梆,精通多門樂器,與兩個舅舅的言傳身教、手把手地指教有很大關(guān)系。

      1956年,楊滿元在西安市第六中學(xué)讀初中,但始終沒有放棄對戲曲音樂的愛好。與他住在同院(在市銀行工作)的董昌泰大叔常在下班回家后拉二胡自我消遣,共同的愛好使他倆成為情投意合的摯友。那時候,楊滿元很渴望有一把屬于自己的板胡或二胡,但貧窮的家境使他的期望無法實現(xiàn)。無奈之下他在家中尋找了幾塊舊三合板,外套一張在野地里打死的大蛇的皮,制作出一把拉起來吱吱哇哇,音響極不正常的二胡。董昌泰看到此舉頓起同情之心,便把自己的二胡遞給他說:“董叔把二胡送給你。不過送東西得有代價,我需要的代價不是鈔票,而是你將來在戲曲音樂上取得非凡業(yè)績。”

      1956年“五一”過后不久的一個星期天上午,楊滿元隨媽媽到舅家去玩,進門后就拿起二舅的二胡,拉起了《小放?!贰_m逢李正敏先生正在與二舅聊天,聽到后見是一個稚氣未褪的小孩在操琴,便問荊生彥:“這是誰家孩子?”二舅回答:“這是我外甥楊滿元。”李先生當(dāng)即表態(tài):“虎舅無犬甥,這小家伙天賦不錯,很有發(fā)展前途,就讓他考咱院(戲曲研究院)的音樂訓(xùn)練班吧!”于是在1956年9月,楊滿元報考了省戲曲研究院第3期演員訓(xùn)練班的音樂組。

      入學(xué)后,楊滿元將自己的每一天按4個單元安排:早上5點到8點為第一單元;上午8點到下午1點半為第二單元;下午1點半到7點為第三單元;晚上7點到11點為第四單元。第一單元主要是練功:練弦音,將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勒出條條血槽。練管樂,(人們講“飽吹餓唱”“要想吹得好,必須吃得飽”)空著肚子吹兩個多小時,頭昏眼黑,嘴唇和臉頰都酸痛。練擊樂,兩手揮舞鼓槌,有節(jié)奏、有速度、有力量地一上一下?lián)舾晒?、敲暴鼓,一次練?xí),兩臂和肘腕就得擺動揮舞上萬次,其艱辛程度一點也不亞于掄錘打鐵的重體力勞動。第二和第三單元時間是聚精會神聽課,按時完成作業(yè)。第四單元以及從二、三單元節(jié)約出來的時間,全部用在苦讀和翻閱有關(guān)參考資料上。

      在整整5年的學(xué)員歲月中,每次文化課考試,楊滿元的平均成績都在90分以上,在同期學(xué)員中名列前茅,而且專業(yè)成績尤為突出,引起李正敏先生的重視。于是李正敏幾乎每天早上都要在楊滿元的板胡伴奏下吊嗓練唱,緊接著以唱紅《花亭相會》的著名旦角演員蘇蕊娥也要求楊滿元為她早晨伴奏吊嗓。與此同時,訓(xùn)練班演員隊在排練秦腔節(jié)目時也要求楊滿元操笛子、嗩吶、簫和板胡參加伴奏。訓(xùn)練班的老師朱保甲、楊天基、張志福及楊滿元的大舅荊永福等,一致認(rèn)為楊滿元的板胡功力在眾多專業(yè)訓(xùn)練上最為突出,確定他朝板胡伴奏方面發(fā)展。最后院里作出決定,分配楊滿元到本院二團拉板胡。

      眾所周知,作為戲曲藝術(shù),武場面的司鼓,文場面的板胡,歷來處于整個樂隊的領(lǐng)銜地位。楊滿元從分配到二團至“文革”前夕,先后給馬藍魚、李繼祖主演的秦腔現(xiàn)代劇《女會計》,胡正友、蔡志誠主演的秦腔古典劇《九江口》,馬友仙主演的秦腔古典劇《謝瑤環(huán)》以及贠宗漢主演的秦腔現(xiàn)代劇《奪印》等劇目操琴伴奏,受到廣泛好評。

      在音樂實踐中,楊滿元還下決心沖破舊的操琴伴奏方法,創(chuàng)出一條“在對無窮與無限的思考和感受中以音響表現(xiàn)無窮和無限”的藝術(shù)新路子。當(dāng)然,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他也很注意創(chuàng)新不否定傳統(tǒng),而是使傳統(tǒng)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豐富。要尊重聽眾的欣賞習(xí)慣和接受程度,掌握好出新的比重。在操琴伴奏中,他感到世代流傳的左腿彎曲、右腿壓在左腿之上的“疊腿式”的操琴“坐勢”,既不美觀大方,又難做到運弓松弛自如,影響技巧發(fā)揮。經(jīng)過苦心探索,他創(chuàng)造了持琴伴奏時兩腿分開坐定的“分腿式”,而且運弓自如,音響效果大有提高。接著,他又針對傳統(tǒng)的持琴伴奏總是左手緊握內(nèi)外弦、大拇指成90°死死緊扣腰猴而絲毫不能移動且只能把音域固定在“一把位”的高音“5”上的弊端,改為大拇指左右松弛平伸,做到串把自由,擴大了三四把的運用,增加了秦腔板胡的音域,更能表現(xiàn)秦腔樂曲和唱腔內(nèi)容。然而有一次,當(dāng)楊滿元給李正敏先生練嗓伴奏時,李先生發(fā)現(xiàn)楊滿元持琴的“坐勢”與“手勢”都違背常規(guī),禁不住勃然大怒,大聲訓(xùn)斥道:“你個小崽子是不是瘋了,怎么這樣伴奏,簡直是胡來!”楊滿元語氣平緩卻很執(zhí)拗地回答:“李叔,我覺得這樣伴奏輕松自如,方便靈活,而且音色好,多變化,比傳統(tǒng)伴奏好?!薄白】?!”李先生火氣更大地說:“我滿腔熱忱地寄希望于你,指望你能繼承自己舅父的絕技,沒想到你既張狂,又驕傲,不走正道走邪道?!闭?dāng)師徒二人唇槍舌劍地爭論不休時,荊生彥聞聲趕到現(xiàn)場。他笑嘻嘻地對李先生開口道:“二哥,唐代韓昌黎先生說得好,‘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我認(rèn)為娃的路子是對的。老先人拉板胡只串一把,我大膽妄為串到二把,你不是也很賞識,怎么發(fā)現(xiàn)滿元分腿坐勢、沒有死扣腰猴、串把自由,就動怒責(zé)怪起來。你唱一板,讓滿兒按自己的創(chuàng)新路子伴奏,嘗嘗新鮮怎么樣?”接著,在楊滿元的二舅荊生彥的竭力勸說下,李正敏在楊滿元的新法伴奏下試唱了一段《探窯》,發(fā)現(xiàn)效果不錯,便拍著楊滿元的肩膀哈哈大笑道:“今天把娃錯怪了,這樣伴奏聽起來有味多了。難怪馬院長(指馬健翎)一見滿元就說,‘狗日的給我好好學(xué)?!磥?,這狗日的學(xué)得還真不錯?!焙髞恚瑮顫M元還在持弓方法、新式秦腔板胡圖樣(1983年被西安民族樂器廠、上海琴弦廠等生產(chǎn)單位大量生產(chǎn))以及演奏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1965年春,院領(lǐng)導(dǎo)做出集中各團“尖子”演員通力排好大型秦腔現(xiàn)代劇《向陽川》的決定。這出戲從演員選擇到確定導(dǎo)演和音樂唱腔設(shè)計,全系一線陣容,楊滿元在李正敏先生的推薦下?lián)芜@出戲的琴師。1965年5月1日晚,《向陽川》作為招待文藝界的優(yōu)秀劇目在實驗劇場公演。李瑞芳、吳德、贠宗漢、馬友仙等名家各具特色的演出,博得了觀眾的贊譽,楊滿元也根據(jù)登場角色的情感起伏和音樂唱腔設(shè)計的旋律變化,盡最大努力按新法進行了伴奏。演出結(jié)束后,卸了妝的李瑞芳對楊滿元說:“你今晚的伴奏真棒,用長安土話說,‘嫽得太太’。”后來,李正敏先生也很客觀地告訴楊滿元:“對你的伴奏光我說好不算,我已征求了幾位行家意見,大家公認(rèn):新法演奏很好,高音清亮,中音豐滿,低音渾厚,對發(fā)揮演員的演唱技巧從音樂伴奏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美中不足之處是,個別音樂的高潮處還沒有完全放開,顯得拘謹(jǐn)。”

      1970年8月,陜西省文化局決定將京劇《紅燈記》移植成秦腔搬上舞臺,并確定先由演員陣容最強、樂隊人數(shù)最多、音樂唱腔設(shè)計水平最高的戲曲研究院上演此劇,然后推廣全省各個劇團。在對劇本不許做任何修改的情況下,所謂移植,實際上只是音樂唱腔重新設(shè)計。為了抓好移植工作,文化局軍代表余哲吉親自掛帥,成立了有省戲曲研究院米晞、馬生彩,楊世科、肖炳、趙季平和省音樂學(xué)院著名作曲教授石夫、屠冶九以及西安部分劇團的音樂設(shè)計人員參加的《紅燈記》音樂唱腔設(shè)計專業(yè)組,余哲吉親任組長。院領(lǐng)導(dǎo)和作曲人員決定由楊滿元承擔(dān)板胡伴奏任務(wù)。此劇不但要求板胡師雙棲于戲曲伴奏和歌曲伴奏之間,而且要求秦腔板胡像小提琴、手風(fēng)琴等為歌曲伴奏的樂器一樣,手隨曲彈,音隨手出,在秦腔板胡和上述樂器之間劃上等號。軍代表找楊滿元談話,只有斬釘截鐵的一句:“滿元,今番伴奏,你的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勝利?!焙髞?,楊滿元使用把“小菜碟變?yōu)槟苁?、能放菜的大拼盤”的獨特方法,完滿地完成了伴奏任務(wù)?!都t燈記》一劇的角色,全由戲曲研究院主要演員扮演。李玉和的扮演者贠宗漢、李鐵梅的扮演者馬友仙、李奶奶的扮演者郝彩鳳均為名聞遐邇、譽滿西北五省的名家,深受群眾崇敬和喜愛。他們在演唱中發(fā)揮各自的演唱技巧,加之有新穎的導(dǎo)演手法和別開生面的音樂唱腔設(shè)計,使這出戲剛剛問世便演紅了。文化部于1975年11月和1976年5月兩次調(diào)秦腔《紅燈記》進京獻藝;中央和陜西省的電臺、電視臺都對這出戲錄音錄像,不斷播放。

      楊滿元在人到中年之后,為增強人生價值的力度,開辟事業(yè)的新天地,便在繼續(xù)持琴伴奏的同時,花相當(dāng)大的力氣投入到戲曲音樂的創(chuàng)作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已先后為《司馬遷》《西湖遺恨》《常青指路》《金八佛》《碧血譜》《傷疤恨》《白花贈劍》《起解》《斷橋》《雙下山》《殺狗勸妻》等劇目完成音樂設(shè)計與譜曲任務(wù)。還與他人合作完成《臥虎令》《青風(fēng)亭》《駱駝嶺》等音樂設(shè)計劇目,完成了從單純照譜演奏到雙棲于作曲與伴奏兩個音樂天地里的跨越。

      1985年初,陜西省振興秦腔指導(dǎo)委員會邀請楊滿元承擔(dān)秦腔與電子音樂結(jié)合伴奏的大膽嘗試工作。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苦心鉆研,一個以電子音樂開道為首,突出秦腔板胡音樂為輔,二者合奏共響為尾的設(shè)計方案終于形成。后經(jīng)秦腔著名旦角演員馬友仙與丁良生、王新倉等秦腔新秀的配唱嘗試,非常打動聽眾。同年3月,省振興秦腔辦公室在省人民體育場舉辦了秦腔電子音樂清唱音樂會,聽眾近萬人,多為男女青年。演出大獲成功,轟動古城。隨后,陜西音像出版社將馬友仙、丁良生等十多名演員的唱腔錄制成盒帶發(fā)行全國各地,銷路很好。

      1984年,楊滿元任陜西省板胡協(xié)會副會長;1986年,隨“陜西省赴云南老山前線慰問團”在血與火的戰(zhàn)場上為新時期最可愛的人作慰問演出;1987年,經(jīng)省文化廳和院部推薦,赴京參加文化部舉辦的“首屆全國戲曲院團長培訓(xùn)班”深造;1988年,榮獲部頒“國家尖子演奏員”職稱。

      猜你喜歡
      板胡秦腔戲曲
      “秦腔名旦”是怎樣練就的?——《雙官誥》、李娟及秦腔藝術(shù)的傳承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在“秦腔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秦腔實踐之路”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戲曲研究(2020年2期)2020-11-16 01:20:54
      《主角》與秦腔:彼此成長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關(guān)于板胡演奏技術(shù)和情感聯(lián)誼的作用探究
      魅力中國(2019年39期)2019-01-14 02:05:05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海峽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戲曲的發(fā)生學(xué)述見
      人民音樂(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
      中國民板族樂器胡(之八)板胡
      音樂生活(2014年8期)2014-03-12 09:41:03
      嘉善县| 沐川县| 那坡县| 遵化市| 临邑县| 抚顺县| 剑河县| 宾阳县| 扬中市| 如东县| 英超| 张家港市| 富民县| 阿瓦提县| 清苑县| 海丰县| 茂名市| 乌海市| 肥西县| 昆明市| 吉隆县| 民权县| 贵南县| 清河县| 洛宁县| 永丰县| 滕州市| 武宣县| 龙井市| 兴宁市| 北安市| 三亚市| 瑞金市| 竹溪县| 霍州市| 孟连| 普格县| 建瓯市| 定南县| 苏尼特左旗|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