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學霞
【摘要】 目的 對恙蟲病引起肝損害患者進行臨床觀察與護理。方法 回顧性分析48例恙蟲病引起肝損害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資料。結果 經(jīng)過積極有效的治療與精心系統(tǒng)的觀察與護理, 48例患者均已好轉或治愈出院。結論 積極的診斷并提供精心系統(tǒng)的觀察與護理是促進恙蟲病患者康復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 恙蟲?。桓螕p害;臨床觀察;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4.084
恙蟲病是因恙螨叮咬后所致恙蟲病立克次體釋放的毒素致機體廣泛的小血管炎。有學者認為這種反應與立克次體被吞噬細胞溶解后, 裂解的產(chǎn)物作為一種變應原引起機體的超敏反應有關[1, 2]。由于立克次體在體內死亡之后, 釋放的毒素可導致肝臟充血、水腫、細胞變性、灶性壞死, 引起肝細胞不同程度的損害[3, 4]臨床上以發(fā)熱、焦痂或潰瘍、淋巴結腫大及皮疹等為主要特征。本科于2015年9~11月共收治恙蟲病引起肝損害患者48例,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48例恙蟲病引起肝損害患者, 男13 例, 女35例, 年齡16~64歲;其中農(nóng)民34 例, 學生2 例, 工人11 例, 教師1例, 所有病例發(fā)病前均有接觸草地史;住院前都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 發(fā)熱1~7 d入院的有32例, 發(fā)熱7 d以上入院的有16例, 發(fā)熱最長時間的患者是發(fā)熱26 d后才來住院治療。所有病例均以“恙蟲病、肝功能異?!笔兆∪朐?, 住院天數(shù)5~20 d, 平均住院天數(shù)11.6 d。本組48例患者中均伴有肝功能異常, 所有病例均排除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功能損害。本組病例中, 患者肝功能檢查示谷丙轉氨酶在82~668U/L, 谷草轉氨酶65~360U/L, 乳酸脫氫酶223~318U/L, 確診后使用阿奇霉素或羅紅霉素及保肝降酶及對癥支持治療, 1周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1. 2 觀察與護理
1. 2. 1 心理護理 熱情主動與患者溝通, 解決患者心理上的疑問, 同時向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 , 讓患者知道恙蟲病是可治愈的一種疾病, 此病不會傳染別人。
1. 2. 2 休息與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臥床休息為主,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溫濕度適宜。給予低鹽低脂、適量蛋白質、豐富維生素食物, 禁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忌煙酒。
1. 2. 3 體溫的觀察與護理 本組48例患者均出現(xiàn)發(fā)熱, 其中體溫在38~39℃18例, 30~40℃28例, >40℃2例, 入院后熱程為0~10 d, 平均熱程2 d。體溫<38.5℃時, 予物理降溫, 體溫>38.5℃時, 遵醫(yī)囑予藥物降溫, 降溫處理后15~30 min復測體溫。降溫情況見表1。
1. 2. 4 焦痂與潰瘍的觀察及護理 焦痂與潰瘍是恙蟲病的特征性體征。本組48例患者中39例有焦痂, 直徑0.4~1.2 cm, 呈黑色, 稍隆起, 周圍皮膚正常。護理中保持焦痂或潰瘍部位清潔, 修剪指甲, 局部涂0.5%碘酊, 用讓其自行脫落, 防止繼發(fā)感染。焦痂與潰瘍分布見表2。
1. 2. 5 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恙蟲病可引起肝、肺、腎、腦、心臟等臟器的并發(fā)癥[5, 6]。本組48例患者均伴有肝損害, 主要表現(xiàn)為血清谷草轉氨酶和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密切觀察患者的不適癥狀, 避免服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 并遵醫(yī)囑予護肝、降酶、退黃、消炎等治療。
1. 2. 6 用藥的觀察及護理 39例阿奇霉素靜脈滴注體患者溫恢復時間1~4 d, 療程5~10 d。9例羅紅霉素口服患者體溫恢復時間2~5 d, 療程7~10 d。見表3。使用阿奇霉素藥物過程中, 注意觀察有無胃腸道反應, 同時控制滴速。此組病例均有肝功能損害, 均加以甘草酸二銨、硫普羅寧、谷胱甘肽、異甘草酸鎂等行保肝降酶處理[7, 8]。
1. 2. 7 健康教育 大部分患者對本病認識不足, 要認真做好宣教工作和出院指導。特別是野外工作者, 要做好個人防護, 在流行季節(jié)避免在草地上坐臥睡。避免接觸感染。
2 結果
48例患者經(jīng)過積極有效的治療與精心系統(tǒng)的觀察與護理, 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住院期間恢復正常, 全部好轉或治愈出院, 其中痊愈出院39例, 好轉出院9例。
3 討論
恙蟲病是由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恙螨幼蟲為傳播媒介, 所以患者不作為傳染源。此病臨床表現(xiàn)多樣、復雜, 合并癥多, 常可導致多臟器損害。早期患者的焦痂較小不易被發(fā)現(xiàn), 應進行細致的體檢[9, 10], 早確診是成功治療恙蟲病的關鍵。本病好發(fā)夏秋兩季, 在恙蟲病高發(fā)季節(jié)、高發(fā)人群中要加強健康教育。本組病例均使用阿奇霉素、甘草酸二銨、硫普羅寧等治療, 效果明顯。這提示早治療非常重要 [11, 12]。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半合成的 15 環(huán)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 半衰期長, 到達感染部位組織及細胞內藥物濃度高、抗菌譜廣, 故阿奇霉素適用于立克次體感染[13, 14]。阿奇霉素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反應、皮疹和靜脈滴注部位不適。護理時要注意觀察, 及時處理。恙蟲病治療期間, 要精心系統(tǒng)的觀察與護理, 特別是合并心、腦、肝、腎衰竭而危及生命的, 一旦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匯報及處理。
參考文獻
[1] 蘇靜靜, 王瑩, 周娟, 等.近年來我國恙蟲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12, 18(2):160-163.
[2] 辛煜芳. 恙蟲病并發(fā)肝損害的觀察及護理. 醫(yī)學信息(旬刊), 2010, 23(19):3633.
[3] 楊紅芳, 程昌盛.恙蟲病肝損害臨床分析.傳染病信息, 2002, 15(2):88.
[4] 肖梅玉. 52例恙蟲病并發(fā)肝臟損害的臨床護理.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0, 22(7):896-897.
[5] 何清華, 孫德安, 李培添. 恙蟲病致多系統(tǒng)多臟器的損害. 臨床薈萃, 2001, 16(23):1103.
[6] 李奕龍.恙蟲病致多系統(tǒng)多臟器損害48例臨床分析.廣西醫(yī)學, 2011, 33(11):1529-1530.
[7] 張國麗, 蘇慧勇, 楊磊. 恙蟲病并發(fā)多臟器損害87例臨床分析. 臨床薈萃, 2014, 29(6):713-715.
[8] 童瑞敏.恙蟲病18例臨床分析.中外醫(yī)藥研究, 2013, 11(14): 108.
[9] 楊晴, 黃明星, 周耀勇, 等.恙蟲病皮膚損害的特征.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1, 44(3):208-209.
[10] 李璐, 張敏, 徐玉輝, 等. 重癥恙蟲病的臨床特征分析.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5(23):2813-2816.
[11] 莊立琳, 饒日春.36例恙蟲病臨床分析.傳染病信息, 2008, 21(2):121-122.
[12] 曾凡榮, 蔡勝藍, 趙文海. 63例恙蟲病的流行病學與臨床特征分析. 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4, 21(3):315-317.
[13] 經(jīng)者. 恙蟲病患者93例的臨床觀察.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4(15):1815-1816.
[14] 楊志云, 張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恙蟲病體會.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9, 4(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