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無鏡哲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新實用主義
      ——理查德·羅蒂審美倫理話語之奠基

      2017-03-24 14:53:01郝二濤
      美育學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羅蒂實用主義倫理

      郝二濤

      (福建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1)

      ?

      無鏡哲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新實用主義
      ——理查德·羅蒂審美倫理話語之奠基

      郝二濤

      (福建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1)

      話語形態(tài)是當代美學研究的一個熱點話題,也是為羅蒂美學研究者忽略的一個話題。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是由偶然性思維方式、語言維度、倫理維度、開放融合的方法有機融合而成的,也是由無鏡哲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新實用主義思想奠基而成的。這對促進羅蒂審美倫理話語研究走向深入、推動羅蒂審美倫理思想研究、豐富當代美學話語形態(tài)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無鏡哲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新實用主義;審美倫理話語

      話語形態(tài)研究是當代美學研究的一個持續(xù)的熱點話題。從美學史的視野看,關于該話題,有的美學研究者側重于某一時期或時段的話語形態(tài)的分析,有的美學研究者著重于某個國家的話語理論的整體掃描,有的美學研究者集中比較不同話語形態(tài)之間的異同,也有的美學研究者側重于某個美學家的話語形態(tài)的研究,等等。就美學家的話語形態(tài)研究而言,目前關于理查德·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研究尚未引起美學研究者的重視,研究成果也比較匱乏。從羅蒂的哲學思想研究史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學者的研究目光都聚焦于羅蒂的無鏡哲學思想、語言哲學思想、政治哲學思想、新實用主義思想等問題域,較少關注羅蒂的審美倫理思想,幾乎沒有學者專門研究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1]可以說,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是一個值得持續(xù)地深入研究的課題。

      從一定意義上講,特定的美學話語形態(tài)是特定的美學思想的詩意的表達,總以特定的美學思想為根基。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也是以羅蒂的審美倫理思想為根基的。羅蒂的審美倫理思想主要指羅蒂的審美思想由形而上學向人的“倫理生活”回歸的趨向,這種趨向通向一種當代統(tǒng)一性的運動。[2]2它并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在充分吸收了無鏡哲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和新實用主義美學思想資源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3]顯然,無鏡哲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新實用主義是我們研究與理解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必經(jīng)之途,或者說是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奠基。要深入地研究羅蒂的審美倫理思想的話語形態(tài),就必須首先理清羅蒂的審美倫理思想的話語形態(tài)奠基的思想資源,它們各自為羅蒂的審美倫理思想奠基了什么以及如何奠基的,這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論述。

      一、無鏡哲學: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偶然性思維方式之奠基

      羅蒂的無鏡哲學思想是在批判鏡式哲學思想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鏡式哲學”是羅蒂對西方傳統(tǒng)形而上學哲學的稱呼。這種稱呼源于羅蒂對西方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哲學的獨特的認識。這種獨特的認識主要指,我們傳統(tǒng)的哲學觀念不是由命題與陳述決定的,而是由圖畫和隱喻決定的。這里所說的“圖畫”主要指能精確再現(xiàn)西方傳統(tǒng)哲學知識的觀念的“心的圖畫”。“心的圖畫”由于能準確地再現(xiàn)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知識觀念而被羅蒂形象地稱為“巨鏡的心的圖畫”。[4]Introduction“巨鏡的心的圖畫”觀念決定洛克的以“心之過程”為基礎的知識論觀念、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觀念、康德的純粹理性的認識論觀念,因為“如果沒有類似于鏡子的心的觀念,作為準確再現(xiàn)的知識觀念就不會出現(xiàn)”,沒有準確再現(xiàn)的知識觀念,洛克、笛卡爾、康德的上述哲學觀念就失去了合理性。由于洛克的以“心之過程”為基礎的知識論觀念、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觀念和康德的純粹理性的認識論觀念是西方傳統(tǒng)形而上學哲學觀念的組成部分,因此“巨鏡的心的圖畫”決定著整個西方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的哲學觀念?!熬掮R的心的圖畫”中的“鏡子”并不像物理學中的鏡子那樣,可以原原本本地反映客觀事物的表象,而像魔術中的鏡子,可以使人們相信客觀事物與鏡子中的客觀事物的表象是不一樣的。這種錯覺源于古希臘人在理論與實踐、永恒秩序和純歷史偶然之間的區(qū)分,[4]337這種區(qū)分進一步發(fā)展為笛卡爾的思維與實體之間的區(qū)分觀念,最終演變?yōu)榻軐W中的理性主義觀念。受理性主義觀念支配的人,其本質也受理性的支配。受理性支配的人的本質并不具有感性的形式,而物質的鏡子則具有感性的形式。這是二者之間的一個很重要的不同點。

      另一個不同點是,物質的鏡子是純粹實體性的,質地均勻的,而人之鏡是人與神共有的,是非實體性的,質地不均勻的?;谶@兩點差異,我們沒有將西方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稱為“鏡子哲學”,而是將西方的傳統(tǒng)形而上學稱為“鏡式哲學”。鏡式哲學的最重要的特點是本質主義。本質主義是對德謨克利特和笛卡爾的終極語匯觀念的補充。[4]361這種終極語匯以尋求終極的知識為核心。在羅蒂看來,這種終極的知識是不可靠的,因為它將不可證明之物作為自身的合法性證明,且由于將自身與具體事物的描述相聯(lián)系而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4]8僅就常識而言,我們不能用“人”稱呼所有“個體的人”,也不能用“人”描述所有個體的人的特點。因此,羅蒂提出了“無鏡哲學”觀。

      無鏡哲學觀的根本特點是拋棄了形而上學哲學的本質主義的必然性思維方式,采用了語匯創(chuàng)造的偶然性的思維方式。從一定意義上講,思維方式?jīng)Q定話語形態(tài),有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就有什么樣的話語形態(tài)。如果說,必然性思維方式產(chǎn)生了形而上學哲學的終極話語形態(tài),那么,偶然性思維方式則產(chǎn)生了偶然性話語形態(tài)。這種話語形態(tài)就是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顯然,羅蒂的無鏡哲學觀提供的偶然性思維方式為偶然性話語形態(tài)提供了思維方式的奠基。

      二、分析哲學: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語言維度之奠基

      偶然性思維方式受伽達默爾的“解釋學”的影響,不再把追求的知識作為哲學的最重要的任務,而是把教化作為哲學最重要的任務,不再相信描述事物的終極語匯,而相信描述事物的多種語匯,不再相信描述一個事物的唯一觀點,而相信描述一個事物的多種觀點,不再相信獨斷式的真理之發(fā)現(xiàn),而相信民主式的交流與對話。

      顯然,羅蒂在用語言分析(分析哲學)的方法來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鏡式哲學。這種挑戰(zhàn)的姿態(tài)主要得益于羅蒂哲學的語言學轉向。語言學轉向的標志是1967年編輯出版的《語言學轉向》一書?!罢Z言學轉向”主要指語言描述已經(jīng)成為哲學家談論客觀事物的一種普遍的方法,即“所有的語言哲學家都在通過談論一種合適的語言來談論世界”[4]170,比如,維特根斯坦、伯格曼等哲學家。哲學家通過談論一種合適的語言來談論世界,這主要涉及詞語應用的哲學化問題、形而上學哲學產(chǎn)生矛盾和謬誤的根源問題、語言在可認知事物范圍內的普遍性問題。正如羅蒂所概括的:“詞語或被普遍地使用或被哲學化地使用;許多矛盾、謬誤與前語言哲學的模糊性源于沒有區(qū)分說與關于說的說;語言只顯示任何可認知的一些事物?!边@三個問題實際上可以被歸結為一點,即哲學家可以在如何使用哲學術語方面達成妥協(xié)。[2]8這種妥協(xié)并不意味著哲學家的意見必須保持一致,而意味著哲學家的意見可以多樣化。這實際上懸置了哲學家的意見之間的差異性,不再追求哲學家意見的一致性,不再追求哲學問題答案的唯一性,而追求哲學詞語使用方法上的一致性。

      這表明“語言學轉向”使哲學不再關注西方傳統(tǒng)的鏡式哲學的觀念,轉而關注一定的常識中的哲學問題。[2]19由于常識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是人的生活中的常識,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哲學的“語言學轉向”實際上將哲學轉向了人的現(xiàn)實生活?,F(xiàn)實生活是常識產(chǎn)生的語境,也是常識的來源。哲學由之前的形而上學到生活中的常識的轉向是哲學向生活的一種回歸,這種回歸在一定程度上為西方鏡式哲學的困境指出了一條出路——語言分析。

      所謂語言分析,主要指哲學研究者對哲學詞語的分析,將哲學詞語分析作為哲學研究的核心。這意味著哲學開始重視詞語在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哲學可以借鑒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擺脫傳統(tǒng)的鏡式哲學的困境。首先,哲學并不產(chǎn)生于古希臘人對理論與實踐觀念的區(qū)分,產(chǎn)生于人與人之間的辯論。要了解哲學的原初形態(tài),我們需從辯論雙方的語言入手。其次,哲學命題不是嚴密的邏輯推理的結果,而只是詞語的描述活動,詞語背后沒有潛在的邏輯結構,詞語的描述是可以重復的。再次,哲學的目的不是追求絕對真理,而是對各種哲學現(xiàn)象進行語言描述,發(fā)現(xiàn)真理的意義。最后,哲學的前景不是發(fā)現(xiàn)真理,而是創(chuàng)造意義。

      所謂創(chuàng)造意義,主要指分析哲學語詞的意義。這種分析主要包括對詞語的語法形式的分析和對詞語在哲學中的用法的分析。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哲學中的一些表達錯誤,而且也可以幫助我們修正這些錯誤,從而推動哲學的研究。這種認識已經(jīng)成為分析哲學家的共識,比如,維特根斯坦、羅素等都肯定了語言在哲學研究中的積極意義。[2]23

      這種語言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哲學表達即哲學的語言描述,哲學問題產(chǎn)生于哲學語言的混淆。哲學的作用是消除哲學語言應用中的混淆。[2]128這種觀點至少得益于三個因素。第一,語言在哲學中已經(jīng)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罢Z言在十七世紀的哲學中已經(jīng)發(fā)揮了作用,語言已經(jīng)成為人們正在了解的主體與已經(jīng)知道的主體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2]279-280第二,批量化生產(chǎn)的機械復制藝術對已有的藝術理論構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主要指工業(yè)化造成大量的機械復制藝術,這些藝術與商品在外觀上沒有任何差異,傳統(tǒng)的審美藝術批評與杜威的經(jīng)驗藝術批評不能對其作出有效的闡釋,也不能對藝術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給予指導,而藝術語言分析通過分析藝術概念對這些藝術品作出了有效的闡釋,并對迪基、丹托等藝術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第三,美國哲學趨于科學化。這種哲學趨向與美國上流社會的改革有關。美國上流社會的改革主要指1933年至1945年的羅斯福新政。二戰(zhàn)后羅斯福新政結束,哲學由社會重建轉向了自身的科學化與嚴格化的規(guī)范。[2]365因此,羅蒂將語言分析的思想應用于自己的哲學研究中,形成了一種無中心的、注重話語分析的哲學思想。

      可以說,語言分析為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形成提供了一種語言的維度,正是這種維度使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得以最終形成。或者說,語言分析為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形成奠基了語言維度。

      三、實用主義: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倫理維度之奠基

      以語言分析為核心的分析哲學在走過了20世紀50年代的輝煌之后,到了20世紀70年代已經(jīng)無法有效地闡釋方興未艾的以先鋒派藝術為代表的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新的維度來擺脫困境。

      這種困境根本上源于分析哲學的基礎的內在矛盾。眾所周知,分析哲學的基礎是康德的認識論。[4]168康德認識論的核心是對直觀與概念之間的嚴格區(qū)分。羅蒂認為這種嚴格的區(qū)分雖然使分析哲學借助于數(shù)理邏輯暫時躲過了批評者的批評,但是也使自身陷入了自然主義與歷史主義的兩面夾擊之中,即“如果分析哲學變得太自然主義化,講求實效的實證學科會將其擠在一邊,如果它變得太歷史主義化,那么思想史、文學批評以及‘人文科學’中類似的軟性領域將把它吞并”。[4]257在這種兩難的處境中,分析哲學無法追求絕對的真理。這背離了分析哲學的基礎——康德的認識論,造成了分析哲學內部的矛盾。

      如果說這種矛盾是理論上的缺失的話,那么分析哲學對機械復制藝術作品的無效闡釋則是分析哲學實踐上的不足。比如,安迪·沃霍爾的“布里洛的盒子”、杜尚的“泉”等藝術作品的外觀與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沒有任何區(qū)別,憑借直觀我們無法判斷其為藝術品,憑借概念我們也無法判斷其為藝術品,也無法對這些藝術現(xiàn)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無法對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提供有益的指導。

      分析哲學的困境首先表現(xiàn)為過于注重對哲學問題的分割與窮盡式的分析,致使我們對哲學問題的看法停留于這些零碎的分析上。這種零碎的分析主要源于維特根斯坦與卡爾納普的概念的系統(tǒng)化思想,即“利用量化邏輯,保持模態(tài)的直觀,以及一般地產(chǎn)生一幅清晰的、直觀上令人滿意的、關于這樣一種方式的圖畫,按照這種方式,‘真理’‘意義’等概念都可以彼此協(xié)適”。[4]9這種思想源于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思想。這意味著哲學問題可以像事物的原子那樣被分析,直到不能被分析為止。這種對哲學問題的零碎分析造成了分析哲學的“碎片化”,既沒有使我們看到哲學問題的實質,也沒有使我們看到哲學問題的全貌,實際上無助于我們對哲學問題的思考與解決。比如,美學中的“崇高”問題,研究者對“崇高”概念作出了無數(shù)的分析,卻仍然沒有使人明白“崇高”問題是如何產(chǎn)生的,崇高的特征是如何歸納出來的,這些特征為什么會被研究者接受,崇高為什么會產(chǎn)生那么大的影響。其主要原因是研究者沒有看到“崇高”問題的全貌,即“崇高”并不僅僅是一個美學問題,也是一個文化問題、社會政治問題,等等。崇高也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而是一個與“美”“痛苦”“恐懼”等有密切聯(lián)系的問題。這種聯(lián)系并不是我們僅僅分析“崇高”概念就能把握的。

      這直接引起了分析哲學的另一個困境——分析哲學的術語與內容的分離。比如,戴維森、布蘭頓等在討論問題時雖然使用分析哲學的術語與分析哲學的表達方式,但是他們討論的內容與分析哲學沒有什么關系,不考慮語言的意義這種東西。[5]

      分析哲學的術語與內容的分離傾向又引發(fā)了分析哲學的第三個困境——非認識論傾向與分析哲學的認識論基礎之間的矛盾。分析哲學的非認識論傾向主要指分析哲學不再致力于解決哲學問題,而致力于改造哲學問題。所謂改造哲學問題,指重新描述已有的哲學問題。這種重新描述不是唯一的,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并不能為康德的知識論形式提供邏輯證明,實際上背離了分析哲學的基礎,這種背離使分析哲學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如果分析哲學堅持康德的認識論,則現(xiàn)在的分析哲學思想已經(jīng)不屬于分析哲學。如果分析哲學背離了康德認識論基礎,那么分析哲學相當于否定了之前的分析哲學,否定了自身的合法性根基。

      這種困境的根源是,分析哲學忽略了現(xiàn)實生活的實用性。更為重要的是,從分析哲學到實用主義也是當代西方美學的一個發(fā)展方向。[6]因此,羅蒂回歸實用主義思想來解決分析哲學的困境。

      這里所說的實用主義,主要指羅蒂對古典實用主義的描述。古典實用主義的核心概念是經(jīng)驗?!敖?jīng)驗”產(chǎn)生于人們的實踐,實踐來源于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這與重視理論思辨的西方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哲學尤其是康德的認識論哲學截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認識論哲學忽略現(xiàn)實生活實用性的缺陷,即“以為視覺、符合、制圖、描繪和表象這樣一些只適用于一些細小、日常斷定的隱喻,也適用于有重大正義的斷定”。[7]233

      這使羅蒂認識到,時代并不是由完全確定的因素構成的,也是由許多不確定性的因素構成的。這種不確定性思想成為羅蒂偶然性思想的來源之一,反過來使羅蒂總結出了實用主義的反本質主義、反區(qū)分主義、對話主義的特點。[8]但是,羅蒂所概括的實用主義的上述特點并未包括實效性,實際上誤讀了實用主義。這種誤讀暗示了羅蒂關于實用主義描述之局限,即羅蒂對實用主義特點的描述局限于對認識論哲學的批判,局限于哲學概念之分析,局限于理論闡釋。這三點局限使羅蒂摒棄了古典實用主義思想之最重要的部分——經(jīng)驗論與實踐論,而吸收、發(fā)揚了古典實用主義中的整體論、歷史論與生活論。顯然,羅蒂只認可古典實用主義者所持的整體論、歷史主義與社會學說,[7]譯者序且在批判完鏡式哲學之后緊緊抓住了生活。[9]但是羅蒂絕不是泛泛地關注生活中的所有現(xiàn)象,而是將目光聚焦于生活中的不為人注意的倫理現(xiàn)象——殘酷。無論是羅蒂對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中亨伯特與洛麗塔之間的不倫之戀的描述,還是對奧威爾的小說《一九八四》中溫斯頓對奧瑞恩與茱莉亞的愛情的破壞以及對二人的殘忍的折磨的描述,都透露出羅蒂對生活中的潛在的殘酷現(xiàn)象的高度關注。這種關注主要是以語匯描述為主的關注。在羅蒂看來,以自己的語匯描述生活中的潛在的殘酷現(xiàn)象既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不斷重復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異于前人的語匯,以這種語匯重新描述前人描述過的現(xiàn)象抑或文本。無疑,這種描述必然是全新的描述。從特定意義上講,羅蒂通過將關注的焦點集中于生活中的倫理現(xiàn)象——殘酷,成功地彌補了分析哲學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缺陷,通過語匯的平等的、持續(xù)的創(chuàng)造,建構了一種全新的美學話語形態(tài)——倫理美學話語形態(tài)。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切主要得益于實用主義,正是實用主義為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奠定了倫理的維度,才促進了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初步形成。

      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最終形成離不開當代他所處時代的最具有影響力的美學思想的熏陶與啟發(fā)。比如,美國美學家杜威實用主義美學思想中的整體論、海德格爾存在主義美學思想中的歷史主義和“回歸倫理生活的趨向”[2]325等,以及維特根斯坦語言美學中的審美倫理一體論的思想,等等。在對這些思想充分的思考與廣泛的檢驗、謹慎的吸收之后,羅蒂進一步深化了審美倫理的話語形態(tài),形成了新實用主義思想。

      四、新實用主義: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融合開放的方法論之奠基

      羅蒂的新實用主義思想為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之最終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方法論支持。這種方法論隱含于羅蒂的新實用主義思想的生成過程之中。這個過程主要指古典實用主義、走出分析哲學、歐陸哲學之間的相互溝通與相互補充。

      古典實用主義與分析哲學的溝通與融合源于古典實用主義的衰落。古典實用主義在杜威之后衰落。原因之一是“杜威的實用主義排斥后印象派之后的藝術,尤其是先鋒派藝術”。原因之二是“杜威的左傾政治傾向與20世紀50年代東西方冷戰(zhàn)的背景下美國的麥卡錫主義格格不入”。原因之三是“杜威的實用主義表述模糊”。[10]原因之四是“美國哲學的專業(yè)化趨勢”。原因之五是“二戰(zhàn)時期,逃避納粹德國迫害的歐洲分析哲學家大批移民美國,帶去了邏輯實證主義的哲學學說”。原因之六是“羅素與懷特海等的符號邏輯學說轉移了人們對實用主義學說的注意力”。[7]譯者序

      古典實用主義衰落的主要表現(xiàn)是無法清晰地闡釋20世紀70年代末興起的以先鋒派藝術為代表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缺乏邏輯嚴密性和系統(tǒng)性。而分析哲學以語言的細致地分析為中心,具有極強的嚴密性和系統(tǒng)性。這種特性恰好可以彌補古典實用主義之不足。

      如果說分析哲學的嚴密性和系統(tǒng)性對于缺乏嚴密性和系統(tǒng)性的古典實用主義而言是一大優(yōu)勢的話,那么這種優(yōu)勢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后興起的以先鋒派藝術為代表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藝術作品面前顯得捉襟見肘,因為分析哲學中的邏輯實證精神追求的是詞語與概念的精確與清晰,基本不關心人們的物質生活現(xiàn)象。嚴密的邏輯推理依賴于概念。這些確定性的概念與紛繁復雜、充滿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物質生活現(xiàn)象之間形成了一種闡釋錯位,致使其無法有效地闡釋層出不窮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而古典實用主義的現(xiàn)實性、模糊性、整體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分析哲學的上述不足。

      此外,海德格爾哲學的歷史主義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分析哲學的上述不足。海德格爾哲學作為歐陸哲學的典型形態(tài)融入到了羅蒂的哲學之中。在實用主義的背景下,羅蒂通過吸收海德格爾哲學改造了分析哲學,使分析哲學的關注重點由單純的語言分析轉向了語言的意義研究,使分析哲學度過了困境。而羅蒂對分析哲學的吸收與改造反過來也彌補了古典實用主義之不足,使古典實用主義擺脫了困境。實用主義、分析哲學、歐陸哲學最終融匯成了一種全新的哲學形態(tài)——新實用主義哲學形態(tài)。

      新實用主義思想之“新”主要在于羅蒂的實用主義思想吸收了分析哲學思想。實用主義思想并不是完全的實用主義,完全的實用主義會使哲學失去幻想,使現(xiàn)代主義者失去反諷的能力,[8]136而是羅蒂對語言在哲學中的作用的看法。語言在哲學中的作用主要指人們可以通過語言重新描述事物,這種描述決定人們對事物的看法的性質。這種觀點使羅蒂拋棄了傳統(tǒng)哲學中的“語言目的論”與“語言媒介論”。[11]比如,羅蒂的“真理觀”雖是對真理的語言描述,但是羅蒂卻沒有將真理視為惟一的、絕對的客觀事實,而是將其視為多樣的、相對的主觀描述,沒有將真理視為等待人們發(fā)現(xiàn)的東西,而是將其視為人們創(chuàng)造的東西,沒有將真理視為必然的東西,而是將其視為偶然的東西。這種偶然性思想普遍地存在于社會生活之中。而偶然性與社會歷史性又是歷史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歷史主義并不是羅蒂的原創(chuàng),而是來自于海德格爾的歷史主義思想。以上幾點構成了羅蒂新實用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也顯示出羅蒂新實用主義的如下特點。

      其一,語言實用性。新實用主義與古典實用主義的最大差別是語言,[7]譯者序注釋新實用主義的特征是重視語言。語言實用性是羅蒂的新實用主義思想的最重要的特點。語言實用性無論是羅蒂對鏡式哲學的挑戰(zhàn),還是羅蒂對無鏡哲學思想的闡釋,都以詞語為中心,不再將語言視為達到客觀真理抑或本質的媒介,而是將其視為描述紛繁復雜的哲學現(xiàn)象的載體。比如,羅蒂的真理觀、道德觀、自由觀等也都貫穿著語言描述的思想。比如,羅蒂的“文學文化”思想更是語言描述在文學闡釋中的運用。羅蒂并不是簡單地否定西方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哲學,而是通過分析知識論,以語言描述來代替知識論,從而在已有的形而上學哲學形態(tài)(鏡式哲學形態(tài))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新的哲學形態(tài)(無鏡哲學形態(tài))。無鏡哲學形態(tài)所表現(xiàn)出的整體觀與歷史主義傾向顯示出羅蒂的實用主義與古典實用主義、歐陸哲學之間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的最初的紐帶仍然是語言,而語言又是分析哲學的核心。因此,羅蒂的新實用主義是分析哲學、實用主義與歐陸哲學之間的融通。

      其二,融通性。融通性之形成有內因與外因兩個層面的原因。內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美國分析哲學面對人的倫理生活問題,暴露出語言分析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美國古典實用主義自身的困境,即對新的藝術形態(tài)的闡釋的有效性問題以及古典實用主義自身表述的模糊性所產(chǎn)生的理論合法性問題。這些問題之產(chǎn)生與美國國家實力的上升、全球化趨勢密不可分。所謂的美國國家實力的上升主要指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政治、軍事、經(jīng)濟等方面的實力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在與蘇聯(lián)的爭霸中也逐漸占據(jù)上風,美國人的自信心逐漸上升。[12]這種自信心在美國哲學中的典型表現(xiàn)是,美國哲學家注重發(fā)揚自身的實用主義傳統(tǒng),同時保持一種兼容并包的學術姿態(tài)。

      這種學術姿態(tài)呈現(xiàn)了一種融合開放的學術方法論。這種方法論對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形成具有奠基意義。這種奠基意義使羅蒂的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極具開放性和包容性。在這種方法論指引下,羅蒂以倫理現(xiàn)象為圓心,以語匯為半徑,畫出了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圓形軌跡,最終完成了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的建構。

      總之,無鏡哲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新實用主義是羅蒂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之奠基。這對于促進羅蒂審美倫理話語研究走向深入、推動羅蒂審美倫理思想研究、豐富當代美學話語形態(tài)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1] 郝二濤.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理查德·羅蒂哲學思想研究回顧與反思[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121-131.

      [2] RORTY R. The Linguistic Turn:Essays in Philosophical Metho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3] 郝二濤.生活形式與理查德·羅蒂的“感性生活”思想的倫理化轉向[J].美育學刊,2016(4):79-83.

      [4] RORTY R.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5] 衣俊卿,丁立群.走近羅蒂——與羅蒂先生關于分析哲學、后現(xiàn)代主義和文化哲學的對話[J].求是學刊,2004(5):5-9.

      [6] 彭鋒.從分析哲學到實用主義——當代西方美學的一個發(fā)展方向[J].國外社會科學,2001(4):34-40.

      [7] 羅蒂.后哲學文化[M].黃勇,編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8] RORTY R. 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Essays:1972—1980[M].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62-65.

      [9] TARTAGLIA J. Rort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M]. Routledge: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7:9.

      [10] 舒斯特曼.實用主義美學[M].彭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10.

      [11] RORTY R. Contingency,Irony,and Solidarity[M].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16.

      [12] 何順果.美國歷史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67.

      (責任編輯:紫 嫣)

      更正說明

      《美育學刊》2017年第1期張銳《熱戀自然——威廉·莫里斯的生態(tài)美育學啟示》為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熱戀自然——威廉·莫里斯的生態(tài)美育思想研究》(Y201635594)的研究成果。本刊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和讀者致歉。

      《美育學刊》編輯部

      Non-mirror Philosophy·Analytic Philosophy·Pragmatism·Neo-pragmatism:the Founda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Rorty′s Aesthe/hical Thought

      HAO Er-tao

      (Institute of Literary Research, Fuji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Fuzhou 350001, China)

      Discourse research is a popular topic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but is ignored by researchers of Richard Rorty′s aesthetic thought. Rorty′s aesthetic discourse is aesthe/hical in nature and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thought of contingency, language, ethics and open fusion. It is founded on the non-mirror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alytic philosophical thought, pragmatism and neo-pragmatism. This finding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deepening and advancing the research of Rorty′s aesthe/hical discourse and enrich the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discourses.

      Non-mirror philosophy; analytic philosophy; pragmatism; neo-pragmatism; aesthe/hical discourse

      2016-12-06

      福建社會科學院2016年度新進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理查德·羅蒂審美倫理思想來源研究》、福建社會科學院2016年度科研基金項目《理查德·羅蒂審美倫理話語形態(tài)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郝二濤(1988—),男,河南周口人,文學博士,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審美倫理思想研究。

      B83-0

      A

      2095-0012(2017)02-0102-07

      猜你喜歡
      羅蒂實用主義倫理
      實用主義電動車 體驗一汽豐田BZ4X&BZ3
      車主之友(2022年6期)2023-01-30 07:58:42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現(xiàn)實與虛擬
      近十年國外理查德·羅蒂美學思想研究述評*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北歐經(jīng)典”
      ——充滿藝術的實用主義者Eva Solo
      經(jīng)典實用主義的要義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2:17
      醫(y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婚姻家庭法的倫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謙虛的人格、激進的思想
      求是學刊(2007年4期)2007-05-21 06:52:58
      中江县| 香河县| 康定县| 大同县| 沙雅县| 略阳县| 都匀市| 湛江市| 昌吉市| 陕西省| 新巴尔虎右旗| 德安县| 安化县| 吉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韩城市| 饶河县| 高淳县| 广西| 连山| 屯门区| 娄底市| 类乌齐县| 潼南县| 天门市| 福鼎市| 嘉禾县| 大安市| 志丹县| 鄂伦春自治旗| 遵化市| 林口县| 南投市| 历史| 资源县| 平凉市| 三都| 德格县| 白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