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衛(wèi)生統(tǒng)計報告顯示,德國人均壽命81歲,為世界十大“長壽國”之一。這與他們的生活習慣以及養(yǎng)生理念是分不開的,德國人將認真嚴謹也用在了管理自己的健康上。
每周日是散步日。散步的好處非常多,為鼓勵人們堅持散步,德國政府特把周日定為“散步日”。據(jù)粗略統(tǒng)計,超過4000萬德國人經常會在周日散步。每周散步,還可減少患心臟病、乳腺癌和糖尿病的風險,緩解工作的緊張和精神的疲乏。
在“散步日”散步與平日有所不同。這一天,德國人往往全家出動,邊散步邊交流一周來發(fā)生的事情;人們通常會穿運動類的服裝,讓人有些儀式感;周日人們多會去公園散步,線路會更長。德國各地森林公園都開辟了散步路線,幾公里、幾百公里的都有。
每周五是吃魚日。對德國人來說,周五也是個特別的日子——“吃魚日”。當日,無論是學校、公司的食堂,還是大街小巷的餐館,抑或百姓家里,主菜都是魚。魚的品種也不少,有三文魚、鱈魚、劍魚等。近年來,德國人的腰越來越粗,為讓民眾吃得更健康,德國政府設立了“吃魚日”,并計劃把它寫入政府報告中,要求民眾每周吃1到2次魚。
開設老人夏令營。德國老年人參加夏令營的不在少數(shù),這些夏令營多由政府部門的老年機構或民間組織舉辦。入營者都是退休老人,有的是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地點多在當?shù)乩夏曛行?、社區(qū)學院,或外地的度假區(qū)。
夏令營的活動豐富多彩,舉辦各種培訓,讓老人學本領,比如學習用電腦、手機、游泳、騎馬、彈琴等等。除了學習技能,夏令營里最讓老人感興趣的是交流“長壽經”,雖然很多經驗不夠專業(yè),但相互交流也可以給老人很多啟迪。夏令營也會聘請專家給老年學員點評和指導。
晚上7點是“休息點”。德國人非常重視休閑生活,一到休息日,人們會盡情享受休閑生活,絕不加班。這也得到了政府的認可。德國《勞動法》給員工“休息權”,企業(yè)不能強制員工在8小時外加班,員工每年有25天的帶薪休假,政府監(jiān)督部門會定期巡查企業(yè)的執(zhí)行情況。
德國人在晚上7點后也不會打電話給別人。晚上7點在德國是一個“休息點”。這時,14歲以下的孩子必須上床睡覺,最晚不得超過8點。大人們則看看電視,看看書,喝杯茶,放松一下,然后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