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娟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育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熱點。情境教育作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在教師的精心設計與引導下,讓學生置身于生動的場景中,催發(fā)個性化的感悟與言語的表達。在此,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小學語文情境教育實踐作如下探究。
付出真誠關愛,引發(fā)自主感悟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及語文綜合能力,包括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心智發(fā)展、情感的升華等等。要構(gòu)建理想的教學情境,教師首先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能夠走進學生心里,感受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內(nèi)心的自主感悟,激發(fā)言語表達的主動性。比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一課時,筆者首先提問學生:“盜”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說:“盜”就是偷的意思。筆者接著再問:那么,你們對偷東西的人有什么看法?學生們回答說,“偷東西的人是可恥的!是不可原諒的!”筆者接著啟發(fā):“盜”在字典里被解釋為偷的意思,在這篇課文里,作者將普羅米修斯置于千夫所指,眾人痛恨,不可原諒的小人的境地,同學們,你們同意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同意!筆者接著講到,“是啊,老師也很支持你們的觀點,可是有些人就不大滿意大家這樣的觀點,這樣吧,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地閱讀一遍課文,從課文的語言中,找到自己的理由的根據(jù),然后說出來,讓不同意的人心服口服,好嗎?”這樣的情境下,學生的閱讀欲望被激發(fā),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在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去自主感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融入生活實際,深化學生體驗
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總結(jié)可以看出,小學生尤其喜歡與他們生活相關的文章。因此,教師可以把學生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所見所聞所感等作為學習的資源。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教師要善于設計恰當?shù)慕虒W情境,使學生的生活與課文交融,打開學生寶庫,深化對生活的體驗,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入的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經(jīng)典之作,字里行間都都充溢著作者美好的情愫,讀來回味無窮。教師要引領學生解讀樸實的文字中所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僅僅依靠對課文逐字逐句的分析,很難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得不到保證。因此,我們要尊重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跳出課堂束縛,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接軌,找到情境教育的源頭活水。比如,在教學《螞蟻和蟈蟈》一課時,為了加強課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深化學生的體驗,筆者給學生設計了續(xù)寫故事的作業(yè),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展開想象,編寫了各種情節(jié)的故事,突出表現(xiàn)了“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的主題。
書面口頭并重,注重表達效果
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表達的機會。構(gòu)建理想的情境,應該與學生的有效表達聯(lián)系起來。學習語文,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同樣重視。對于書面表達,教師經(jīng)常會錯誤地認為是學生的習作,實質(zhì)上這也是學生平時口頭表達的另一種練習方式。比如,《黃山奇松》一文,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黃山松的贊嘆和喜愛,文章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黃山松的“奇”和“美”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訓練的美文。在教學時,筆者利用視頻給學生播放了黃山風景,讓學生通過欣賞山頂上、陡崖邊那些瀟灑、挺秀的奇松,來理解黃山奇松之“奇”的描寫,如“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的歡迎賓客的到來?!币龑W生去思考:迎客松為什么被稱好客的主人?啟發(fā)學生抓重點詞語談理由。接下來,再讓學生說出陪客松、送客松的“奇”,學生通過自己的感悟,進一步理解了黃山奇松之“奇”。
創(chuàng)設質(zhì)疑情境,引導學生提問
小學語文教學中理想的教學情境,要做到激活學生的思維,而創(chuàng)設質(zhì)疑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張開思維的翅膀去想象、猜測、形成疑問,讓學生邊學習邊思考,從而加深感悟,促進言語的表達。比如,在教學《沙漠綠洲》時,筆者首先給學生出示了一張貧瘠的沙漠照片,并提問學生,“同學們,老師要帶你們?nèi)フ掌械牡胤铰糜?,想去嗎?”有的學生聽了搖頭說,“不去,那地方一點都不美!”筆者接著說,“同學們知道圖片中的地方是哪里嗎?對,是阿聯(lián)酋綠洲,這里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下面我們學習《沙漠綠洲》,面對這個題目,學生又提出了不少問題:沙漠中怎么會有綠洲?綠洲是什么樣的?沙漠中的綠洲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學生帶著尋找答案的興趣閱讀這篇課文,一定會給課文中所描述的阿聯(lián)酋的綠洲所吸引。通過質(zhì)疑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他們在問題的引領下,主動思考,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阿聯(lián)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的壯舉。對作者文中所表達的敬佩和贊美,產(chǎn)生共鳴,由此提升了學習質(zhì)量。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從情境教學到情境教育,使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巨大變化,也使得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邊實踐邊反思總結(jié),并選擇有效策略開展教學。今后,我們在教學中還要努力構(gòu)建理想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感悟與言語表達,讓小學語文情境教育借課改的東風,催一樹花開。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