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做經(jīng)營要出巧
李飛
小美的美容店面臨關門困境。一位朋友給她出了個“吃虧促銷”的主意,讓她在店門口貼出了一張大大的海報:從即日起,凡是在本店洗頭者,一律贈送價值30元的高級護發(fā)素一瓶,洗發(fā)服務價格不變。
這分明做的是虧本生意,誰都知道洗一次頭的服務費只不過10塊錢而已。于是一時間,小美的美容店顧客盈門。小美將護發(fā)素送給顧客之后,要求他們仍寄放在店內,由美容店負責為顧客貼上姓名標簽進行保管,客戶得到的只是護發(fā)素的長期“使用權”。
點評:護發(fā)素放在店里不帶走,一瓶可以洗頭和護發(fā)30余次,每次平均分攤成本僅1元,正是這種特殊的讓利方式吸引了大批的回頭客。她的營業(yè)額比過去翻了好幾番,而護發(fā)素的成本已經(jīng)微不足道了。
劉麗家的米粉店生意雖好,但是經(jīng)營利潤卻很低,原因是顧客吃素粉的多,要菜粉的少,素粉利潤低而菜粉利潤高,小店的利潤自然上不去。小吃店的常客蒙某是位文化商人,他建議劉麗多做幾種“澆頭”,比如:要有牛肉的、豬肉的、叉燒的、豬腳的……不要問顧客要什么粉,而改問要什么菜。劉麗按他的建議去做了,結果大多數(shù)顧客在她“要什么菜”的征詢聲中選擇了自己所需的菜粉。這樣一來,小吃店的產銷量同以前一樣,但利潤卻提高了許多。
點評:做生意時講話多了一點技巧,也就多了一樣營銷的利器,劉麗的問話把顧客推入了要菜粉的已定前提下,獲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