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應責無旁貸地善用教材資源,從細處著眼,把握育人時機,巧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能以一種自信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享受學習的快樂,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采得百花細釀蜜——文本解讀
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與三生教育理念契合的文本,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及關注環(huán)境問題;表現(xiàn)現(xiàn)代兒童自強自立、誠實守信、關愛他人、團結合作等優(yōu)良品質(zhì),這就要求教師應及時采擷一些繽紛的生命小花,積極發(fā)掘文本的內(nèi)涵,適時、適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三生教育。
(一)花紅柳綠各繽紛——滲透生命教育
語文學科教學中可從生命的起源教育、熱愛生命、保護生命的教育、提升生命價值的教育等方面開展生命教育,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如《盤古開天地》引導學生感悟盤古為開天地而身化萬物的獻身精神。學生從《丑小鴨》中感悟美的蛻變和對自我的肯定?!逗蜁r間賽跑》激發(fā)學生對時間可貴的深刻認識,培養(yǎng)勤奮惜時的良好品質(zhì),為今后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萬紫千紅總是春——滲透生存教育
在低年級教材中有不少體現(xiàn)“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主題的文本,如反映對大自然的認識和研究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有反映對自然的贊美、歌頌的《找春天》,有歌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爺爺和小樹》,有反映對環(huán)境的破壞,從而呼喚環(huán)保行動的《清澈的湖水》。教師可布置學生搜集、展示相關資料,既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查找資料的能力,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了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仿寫、續(xù)編、改編,如想象黃山奇石的形態(tài),仿寫“找秋天”等,學生可以進一步地認識自然、感受自然,逐步形成保護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此外,低年級教材中還有涉及“學會生活自理、提高生存能力”方面的課文,如《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兩只小獅子》等,引導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學會自尊、自信、自愛的《我選我》《丑小鴨》等。教師可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共鳴,引導學生講述自身經(jīng)歷或創(chuàng)編故事,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姹紫嫣紅相斗艷——滲透生活教育
《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描述了家庭成員間友愛和睦的溫馨情景;《快樂的節(jié)日》體現(xiàn)了少年兒童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我為你驕傲》歌頌了人性真善美的可貴;《藍色的樹葉》《紙船和風箏》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與人相處、珍惜友情;《窗前的氣球》《假如》教育學生應做到心中有大愛、心中有他人。教師通過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向學生宣講、弘揚真善美,用語文特有的魅力和教師的人格去感染學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春雨潤花滿園香——閱讀教學
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本,還要巧點妙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文本深處。學生通過解讀文本感悟生命的意義,領悟作品中的人性情感和人間真情的可貴,認識到自己對于親人、朋友的重要性,從而善待、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將來為社會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智慧,通過點面結合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學會欣賞和熱愛自己的生命,從而學會對他人生命的尊重、關愛和欣賞。學習《稱贊》時,鼓勵學生用頒發(fā)小獎狀、畫感人故事等形式稱贊身邊的同學,實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向生活的延伸和拓展。學習《丑小鴨》重點在于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的成長猶如蠶蛹蛻變?yōu)榈?,?jīng)受了痛苦的磨煉必定能見到彩虹,教給學生一種勇敢、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語文課堂不僅要發(fā)揮傳授語文知識的工具性作用,而且要體現(xiàn)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價值。學生在感受文本的生態(tài)美,探尋文本人性美的同時,還應學習生存必備知識,深刻認識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和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丁凹t領巾”真好》中的少先隊員是愛鳥、護鳥的使者,《父親和鳥》中的父親更是一位知鳥、愛鳥的鳥類專家,教師可結合這兩篇課文的內(nèi)容,在課前布置學生查找有關鳥類保護的相關知識。學習《清澈的湖水》《美麗的小路》等課文時,教師可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激起“環(huán)境保護”的智慧火花。教師也可提供與教科書中相似的文章供學生課前閱讀,以此促使討論過程更生動,討論結果更深刻。
語文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它以生活教育為主,因此,我們可以從許多課文中獲得不同的生活體驗。例如,《藍色的樹葉》《紙船和風箏》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相處,教學時可以再創(chuàng)設類似“同學間因小事發(fā)生爭吵、別人弄壞弄丟了自己東西”的情景,通過學生的表演、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從而獲得真摯的友情。
三、春濃花嬌香飄遠——口語交際
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進行深入思考,進而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生命意識和人格品質(zhì),為日后追求幸福生活打好基礎。如《我們的畫》這個話題是鼓勵學生用畫筆表達對世界的認識,通過交流,表達自己,增進相互了解,共同加深對世界的認識;“有趣的動物、植物”,教師可設計觀察表,引導學生觀察動植物的外形和生活習性,感悟,把個性的觀察體驗填寫在觀察記錄表中,讓孩子有話可寫,從中感受人與動物、植物間和諧、友好的情感?!霸鯓舆^六一兒童節(jié)”中展示少年兒童看望孤寡老人、與殘障兒童玩游戲等圖片,讓學生明白可以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為社會服務中。
四、春風拂面花自舞——綜合性活動
教師從當?shù)貙嶋H入手,利用地方資源,開展以語文學科為主題的各種實踐活動,來拓寬語文知識運用的時空領域,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生活,關注大自然的自覺意識;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開展調(diào)查研究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不畏艱難、敢于創(chuàng)新的個性品質(zhì)。如:《我是什么》中引導學生觀察“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調(diào)查珠海的水污染情況,給全體市民寫一封保護水源的倡議書;學了《雷雨》一課,引導學生留意天氣變化,寫好觀察日記;鼓勵學生用寫、畫、歌、舞、編、講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學習成果;開展“尋春”語文活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記錄春天;在組織學生參觀農(nóng)科所前可重點引導學生思考:你最喜歡的瓜果蔬菜是什么?你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識?
待到春花爛漫時,喜看春風綠新枝。當我們把語文教學和三生教育緊密聯(lián)系,巧妙貫通,相互滲透時,我們會欣喜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從中樹立積極正確的生命觀、和諧向上的生存觀和健康樂觀的生活觀。享受著幸福生活的陽光,沐浴著溫暖春風的洗禮,三生教育在語文教學的沃土上,定能綻放一朵美麗的生命之花!
作者簡介:陳旖旖,女,出生年月:1986年9月,學歷:大學本科,就職學校:珠海市香洲區(qū)實驗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