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花
(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基于微課程開發(fā)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探索
——以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
賈俊花
(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為適應互聯網下的教學模式,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的課程建設必須與時代接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加強課程資源信息化建設。大力開發(fā)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優(yōu)質教學資源庫,推動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拓展學生學習空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已勢在必行。
微課程開發(fā);《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
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在各行各業(yè)得到了充分應用,借助互聯網技術來改造教育、提高教育效能的同時,也為教育教學變革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也應積極面對,教學內容與手段也要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和共享化,以推動職業(yè)院校教師自身專業(yè)發(fā)展和課堂內外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
為適應互聯網下的教學模式,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的課程建設必須與時代接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加強課程資源信息化建設。大力開發(fā)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優(yōu)質教學資源庫,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推動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拓展學生學習空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作為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yè),經過11年的建設,每年招生人數都在250人左右,專業(yè)課程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有院級精品課1門,優(yōu)秀課4門。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2009年的院級精品課,經過8年的建設,已經到了必須突破自身瓶頸,提高課程建設層次,使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階段。為此課程組成員積極努力,于2016年1月《基于互聯網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課題成功申報為學院的“互聯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經過課程組成員一年的辛勤努力,充分依托互聯網,與同行院校交流溝通,與企業(yè)合作,在原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構建了在線教學平臺,建設了系統的線上教學資源庫。在線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主要通過搭建在線教學平臺,錄制微課或慕課視頻,構建教學資源庫三個階段進行。
在線教學資源庫建設必須借助于網上教學平臺,各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有效利用這些平臺進行搭建。利用了超星公司的泛雅教學平臺搭建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網上教學平臺。
在互聯網上搭建課程的在線教學平臺,要本著框架完整,內容清晰,便于學習的原則進行搭建。我們共搭建了課程章節(jié)、教師團隊、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教學條件、慕課視頻、拓展資源、參考教材等9個模塊的資源建設課。其中課程章節(jié)是基礎,教師團隊是展示,教學資源是重點,教學方法是經驗,教學條件是硬件,慕課視頻是核心,拓展資源是補充,參考教材是借鑒。
1.知識結構樹的建立?;凇度肆Y源管理》課程的內容特點,將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職能進行重點分解,搭建課程的微課視頻錄制結構樹,也就是遴選出課程的重點知識點,梳理出自成體系的重點知識環(huán)節(jié)。并為每個知識點擬定活潑新穎的微課標題,做到既吸引學生又能說明內容。微課結構樹的搭建,對于課程整體知識點的前后銜接,內容的邏輯關系以及微課的錄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具有綱舉目張的作用。下圖為部分結構樹。
《人力資源管理》在線課程擬開發(fā)的微課結構樹
針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根據教學內容我們共建立了9個模塊,27個項目,45個知識點的結構樹,也就是將所有的教學內容濃縮在45個知識點中,原則是以提高高職學生的技能為主。基本涵蓋了課程的重點內容,形成慕課資源庫的建設框架。在后面的微課錄制中以此為基礎對各知識點進行錄制。
2.微課的錄制。錄制微課是一項既需要技術含量又需要課程組成員精講的工作,分為錄制和后期制作兩個階段。錄制是課程資源庫建設的核心,也是實現在線教學、翻轉課堂的基礎,因此,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先將每個知識點的PPT做出,統一模板,統一格式,多加自定義動畫效果,這樣在錄制時才有動感。其次確定每個知識點的錄制時間,一般長度控制在5-7分鐘,不能太長,要符合微課的特點,45集微課錄制完總時長約300分鐘左右,形成課程的慕課資源。
由于經費有限,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請專業(yè)公司和自己錄制兩種方式相結合。一方面由專業(yè)公司錄制15集,前期準備、現場錄制、后期制作都由專業(yè)公司完成,事實證明,專業(yè)公司制作的質量與效果確實要好,更能吸引學生。余下的30集由課程組成員自己錄制,采用camtasia studio 8.0漢化版錄屏軟件進行錄制,統一制作了片頭和片尾,保證了微課學習的系統性與美觀性。
3.錄制中注意的問題。錄制微課時注意開頭要吸引學生,最好采用案例或實際工作情景來導入,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未知欲。接下來的知識點內容一定要精講,最好在2—3分鐘之內介紹清楚,目的是讓學生一聽就明白。知識點講完再設計一個問題或案例來啟發(fā)學生思考,目的是讓學生鞏固知識點。最后要布置一個實訓項目,讓學生在下面完成,以便在翻轉課堂時運用。至于在錄制中的技術問題在此不再贅述。
教學資源庫的內涵建設,是在微課的基礎上利用搭建的課程在線平臺進行內涵建設。這是資源庫的重點建設內容。課程資源庫建設主要是課程章節(jié)內容、教學資源、拓展資源、教學條件、教學方法等的建設,即搭建課程建設平臺的內容。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1.課程介紹:對本課程的性質、內容、目的和作用進行了重點介紹,學生一看就明白人力資源管理是做什么的,要學會哪些內容。
2.課程章節(jié):對課程的總體內容在知識結構樹的基礎上進行詳細搭建,搭建了“知識結構樹、知識大講堂、課上實踐、人力實戰(zhàn)、自測小結”的在線開放課程的設計框架。其中知識大講堂是核心,課上實踐是運用,人力實戰(zhàn)是應用,自測小結是評價。
知識結構樹是將本模塊的內容用結構樹的方式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學生一看結構樹就明白這個模塊的內容,要學會的知識點,一目了然。
知識大講堂:包括電子課件和微課視頻。本著既有教學內容的整體連貫性,又能突出重點的原則,對各知識點制作簡單明了的電子課件,將教學內容錄制成微課視頻。這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部分。
課上實踐是將每個知識點的技能,運用在課上,以課上的實踐內容來促使學生提高職業(yè)技能,也就是將知識點學習之后的具體運用,也叫牛刀小試,通過學習學生掌握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
人力實戰(zhàn)主要為學生提供目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中的實際工作內容,讓學生動手操作,為走入職場打下基礎,提高了學生的操作和技能水平。
自測小結是對本知識點掌握的自我評價,分為5道選擇題和一道主觀題。
3.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資源是資源庫建設的重點。包括:課程標準、課程設計、案例庫、試卷庫、習題庫、實踐教學案例等素材資源。共建設案例庫50個,試題庫10套,習題庫1000道,課堂實踐教學案例45個。其中試卷庫能實現在線隨機組卷、在線考試。習題庫實現在線自測評價,案例庫與知識點的對應,實現了在線自學。實踐教學案例就是知識點應用的案例,引導學生根據案例進行分析、思考,基本實現了在線學習翻轉課程必備的資源建設。
4.教學方法:主要向學生介紹本課程采用哪些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對知識的掌握、技能的提高有哪些作用。
5.教學條件:主要是告訴學生本課程的軟件硬件設施有哪些,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幫助課程的學習。
6.拓展資源:主要是企業(yè)實踐案例、學生課上實踐視頻、人力資源師模擬題及真題、人力資源著名網站鏈接等。
7.參考書目:針對課程所列的有關參考書目,方便學生課下自學。
8.教學效果:課程在建設過程中學生老師專家對本課程的評價。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推動了課程的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確實讓學生動起來,教學效果比以往大幅提高。學生自學起來也很方便,如果有疑問通過在線交流基本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較差,課下的在線學習個別學生不能完成,在課上還要拿出時間讓他們學習,影響了教學效果。
2.教師的工作量加大,由于課上以學生為主體,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得提前預測,備課時間加長。同時要在線批閱大量作業(yè),在線與學生交流,工作量加大。
3.學校的硬件建設環(huán)境不配套。由于學生多,機房少,不能保證學生在課下順利上網學習。在手機上學習,由于是視頻,學生不愿使用自己的流量,因此,校園需要Wifi的全方位覆蓋,才能實現在線學習。
總之,“互聯網+”的技術運用與課程建設、教學方式改革的有機結合,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實踐,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也需要進一步深化,要逐步摸索出一條既能適合學生學習,又能提高學生技能,還能促進校企合作的一條新的途徑,這也是今后課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2016-12-05
2016年全國人資源和社會保障職業(yè)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論文“基于微課程開發(fā)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教學資源應建設研究”(RSKT-201612)
賈俊花(1967-),女,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