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 鑫
對于慢阻肺患者來說,冬季是一個危險的季節(jié),在規(guī)范治療的同時,更是離不開食療。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科夏鑫華教授指出,慢阻肺患者在冬季咳、喘、痰加重的同時,還會出現(xiàn)便秘、營養(yǎng)不良等消化道問題,此時通過合適的食療補益身體可有效緩解癥狀,減少復發(fā),減輕患者的痛苦。
夏鑫華介紹,從中醫(yī)角度分析,慢阻肺患者多感到易疲勞、氣短、易出汗、稍稍運動就上氣不接下氣等,是典型的肺腎脾虛體質,在飲食調補上就要從“肺、腎、脾”3個方面出發(fā)。專家指出,肺腎脾的調補并非同時進行,各個臟器的調補時機非常重要。通常遵循“發(fā)時治肺、平時治腎”的原則,即有癥狀時調補肺,沒有癥狀時調補腎。
當患者有咳嗽、咯痰、氣喘癥狀時,多會用平喘止咳的藥物進行食療,如南杏北杏、川貝、陳皮等,有清熱、理氣、化痰、止咳的作用。此外,慢阻肺患者在冬季還可以吃些鱷魚肉,鱷魚補肺的同時也可平喘止咳,用來煲湯對于緩解慢阻肺患者的不適癥狀非常有益。
在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的食療可更側重于補腎。夏鑫華指出,腎主納氣,補腎可調節(jié)呼吸的深度和質量,可緩解氣促癥狀。且慢阻肺患者常會腎虛,即感到腰酸、疲勞、怕冷、四肢冰冷等,所以慢阻肺患者在冬季補腎非常必要。專家建議,慢阻肺患者在平時可多吃些冬蟲夏草、核桃、蛤蚧等益腎納氣的食物。其中核桃還能夠緩解便秘,慢阻肺患者平時可作零食。
此外,根據(jù)中醫(yī)五行理論,補脾對肺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對于有消化功能減退,如伴有消瘦、食欲下降、營養(yǎng)不良、拉肚子或便秘等消化癥狀的慢阻肺患者,保護脾胃對肺有很好促進作用。患者在平時可多用北芪、五指毛桃、黨參、人參等煲湯。
由于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jié),尤其慢阻肺患者在冬季咳、喘、氣促癥狀易加重,所以很多患者會在此時進補。但夏鑫華指出,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時不建議進補,尤其是在接受治療的期間,食療進補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加重病情。
專家提醒,由于慢阻肺患者在冬季急性發(fā)作的幾率較高,所以咳痰、氣喘加重時,所有補益作用的食療應立即停止。在接受治療期間,食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如此才能更好地起到緩解病情、減少復發(fā)的作用。
●杏仁川貝粥●
原料:粳米100克,杏仁10克,川貝6克。
做法:將杏仁去尖皮,焯水燙透備用;川貝去泥沙,洗凈;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杏仁、川貝放入;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熬煮;粥將成時放入冰糖,調好口味,再稍燜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作用:止咳平喘化痰,對緩解慢阻肺有一定的療效。
●核桃杏仁粥●
原料:核桃仁50克,杏仁10克,粟米100克。
做法:核桃仁、杏仁分別用文火炒干,搗碎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粟米、核桃仁、杏仁,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熬成粥,即可食用。
作用:益腎納氣,慢阻肺患者可常吃。
●蟲草鴨湯●
原料:蟲草5克,老鴨半只,姜1塊,大蔥1根,料酒適量。
做法:蟲草用清水洗凈泥沙,備用;老鴨洗凈,切塊,倒入適量黃酒拌勻、去味;放入滾水中,焯水,撈出用涼水沖凈;燉鍋內放入姜、大蔥,燒開,下老鴨和蟲草;再次把水燒開,改小火慢熬,熬至熟透,鴨肉耙軟即可。
功效:益腎納氣。鴨清肺熱,注意鴨要盡可能選擇瘦鴨,不要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