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初開
慈利縣堅持“文化立縣、文化強縣”理念,以文化惠民工程為抓手,創(chuàng)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有力推動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示范點的帶動下,鄉(xiāng)村文化魅力彰顯,慈姑之風向上向善,山區(qū)小康之夢越走越近。
緊扣發(fā)展主題,高起點謀劃示范點建設。文化小康對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至關重要。慈利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建設擺在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高度謀劃鋪排。未雨綢繆抓早。2015年,慈利制定鄉(xiāng)鎮(zhèn)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guī)劃,明確加快引導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列入了全縣“十三五”規(guī)劃。全省啟動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建設以后,慈利對25個鄉(xiāng)鎮(zhèn)的25個示范點分兩批進行鋪排,把示范點建設納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內容、全面深化改革重點項目、績效考核目標和財政重點保障,2016年完成12個示范點建設,到2017年實現(xiàn)25個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全覆蓋,2020年實現(xiàn)427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壓實責任抓細。實行“五個一”工作機制,每個示范點均由1名縣級領導負責,1個后盾單位支持,1名鄉(xiāng)鎮(zhèn)“一把手”負主體責任,每個子項目有1名具體落實人員,每個示范點有1名維護責任人,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職責,抓細抓實,確保示范點經費保障到位、建設順利推進、運行安全有序。建立標準抓嚴。制定示范點建設標準管理制度、獎補制度、考核制度和服務規(guī)范等系列制度,對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進行硬約束,將示范點建成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所。目前12個示范點均達到各項標準和要求。
堅持多點著力,大格局推進示范點建設。堅持多措并舉,多點著力,大格局鋪排示范點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整體布局謀新篇。編制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整體規(guī)劃,細化目錄,分類指導,充分利用土家文化、書院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優(yōu)勢,在示范點建設格局上標準統(tǒng)一、形式多樣;在資金投入使用上統(tǒng)一管理、??顚S?;在文化活動形式上百花爭艷、姹紫嫣紅,真正將示范點的帶動引領作用發(fā)揮出來?!耙秽l(xiāng)一品”出實招。突出“一鄉(xiāng)一品”,走特色發(fā)展之路,將全縣200多處文物保護單位和200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整合到示范點建設中,“龍?zhí)逗影灏妪垷艄?jié)”“巖泊渡二端午龍舟賽”“五雷廟會”等盛名遠揚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傳承中得到保護。文明創(chuàng)建強根基。大力開展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夫妻”評選,全縣涌現(xiàn)出多個國家級、省級先進集體。舉辦“漁浦書院大講堂”“歡樂瀟湘·幸福慈利”系列活動,推進文明新風“十進”農家,組建志愿者服務隊伍深入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送戲、送電影、送演出、送培訓180場次,把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真正打造成群眾文化生活的樂園。
創(chuàng)新四種模式,新模式實施示范點建設。堅持結合慈利實際,創(chuàng)新舉措,先行先試,為下一步全面鋪開建設探索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借力脫貧攻堅,堅持將示范點建設納入脫貧攻堅一盤棋統(tǒng)籌、一張圖建設、一把尺驗收。統(tǒng)籌扶貧項目資金,因地制宜建設各具特色的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將中心作為宣傳扶貧政策的主陣地,推動農民腦袋口袋“雙致富”。結合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把示范點建設融入全域旅游發(fā)展新理念,確保示范點建設與旅游承載、形象宣傳相契合,加快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步伐。結合項目建設總體規(guī)劃實施示范點建設,比如零陽鎮(zhèn)金花村招商引資興辦金花建材有限公司等3家村辦企業(yè),爭取“美麗鄉(xiāng)村”財政支持項目,201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4500元,籌資500萬元建設的“美麗金花”文化家園成為全縣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典范和標桿。在示范點的建設中注重發(fā)揮村民主體作用,同時爭取社會各方支持,形成共建合力,充分利用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綜合設施、閑置校舍進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集成建設,引導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支持鄉(xiāng)村文化設施建設。2015年來,撬動社會資本500多萬元投入示范點建設,形成了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生動建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