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
假笑的人收緊面部肌肉擠出笑容,而真正的微笑則是發(fā)自眼睛的,魚尾紋是硬擠不出來的,所以,別打太多肉毒桿菌,那樣沒有人會再相信你是誠實的。
伯恩和懷特恩在《權謀政治家的智商》一書中說“我們的智力開始于社會操控、欺詐以及狡猾的合作”,這么說無形中傷害著我們人類族群的尊嚴。不過,要說謊言的本質是趨利避害,倒也讓我們“騙”的舒服。
對一個生命來說,活下去就是第一位的“利”,死亡則是第一位的“害”。
祖先“智人”是生態(tài)鏈說謊冠軍
早期原始人一直是一種弱小、邊緣的生物,維生的主要手段是采集野果、挖找昆蟲,偶然看見一只肥美的長頸鹿,也必須學會藏身術,躲在角落里等更強大的食肉動物吃剩后才能露面。獅子吃飽了,等著鬣鼠,因為它們也在不知名的地方等著,直到最后只剩零星肉末,祖先們才敢躡手躡腳去看看剩下什么。沒有一定的偽裝術,分秒之間就會成為獅子、鬣鼠、狼的食物。
相較于低級的欺騙術,語言的出現(xiàn)真正代表著原始人說謊能力的高深。雖然別的物種也有自己的語言,不過“只有智人能夠表達關于從來沒有看過、碰過、耳聞過的事物,相信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
如果你跟猴子說,只要它現(xiàn)在把香蕉給你,它死后就有吃不完的香蕉,猴子還是不會放手的,但我們的祖先不僅能抽象化這些語言,還會相信這些虛構的故事,這就為謊言提供了機會。
上天并不會因為物種的本性誠實就對它加以庇佑,所以物種就會將欺騙當作存活下去的必要手段。在一個說謊者的世界中,越懂得預計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別人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你存活的機會才能越大。
沒點智商,還是不要輕易嘗試謊言
你可以在同一時間欺騙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時間欺騙一個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這句規(guī)勸人們不要撒謊的俗語想必大家都爛熟于心了,不過,從另一個側面也能看出,成功說謊確實不是一件低難度的事情。
科學家早就用腦功能成像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說真話和謊話時人類大腦活動區(qū)域不同。
說真話時會觸動包括額葉、顳葉中的4個腦區(qū),而說謊話時包括額葉、顳葉和邊緣系統(tǒng)的7個腦區(qū),同時人們在說謊時為了不露出馬腳,還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話,隨時對它分析、判斷,看有沒有什么破綻,所以負責理性思考的額葉和語言記憶相關腦區(qū)所在的顳葉在說謊時就要多受累一些。
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物種說謊的頻率直接與其大腦新皮層的大小成正比,越精于說謊的動物腦容量越大。像夜猴和狐猴的新皮層相對較小,它們的行為就比較“光明磊落”;而像大猩猩這種擅長欺騙的動物,它們的新皮層就最大。
很多兒童不說謊是因為他們的前額葉尚未成熟使得說謊能力不足;9歲就能成為掩蓋真相高手的孩子,撒謊伎倆在大人面前很多時候還是無處遁形,失敗的原因主要是更為高級的執(zhí)行控制能力還沒發(fā)育好。
如此看來,善于說謊需要更高的智商的確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可以說“我們的智慧因欺騙而得益”,物種越善于耍弄把戲或發(fā)現(xiàn)別人的把戲,這些物種隨時間推移就越能演化出更好的記憶力、預先思考的能力。
謊言,并不總是邪惡的化身
對說謊的要求這么高,好像真的是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玩轉謊言??墒窃诿绖 秳e對我說謊》里說一個普通人在談話的時候,平均每10分鐘要說3個謊話。生活里,夫妻之間每交流10次就有1次說謊;戀人之間,每交流3次,就有1次說謊。
難道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人人堪比愛因斯坦的社會了嗎?
事實上,中國人平均智商是105左右,在90~110區(qū)間人數(shù)最多,就是說人與人在生活中的較量還輪不到拼智商的時候,人們識別謊言、編制謊言的能力更多的要依靠時間洗禮后的對生活的理解,類似女人的“第六感”。
毒舌王子王爾德就說過“因為真實生活單調乏味得讓人難以忍受,說謊就是我們的逃生途徑”。我們確實厭惡謊言、不喜歡傷害我們的謊言,喜歡說實話的人,不過還是更喜歡會說話的人吧。
有些人說謊是為了得到贊美,有些人說謊是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受到身體或情緒的傷害。有人就統(tǒng)計,只身在外地的人對父母說的最多的謊言估計就是“沒事兒,我很好”,以免去遠在他鄉(xiāng)父母的惦念。也有不少朋友們一面暗地里捏著新長出來的肥肉難過,一面心悅誠服的接受“親愛的,你一點也不胖啊”的安慰。
學點高招好防身
有善意的謊言自然就有惡意的謊言,雖然現(xiàn)代測謊技術非常發(fā)達,比如眼球追蹤儀、紅外線腦部掃描、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但是誰會喜歡時刻帶著360多斤腦電圖儀?生活里測謊者更多的還要依賴人性的工具。
研究表明,受過識謊訓練的人能認識到90%的真相,普通人只有54%的正確率。只要經過一定的訓練,識別謊言并不是那么困難。
一般來說,人們在過度強調否認時,喜歡使用正式語言,陳述時語氣過分平和、緩慢;所說的話也并不會暴露更多的細節(jié),如果對方回家晚了,措辭只是“和朋友吃飯了”,而不是“我和朋友×××去×××吃飯了,下班路還碰到×××”,此時你就要警惕了,當然也不排除“串供”的可能,不過要知道,警察最擔心的還是碰到沉默的嫌犯。
針對嚴格按時間順序陳述事實的對方,有經驗的測謊者會在幾小時詢問中反復旁敲側擊,不停打斷對方談話,讓對方用倒敘、插敘方式再次陳述事實,因為說謊者在倒敘謊話時容易遺漏某個步驟或是說錯一些細節(jié)。
弗洛伊德曾說“話中有話,沒有人能守住秘密,他的嘴閉上了,他的指尖卻在說謊”,這就轉到肢體語言上。
我們很多時候會事先想好說些什么,但很少事先想好做什么動作,比如我們說“是”,但會無意識地做搖頭的動作表示“否”,在陌生的情景,肢體語言更是會不自覺出賣你。
和坐著的騙子交談時,他們會努力顯得沉著冷靜,上半身一般會一動不動,而不是坐立不安;他們的眼睛要么不由自主的避免與對方接觸,或者左右環(huán)顧、或者快速眨眼;要么是注視被說謊對象,力圖營造自己底氣十足的氣場。
如果那個人是右撇子,回答問題時眼睛向左上方看,說明他正在進入大腦回憶中心,所敘述的基本是真實發(fā)生的事情,但如果是向右上方看,進入的則是大腦想象中心,就有編制謊言的可能性。
假笑的人收緊面部肌肉擠出笑容,而真正的微笑則是發(fā)自眼睛的,魚尾紋是硬擠不出來的,所以,別打太多肉毒桿菌,那樣沒有人會再相信你是誠實的。
說了這么多,不過我們還是要記得“你能騙到的永遠都是相信你的人”,一旦人際間的信任崩潰,再次建立就會很難了。因為,即使魔鬼聚在一起時也要依賴真相。
(摘自《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