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剛
(沈陽市第二中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101)
不同炮制和煎煮時間對大黃沉降藥性的影響研究
陳 剛
(沈陽市第二中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101)
目的探究不同的炮制與煎煮時間對于大黃沉降性的影響。方法抽取72只小鼠進行臨床研究,將其分為煎煮大黃組與炮制大黃組,煎煮大黃組則細分為生理鹽水、5 min煎煮、10 min煎煮及30 min煎煮等四組,炮制大黃則細分為生理鹽水、生大黃組、醋大黃及酒大黃等四組。對各組大黃進行煎煮,留取水煎液,對小鼠進行實驗。觀察統(tǒng)計各組小鼠的胃排空及小腸推進率,并進行比對分析。結(jié)果生理鹽水組與5 min煎煮液在小腸推進率及胃殘留間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比較10 min及30 min煎煮液間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醋大黃與酒大黃的的小腸推進率及胃排空率與生大黃相比具有更為顯著的作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大黃的沉降作用可通過延長煎煮時間降低,可通過醋炙或酒制增加其沉浮藥性。因此在臨床應用中,應該結(jié)合患者自身狀況進行合理的煎煮時間和炮制方法調(diào)整,做好更好的辯證施治。
炮制;煎煮時間;大黃;沉降藥性
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提到大黃,大黃是我國使用最多的一味中藥之一,歷史悠久,性味苦寒,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1],還可攻堅散結(jié)、瀉火解毒?,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2],其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成分為蒽醌類衍生物,除了人們所知道的瀉下作用外,還具有抗菌、健胃利膽、抗腫瘤和收斂的作用,因此具有廣泛的用途。炮制還可改變其性味,擴展其應用范圍。并且不同的煎煮時間也會對藥物四氣五味造成影響。本文為探究不同的炮制與煎煮時間對于大黃沉降性的影響,抽取72只小鼠進行臨床研究?,F(xiàn)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72只小鼠進行臨床研究,均為成年健康小鼠,平均體質(zhì)量21 g(20~22 g)。小鼠間無個體差異(P>0.05)。本次研究所用儀器有UV-800紫外分光光度計、移液器、離心機及恒溫水浴鍋,所用藥品有生大黃片、0.5%戊巴比妥鈉、生理鹽水及酚紅。
1.2 研究方法:隨機將小鼠分為兩組,一組為煎煮大黃組,一組為炮制大黃組。再將兩組各自細分為四組分為為:生理鹽水組、5 min煎煮時間組、10 min煎煮時間組、30 min煎煮時間組及生理鹽水組、生大黃組、醋大黃組、酒大黃組。每組小鼠均有專人負責喂養(yǎng),在研究期間每次灌胃一次,觀察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腸推進率[3]。
1.3 藥材煎煮方法:煎煮大黃組的所有小鼠均在實驗前禁食1 d,大黃使用劑量控制為0.1 mL/10g。根據(jù)不同組別由專人對小鼠灌注不同煎煮時間提取液,持續(xù)灌注1周。于最后1次灌注1 h后對小鼠灌注0.2 mL 0.2%酚紅溶液,0.5 h后處死小鼠,取出胃剪開后沖洗為內(nèi)容物,進行處理分析。炮制大黃組操作方法與煎煮大黃組相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對此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若結(jié)果比較時具有明顯差異,且P<0.05,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煎煮大黃組結(jié)果分析:生理鹽水組小鼠的胃殘留率及小腸推進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10 min與30 min水煎液的小腸推進率及胃殘留率無顯著差別(P>0.05)。見表1。
2.2 炮制大黃組結(jié)果分析:生大黃與醋大黃和酒大黃相比,胃排空率和促小腸推進率均較為和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大黃是一種蓼科植物包括唐谷特大黃、藥用大黃或掌葉大黃的根莖,炮制方法自古以來記載很多,也不盡相同,在炮制時間、敷料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記載和使用。大黃,一能瀉下攻積,峻下積滯,推陳致新,蕩滌腸胃,可用于治療腸胃積滯,便秘,尤適用于熱結(jié)便秘;而能清熱解毒,用于治療熱毒瘡腫等癥;三能活血祛瘀,用治血瘀氣滯,積滯不暢,淤血諸癥;四能涼血解毒,祛濕除熱,利膽退黃,用治血熱吐血,目赤腫痛,濕熱淋痛、濕熱黃疸。在歸屬中常將大黃歸于瀉下藥中,是因為其主要有效成分為瀉下作用的成分,大黃中含有大黃素、大黃素甲醚、蘆薈大黃素等蒽醌類成分,而其瀉下作用也主要是由蒽醌類成分發(fā)揮,經(jīng)炮制,蒽醌類成分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對其瀉下作用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酒制、炭制對于性味歸經(jīng)的影響較為明顯,酒制可提升升浮之性,炭制可增強其收斂固澀之性,對于蒽醌類成分的含量具有較大影響。
表1 煎煮時間對于大黃沉降藥性的影響
表2 炮制方法對大黃沉降藥性的影響
在中醫(yī)臨床研究中,煎煮時間及炮制方法均會對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均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4],煎煮時間加長將會降低大黃的瀉下作用,進行適當?shù)呐谥萍庸t可以增加其沉降作用。因此,中藥的升降浮沉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一種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
本次研究顯示,生理鹽水組小鼠的胃殘留率及小腸推進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10min與30min水煎液的小腸推進率及胃殘留率無顯著差別(P>0.05)。生大黃與醋大黃和酒大黃相比,胃排空率和促小腸推進率均較為和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大黃的瀉下作用可通過增加煎煮時間緩和,通過酒制和醋炙提高其沉降作用,因此可知在臨床應用中,可通過調(diào)整煎煮時間和炮制方法來提高藥效,并且在臨床中推廣使用,結(jié)合患者實際情況,做到更好的辯證施治和全面治療,從而更好的治療疾病。臨床使用中生大黃瀉下力強,因此欲攻下時宜生用,入湯劑應后下為宜,或者用開水泡服即可;久煎則會降低瀉下作用;酒大黃瀉下力緩,就有較好的活血作用,適用于瘀血證。大黃炭則較多的應用于出血癥。因此,在臨床使用中應該對癥用藥。
[1] 李承明.不同炮制和煎煮時間對大黃沉降藥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4):240-241.
[2] 李會芳,王伽伯,肖小河,等.基于致瀉效價檢測的大黃不同炮制品的生物品質(zhì)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5):1215-1216.
[3] 劉春芳,鄭燕芳,王慧,等.不同因素對大黃瀉下與止瀉雙向調(diào)節(jié)效應的影響[J].世界中醫(yī)藥,2015,10(6):882-886.
[4] 楊偉鵬,王怡薇,王彥禮,等.不同炮制方法對大黃瀉下、解熱、抗炎作用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3):117-119.
R282.710.5
B
1671-8194(2017)05-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