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如一日 平凡教師的不平凡故事
——記江津區(qū)先鋒小學好教師葉兵
22年,沒有豪言壯語,盡心盡力把愛深植每一位學生心中;
22年,始終飽含熱情,在工作崗位上一次一次再創(chuàng)佳績;
22年,不忘初心,用平凡而崇高的師德著影響身邊每一個人。
他就是,江津區(qū)“十做十不做”好教師——先鋒小學葉兵。
葉兵,1977年出生于江津區(qū)西湖鎮(zhèn),現(xiàn)為先鋒小學的一名青年教師。自1995年師范專業(yè)畢業(yè)后,22年如一日,長期擔任小學班主任,在平凡的崗位上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踐行“讓愛的陽光灑向每一個孩子”的承諾。
2010年,葉兵新任二年級的班主任。班上有一位先天性河豚肢的學生小龍(化名),孩子的父親幾年前因車禍而撒手人寰,平時一切瑣事全靠媽媽或外公外婆來料理,一家人過得清苦。放學時,小龍懂事地跟他再見,看著那晃動著的三個指頭,葉兵心中顫動不已。
他把小龍的座位安排在離老師最近的地方。每次下課,葉兵都會抱著他,親切地問渴不渴,上不上廁所等。其他小朋友看著老師懷中的小龍,有的幫他整理書本,有的和他說著笑著。就這樣,在老師的帶動下,小龍身邊常常圍著一群熱心的小伙伴,噓寒問暖,家長的擔憂消除了,放心了。
一次語文課上,孩子們做著“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只見小龍用三個指頭勁兒地劃著,聲音那樣哄亮。葉兵完全被感動了,快步來到孩子身邊,伸出雙臂緊緊地把孩子摟在懷里說:“小龍,你真是好樣的!”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這聲音如天籟之音震撼著每一個孩子的心靈,也激起了小龍的昂揚斗志。從那以后,孩子學習勁頭更大了。在2011年慶元旦的書法比賽中,只有三個手指的小龍卻拿了一等獎。書法展那天,在場參觀的人無不稱贊這個孩子。
2013年,小龍的媽媽不得不外出打工,成了留守兒童的他情緒低落,默默不語。為了幫助小龍走出困境,葉兵頗費了一番心思。他盡可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和小龍呆在一起,和他一起到留守兒童活動室看圖書,聊感受;時不時將小龍帶到心理咨詢室,讓心理咨詢室的老師開導他;每逢周末,葉兵就利用QQ視頻讓小龍與媽媽“相見”,拉近他與媽媽的距離。葉兵溫暖的呵護讓孩子充滿了自信。葉兵說:“作為一名老師看到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陽光成長,是一件很欣慰的事?!?/p>
先鋒小學是一所科技教育氣氛濃厚的學校,科技模型特色為學校的三大特色之一。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葉兵也是一個科技模型愛好者。
學校每次組織科技活動,參與學生都在400人以上,葉兵與另外一個同事共同承擔科技模型培訓任務(wù)。低年級學生的培訓有時要花上他一周的課余時間;高年級的訓練就更耗費心力了,不僅要從手法、技巧、心理素質(zhì)等多方面對孩子們進行指導,還要對科技模型進行大膽修改,力爭能出好成績。
“教學無小事,育人需精心”這是葉兵常掛在嘴邊的話。在訓練學生鐘坪宏參加“投石機定點彈射”比賽中,葉兵不怕臟、不怕累,趴在地上、蹲在地上,只為鐘坪宏能找到最好的彈射體位。為了達到模型的穩(wěn)定性,葉兵自己先后進行了30余次的組裝,為鐘坪宏比賽保駕護航。功夫不負有心人,鐘坪宏在參加重慶市科技模型比賽中一舉獲得一等獎,在江津區(qū)鎮(zhèn)街學校中殊為不易。
葉兵先后10余次受學校委派帶領(lǐng)學生參加各級科技模型比賽。他寸步不離比賽場地,不斷給隊員指導、加油、鼓勁。他輔導的學生在比賽中獲獎40余人次,自己也獲得過11次榮譽。
工作以來,葉兵總是擠出時間給自己充電,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記下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探析》《新課程理念的探索與實踐》等百種優(yōu)秀教育理論讀物學習筆記,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逐步形成了新穎、獨特的教學風格。
在課改中,葉兵走好“學習、實踐、合作、反思”的專業(yè)成長之路。他不僅注重課堂上的教育,也看中課后的補差工作。歷年來,他帶領(lǐng)的班級成績一直位于年級排名前茅,輔導學生參加征文比賽也多次獲得區(qū)級、市級獎勵。
“每天能站在孩子們中間我很快樂!”這份幸福陪伴著葉兵走過了22年的教師生涯。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默默無聞的奉獻詮釋了黨員教師的愛與責任,他默默耕耘、以校為家,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自已的人生,用愛去呵護每一名學生,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