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陽
“獨攬梅花掃臘雪”。
以此為謎面,打一學(xué)科,您猜得出嗎?
它出自著名散文家、音樂教育家、翻譯家豐子愷。以落雪的天井為靈感,一位老人在梅樹旁掃雪為景致,答案竟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樂!除了音樂,世間恐怕再無如此美妙的謎底了!
如果有機會,在年少時系統(tǒng)、科學(xué)、持久地“親近”這門學(xué)科,它才可能在未來,深入骨髓,融進生命,最終成就你一顰一笑中的“美學(xué)氣質(zhì)”。其中,聲樂藝術(shù)以嗓音為“樂器”,是基礎(chǔ);而合唱,成為孩子們叩開這扇藝術(shù)之門的“密碼”。
你是否感覺到,音樂教室里的空氣比別處更為溫暖?
這是一個讓孩子們暫時忘掉數(shù)語外的地方,打開樂譜,古今中外的人文與歷史,攜著音符流出。“獨攬梅花掃臘雪”,最初,這七個符號或許是讓你頭疼的。從磕磕絆絆,到完成一個樂句;從唱穩(wěn)自己的聲部,到與其他聲部渾然一體;從單純地唱,到浸入情感……
一點點累積,一天天進步。好像爬山,從山腳起步,一步一個臺階,每到一處,收獲不同的景致。而歷經(jīng)疲累、口渴,最終的“一覽眾山小”,是怎樣的一種暢快淋漓?
合唱是一個偌大的舞臺,從容與自信才是完美的表情。
無論是索契世界合唱比賽的劇院,還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的綠茵場,舞臺上全身心地投入,賦予孩子們天然的儀式感。于是,平凡的日子,散發(fā)出光芒。
重儀式,更注重表達學(xué)習(xí)的過程。這里,為你煉就踏實的氣度、抗壓的能力,在一個個年輕的戰(zhàn)場上,唱響自信。
音樂是詩,學(xué)習(xí)一首曲目即是唱詩的過程。
當孩子愛上音樂,“會當凌絕頂”時,會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座座青山緊相連”;看到“滾滾長江東逝水”“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就會脫口而出。
一個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遠。合唱,更能讓孩子們獲得當下稀缺的社團生活。
奧斯卡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校合唱團的秘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合唱團題材,詮釋音樂給孩子帶來的與眾不同。
這種不同是顯性的。在這里,歌聲充分開啟右腦功能,為左腦疲乏的孩子們擠出松馳的空間。堅持練唱的孩子們,往往比同齡人更懂得支配時間,為自己主動贏得人生的規(guī)劃權(quán)。
沉浸在沈陽音樂學(xué)院灑滿陽光的排練廳,我竟生出一個急切的盼望:有那么一天,當孩子們老了,踩著童年的節(jié)拍,從四海八方趕來,唱起他們在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學(xué)會的第一首歌——《嘹亮你人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