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穎
【摘 要】伴隨我國經(jīng)濟進入新常態(tài)發(fā)展,供給側改革成為國家經(jīng)濟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財政作為國家供給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成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鶎迂斦鳛閲邑斦吲c管理的具體落實部門,肩負著重要責任?;诖?,加強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尤為重要。本文在分析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必要性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剖析了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了加強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的主要改進措施。
【關鍵詞】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
在我國經(jīng)濟轉型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新常態(tài)與供給側改革成為國家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詞,財政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抓手,在組織收入、保障支出、增強績效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內部控制也成為促進財政工作不斷完善的主要手段?;鶎迂斦鳛閲邑斦幕A與支撐,是貫徹執(zhí)行國家政策,將其落到實處的關鍵組織??陀^分析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加強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是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有效性與穩(wěn)健性的主要措施,應當在充分認識不足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與提升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
一、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夯實財政管理基礎
內部控制作為加強組織管理的基礎手段與措施,在企業(yè)及部分事業(yè)單位得到了廣泛推廣,并得到了不斷完善。對于基層財政管理而言,加強內部控制,將進一步促進基層財政部門制度體系建設,將制度覆蓋基層財政全部業(yè)務,使得財政業(yè)務能夠有制度可依,避免出現(xiàn)事項漏洞,通過加強制度宣貫,實現(xiàn)人人知道業(yè)務應該如何處理,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夯實基層財政管理基礎。
2.有利于防范財政管理風險
內部控制是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加強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將財政部門涉及預算、資金、核算、采購、資產(chǎn)管理等業(yè)務全部納入內部控制,通過梳理流程,發(fā)現(xiàn)風險,明確關鍵控制點,制定管理措施,使得財政管理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對于財政部門人員的廉政,加以制度保證,不斷促進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防范人員出現(xiàn)資金紅線錯誤,保障了國家財政部門有序運轉,人民群眾享受到應有的財政扶持建設設施福利,促進國家財政效能的發(fā)揮。
3.有利于提升財政管理質量
內部控制通過嚴密的流程與控制措施設計,目的在于不斷提升管理質量與水平。基層財政是落實國家政策的主體,將應收的資金收到,將應付的資金付出,并督促資金有效使用,進行評價,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制定措施,實現(xiàn)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對于基層財政管理質量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實現(xiàn)基層財政管理的持續(xù)穩(wěn)健提升,不斷促進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保證國家政策的有效實施與推進,將國家政策的本源目標落實到位,提升人民對國家的認可度與歸屬感。
二、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控意識與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增強
內部控制建設的基礎是組織保障與制度建設,在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中,由于各區(qū)域發(fā)展的不均衡,各地的管理水平存在一定差異,內控意識與制度建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一是有的基層財政部門內部控制組織不健全,一把手沒有參與到內控建設中來,對內部控制建設不重視,使得內部控制流于形式。二是有的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制度不能覆蓋全部業(yè)務,使得有的業(yè)務沒有制度可依,導致發(fā)生事項時,無人推進,無人管理。三是有的基層財政管理制度缺乏修訂完善機制,與實際情況不符,不適應財政管理的要求。
2.內控流程與風險排查有待進一步完善
流程梳理與風險排查是內部控制建設的關鍵內容,流程梳理的目標在于發(fā)現(xiàn)關鍵控制點,風險排查的目標在于不斷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在各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中,內控流程與風險排查方面仍存在不同層面的短板。一是有的基層財政管理對財政流程梳理不足,沒有對全部業(yè)務流程進行梳理,使得部分流程相對繁瑣,部分流程過于簡單,沒有兼顧質量與效率。二是有的基層財政管理風險排查不足,停留于表面,沒有深入分析現(xiàn)象背后深層次的風險點,使得內部控制的目標性較弱,對風險的防范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
3.考核問責與文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考核問責是內部控制建設有效性的有力手段,文化建設是內部控制建設的高層次階段,考核問責將促進文化建設,促進內部控制提升到更高層次。在基層財政管理內控建設中,或多或少在考核問責與文化建設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有的基層財政將考核問責弱化,往往以客觀理由搪塞考核問責,削弱了內部控制的力度。二是有的基層財政缺乏文化建設提升,滿足于內部控制的基礎階段,沒有將內部控制提升到人人都能接受的文化層次,缺乏內部控制的內化過程,造成有制度就好辦,沒有制度就不知如何是好的窘迫局面。
三、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的主要改進措施
1.進一步加強內控組織領導
一把手負責制是內部控制有效落地的重要基礎。在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中,要建立強有力的組織,以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落實。一是基層財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視,承擔內部控制的總體責任,不斷促進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二是成立專門組織,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完善,建立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會議機制,定期督查內部控制建設進度。三是保證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獨立性,能夠將問題直接匯報至一把手,促進內部控制建設的推進效率。
2.進一步加強內控制度建設
制度是內部控制實施的主要抓手。建立健全制度體系,一是基層財政管理應分別綜合管理類、資金收支類、風險防控類、考核問責類,形成符合基層實際情況的制度清單,同時結合當?shù)匕l(fā)展情況制定制度。二是加強對制度體系的評價與修訂,建立機制,對于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制度,及時進行修訂,保障制度能夠跟上業(yè)務的發(fā)展需要。三是加強制度有效性評價,對制度與業(yè)務的匹配度加強協(xié)同,不滿足于不出錯,而是要在質量與效率中間找到平衡點,不斷完善,不斷促進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
3.進一步加強內控流程完善
內部控制的重點在于對流程的梳理。加強內控流程完善是不斷完善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是全面梳理預算管理、資金撥付、專戶管理、會計核算、政府采購、固定資產(chǎn)管理等業(yè)務流程,形成業(yè)務流程手冊。二是對流程中的關鍵風險點,在評估其重要性的基礎上,建立細致的控制措施,保證措施有效性。三是建立流程完善機制,不斷改進流程體系,使流程更方便快捷,并風險可控,不斷促進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
4.進一步加強內控風險排查
風險排查是促進內部控制不斷提升的關鍵。加強基層財政管理內控風險排查,一是加強調研,對基層財政涉及的基層部門、基層組織逐一深入,了解實際情況,實施專業(yè)判斷,查找風險。二是建立風險排查機制,通過信息采集與風險預警,提前捕捉風險事件,實施預防措施,將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保護干部與群眾利益,不斷促進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推進。
5.進一步加強內控考核問責
內控考核與問責是內部控制建設的階段性節(jié)點。加強基層財政管理內控考核與問責,一是建立考核考評制度,對內部控制實施的合規(guī)性與有效性進行評價,以此為基礎,實施問責措施。二是在考核評價基礎上,對查找到的問題,加強整改措施制定與實施,完善內部控制建設,使其更加有效與完整。三是結合實際情況,對內部控制考核考評制度進行修訂完善,更適應于基層財政的實際情況,使得考核考評發(fā)揮激勵與促進作用。
6.進一步加強內控文化建設
內控文化是內部控制建設的高級階段。加強基層財政管理內控文化建設,一是將內部控制的方法理念提煉成組織的統(tǒng)一行為規(guī)范,基層財政全員對內部控制有統(tǒng)一的認知,將其作為行為的準繩。二是建立廉政文化,將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群眾作為基層財政工作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不謀私利,只為公心,做群眾信得過的組織。三是加強內部控制文化培訓,將內控理念文化內化于心,成為基層財政人員的習慣做法。四是加強宣傳。各級財政應對好的內部控制做法,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將基層財政內部控制的文化建設擴大到各層級組織,促進基層財政管理內部控制的持續(xù)改進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