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言障礙兒童比較句訓練范式的設計與實施

      2017-03-29 00:04:32王艷霞嚴舒劉巧云黃昭鳴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語言障礙形容詞范式

      王艷霞 嚴舒 劉巧云 黃昭鳴

      1 引言

      人類在認知世界與認知自我時都會運用比較的方法,從中分析客觀事物的異同,在比較中學習認知[1]。比較屬于認知領域的一種思維過程與方法,也是人類大腦中的一種語義運算活動。比較作為語言學中重要的語義范疇,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都要進行的認知活動,人們通過對比不同的對象,得出高下異同[2]。比較這一概念反應在漢語語言里,形成了一種較有特色的比較句句式。

      首先進行比較時,需要兒童對比較對象的特征、屬性、功能有所認識,然后從中篩選確定的比較基準點,根據(jù)觀察分辨具體情況,基于一定的比較句語法規(guī)則進行編碼后形成比較句。學前兒童通過比較句的習得可以提高自身的感知分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句使用較多,對日常交流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語言障礙兒童比較句的發(fā)展普遍存在缺陷,其康復訓練方法較少。如何設計與實施針對語言障礙兒童的比較句康復訓練是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圍繞比較句的定義、類型、特征和內(nèi)容及臨床實踐,嘗試構(gòu)建比較句的康復訓練參考范式,以期為一線語言康復工作者提供參考。

      2 比較句的定義及類型

      2.1 比較句的定義

      比較句是指句子中含有比較詞語或比較格式的句子,在結(jié)構(gòu)上由比較主體、比較客體、比較點、比較值等成分構(gòu)成,如“蘋果比草莓大”、“小明跑得快”、“他考試分數(shù)和我一樣多”等。在語義上,比較句描述了兩個或多個事物在某個屬性(維度)上(相同或不同)的位置關(guān)系。概括而言,比較句是指就事物間的程度、數(shù)量和性狀等方面的異同或高下做出客觀的描述,屬于一種敘實句[3]。

      2.2 比較句的類型

      在漢語語言體系中,比較句的形式多樣,語義豐富,語用功能也較復雜,但是各種不同的比較句都有鮮明的句法特征和語義特征。根據(jù)馬建忠等[4]的研究成果,筆者將比較句分為差異性比較、同一性比較、極差性比較3個類型。差異性比較是指對兩個不同事物的某一屬性進行比較,常見屬性有大小、高矮、長短、數(shù)量、輕重、顏色、年齡等方面,常用句型為:“籃球比乒乓球大”;同一性比較是指對兩個不同物體的部分相同屬性進行比較,常用句型為“西瓜和籃球一樣圓”,如一個紅色圓形,一個藍色圓形,大小一樣,則可以描述為“紅色圓形和藍色圓形一樣大”;極差性比較是指對3個事物同一屬性的比較,最常見的句型是“最+形容詞”的形式,如西瓜、蘋果、草莓,比較他們的重量,則可以描述為“西瓜最重,草莓最輕?!?/p>

      3 比較句訓練范式設計的目的和依據(jù)

      語言障礙兒童在比較句的理解和表達上遠遠落后于正常兒童。在理解方面最常見的問題是不理解比較的含義、不會比較;在表達方面常出現(xiàn)顛倒比較主客體、遺漏比較詞、句式不完整等。語言障礙兒童比較句訓練范式設計與實施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兒童進行兩個或多個事物相關(guān)屬性的比較,理解比較詞“比”、“一樣/不一樣”、“最”的含義,會用比較句型表達,并最終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研究表明,兒童語言障礙的研究較成人復雜,因為兒童大腦正處于不斷發(fā)育、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語言障礙兒童的發(fā)育過程遵循著正常發(fā)展順序,但表現(xiàn)上低于其年齡的語言特征[5]。因此,在進行語言障礙兒童比較句訓練范式的設計時,需以普通兒童比較句發(fā)展的心理基礎及發(fā)展規(guī)律為依據(jù)。普通兒童由于類型差別意識和性狀差別意識的建立,2歲時已能從同類事物集合中通過比較選擇帶有區(qū)別性特征的事物,并賦予定指性,產(chǎn)生朦朧、低級的關(guān)于事物的差別意識,為比較句的產(chǎn)生奠定心理基礎;2歲半~3歲半是兒童比較句的發(fā)展階段[6,7],能夠解決感知運動水平的傳遞性關(guān)系推理問題,比較句的語義類型逐漸健全,但各種類型(差異性比較、級差性比較、同一性比較)發(fā)展并不均衡,差異性對比比重大。4~5歲是兒童比較句的成熟階段,比字句出現(xiàn)的頻率明顯增加,比例大幅上升,已占比較句總數(shù)的46.5%,4大類發(fā)展基本均衡,同時該階段各句式句子構(gòu)成成分擴展,長度增加,語義豐滿。

      語言障礙兒童比較句的康復訓練,還需要考慮兒童是否具備理解和使用常見形容詞,如大小、高矮、長短、輕重、顏色等;同時兒童還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表達能力,會說簡單句等基礎能力。

      4 比較句訓練范式的內(nèi)容

      本研究設計了語言障礙兒童比較句訓練的參考范式。比較句的理解與表達劃分為5個目標層級,具體為組句、仿說、替換、添加、運用(如圖1所示)。通過“階梯式訓練”幫助語言障礙兒童理解和表達比較句。本參考范式的設計將以差異性比較為例進行詳細說明,同一性比較和極差性比較的教學思路可借鑒。

      圖1 比較句訓練參考范式

      該訓練范式中,5個目標層級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如訓練過程中康復訓練師發(fā)現(xiàn)該學習者難以掌握某一目標層級,可根據(jù)學習者課堂表現(xiàn)考慮退回前一目標層級進行鞏固練習。

      4.1 組句

      組句是兒童能夠獨立比較兩個物體的同一屬性,并在提示下正確理解并表達“XX比XX大/小”。在進行獨立比較時,首先會涉及比較的對象,兒童認知具有形象性、直觀性,康復師需準備豐富的實物、模型或圖片,也可以是動態(tài)視頻等,關(guān)鍵是能直觀反應出所觀察的事物,同時注意利用物品的部分可感知性進行教學,如通過視、聽、觸、味、嗅等多感官通道,以便于兒童進行物品屬性的觀察比較。如康復師出示一個籃球和一個乒乓球,讓兒童用眼睛看、用手摸等方式觀察后,提問“哪個大?哪個?。俊?,由兒童進行回答。待兒童學會之后,再進行“什么比什么???”的教學,方法同上(如兒童識字,可出示句式“XX比XX大/小”)。

      4.2 仿說

      仿說是通過變化比較的主體與客體,讓兒童進行句式的仿說,強化兒童理解比較的含義并練習比較句型的表達。該階段在組句的基礎上,幫助兒童將比較句式進一步鞏固練習。康復師可將上一層級的蘋果、草莓換成其他類型物體,如衣服、鞋子、動物等,給予兒童充分的練習。當康復師在桌子上呈現(xiàn)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果,一個是蘋果、一個是草莓,說出“蘋果比草莓大”后,康復師切換材料,在桌子上呈現(xiàn)2只大小不同的動物模型/圖片,一只是大象,一只是老鼠,兒童能夠正確表達出“大象比老鼠大”。

      4.3 替換

      替換是通過比較點的替換使兒童能夠進行比較的泛化,進一步提高兒童比較句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該階段康復師出示不同于以上兩個階段比較點的物品,如長短不一的鉛筆和彩筆,讓兒童比較后表達“鉛筆比彩筆長”。當兒童完全掌握之后,再次進行比較點的替換,如輕重不同的西瓜和蘋果,讓兒童比較后表達“西瓜比蘋果重”。以此提高兒童的泛化能力。普通兒童習得形容詞的順序為[8]:外部特征(如大、小)>性質(zhì)評價(如壞、軟)>機體感覺(如:疼、酸)>品行行為(如勇敢、兇惡)、情緒情感(如高興、舒服)、事件情景(如好玩、危險)>社會生活(如進步)。1歲~1歲半的普通兒童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表現(xiàn)外部特征和性質(zhì)評價兩類形容詞,且主要是以這兩類形容詞為主;1歲半~2歲半出現(xiàn)的形容詞種類最多,但新增的形容詞主要是表機體感覺和品行行為兩類,這段時間兒童掌握的形容詞類型遠遠領先于其他年齡段;3歲~5歲期間兒童對形容詞的習得處于成熟階段,但主要還是以形容事物外部特征為主;顏色類的形容詞在兒童5歲之前幾乎沒有出現(xiàn),說明兒童對顏色形容詞掌握的較晚。因此,語言障礙兒童的比較句的訓練需要參考普通兒童的一般特征,同時結(jié)合其自身形容詞掌握程度進行比較點的替換。

      4.4 添加

      添加是幫助兒童添加比較主客體的修飾成分,在增加句子長度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其表達能力。如兒童比較后表達黃色的鉛筆比綠色的彩筆長。在添加修飾成分時除了考慮語言障礙兒童的形容詞發(fā)現(xiàn)情況外,還需要考慮普通兒童平均句長發(fā)展的一般特征。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齊滬揚等以詞為單位統(tǒng)計的漢語普通兒童平均句長[9],具體內(nèi)容如表1所示??祻蛶熢谇宄髂挲g段漢語普通兒童的平均句長水平基礎上,可以對所使用的康復語料是否適用于比較句添加目標層級的訓練作出準確的判斷,也能對添加成分后的句子長度是否處于該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把控。如:康復師在針對語言能力相當于5歲水平的語言障礙兒童進行比較句康復訓練時,在選擇比較句的康復語料方面,就要考慮該語料是否能夠在添加成分之后,整個比較句長保持在8個字左右的水平。

      表1 漢語普通兒童的平均句長

      4.5 運用

      運用要求兒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進行遷移練習,主動地對身邊的物品比較,獨立、正確的表達??祻蛶熢诖穗A段的訓練過程中,為兒童提供多種生活場景的圖片,誘發(fā)兒童主動進行比較,并用表達句正確表達。在生活中,要求家長能夠在生活中注意引導兒童主動正確的比較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屬性,并準確的用比較句表達出來。

      5 研究反思與展望

      綜上,比較句的訓練在整個語言康復訓練體系中句式繁多、內(nèi)容豐富,訓練方式多樣。本研究在遵循普通兒童比較句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語言障礙兒童臨床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計的語言障礙兒童比較句訓練范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實用性??祻蛶熆梢越梃b上述的訓練范式框架并與自身臨床實踐經(jīng)驗相結(jié)合,設計符合當前兒童語言能力的康復方案。同時,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康復師關(guān)注語言障礙兒童的比較句訓練理論與實踐,為更好地解決比較句實際訓練中的問題而提供建議與支持。

      [1]劉琳娜.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前兒童比較句習得研究-以伊寧市紅旗幼兒園為例[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2010.

      [2]葛艷嬌.比較句的研究現(xiàn)狀[J].語文學刊,2012,(4):21-27.

      [3]夏群.漢語比較句研究綜述[J].漢語學習,2009,4(2):62.

      [4]尚平.比較句系統(tǒng)研究綜述[J].語言文字應用,2006,(2):1-3.

      [5]彭雪華.兒童語言障礙臨床表現(xiàn)及腦結(jié)構(gòu)MRI研究[D].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兒科學),2014.

      [6]李向農(nóng),周國光,孔令達.兒童比較句和介詞“比”習得狀況的考察和分析[J].語文建設,1991,(5):16-22.

      [7]李紅.3~11歲兒童解決形象語言的三項系列問題的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5(4):489-490.

      [8]肖晶晶.兒童對形容詞的習得研究綜述[J].科教文匯,2017,375(1):177-178.

      [9]齊滬揚.應用語言學綱要[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255-257.

      猜你喜歡
      語言障礙形容詞范式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后語言障礙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呂英教授治療自閉癥語言障礙的用藥規(guī)律分析
      以寫促讀:構(gòu)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甘肅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8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認識形容詞
      孫惠芬鄉(xiāng)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管窺西方“詩辯”發(fā)展史的四次范式轉(zhuǎn)換
      學前特殊兒童語言障礙的矯治策略
      知識文庫(2018年13期)2018-05-14 01:10:04
      形容詞找家
      兒童繪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20:41
      形容詞
      娄底市| 景洪市| 九龙城区| 延庆县| 安多县| 贡嘎县| 遂平县| 广元市| 元江| 奎屯市| 平塘县| 锡林浩特市| 翁牛特旗| 穆棱市| 治县。| 柘荣县| 通道| 营山县| 青岛市| 扎鲁特旗| 襄城县| 东光县| 英德市| 屏东县| 申扎县| 陆河县| 旺苍县| 刚察县| 富裕县| 梅河口市| 沙坪坝区| 新津县| 镇原县| 炎陵县| 缙云县| 高青县| 沂南县| 海林市| 乌兰察布市| 罗山县|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