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龍
摘 要:當前,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已成為影響校園網功能效益的重要因素,對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展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分析了當前威脅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的主要問題,并對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旨在為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構建提供參考。
關鍵詞:校園網;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安全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93.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4.103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校園網絡化進程也不斷推進,使得學校對校園網的依賴性日益增加,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僅僅采用防火墻和殺毒軟件已無法對校外用戶的不良企圖進行防范,這對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構建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確保校園網網絡信息的安全,已成為當前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1 威脅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的主要問題
1.1 信息管理系統的漏洞
用戶可以在沒有經過授權的情況下,獲取訪問信息管理系統的權限,或者可以提高訪問權限,這就是信息管理系統的安全漏洞,是計算機系統自身的硬件和軟件屬性,也可以看作信息系統自身的脆弱性。在校園信息管理系統中,其網絡結構、防火墻和服務器中均有潛在的安全漏洞。目前,我們已經知道的系統安全漏洞就有一百多處,日后將會發(fā)現更多的安全漏洞。
1.2 計算機病毒的威脅
當前,網絡病毒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危害也更加嚴重,并且病毒的發(fā)生更為頻繁。計算機病毒一般會和黑客技術結合在一起,在計算機中毒后,容易出現服務器癱瘓、DoS攻擊等,并累及整個服務器。網絡病毒在以前多通過復制的方式進入其他程序中,但目前大部分為蠕蟲病毒,它們可以在網絡中像蠕蟲一樣到處爬動。部分網絡病毒中被植入了黑客程序,在入侵信息系統后,這些病毒可以對入侵系統進行遠程控制,進而竊取重要信息。
1.3 外部入侵和內部攻擊
學校信息管理系統受到來自外部的攻擊等惡意行為,部分系統在受到黑客等外部入侵或者攻擊后,可能變?yōu)楹诳屠玫墓ぞ?,然后再次攻擊其他計算機。而學校信息系統的內部攻擊主要是內部用戶的不當行為,內部用戶的嘗試授權訪問、探測預攻擊等行為,比如Satan掃描等都可能影響到校園網絡的正常運行。
1.4 資源濫用和不良信息的傳播
校園網中的一些內部用戶濫用網絡資源,比如利用校園網下載商業(yè)資料等,這樣就讓大量校園信息資源被占用。同時一些用戶會在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情況下,在校園網絡中傳播不良信息,或者發(fā)送垃圾郵件,這些行為都增加了安全隱患。
2 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安全防護體系模型
校園網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也并非將技術與產品簡單堆砌在一起,而是需要我們積極轉變思想觀念,綜合策略、技術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進一步形成動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學校信息管理系統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教學和學生,而大學生是網絡中十分活躍的群體,因此,構建校園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結合P2DR模型,構建出了一個動態(tài)、多層次的校園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模型,如圖1所示。
計算機系統中會出現很多新的漏洞,新的病毒以及黑客攻擊手法也不斷涌現,同時校園網絡自身也是動態(tài)變化的,因此,在構建好一個校園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后,網絡管理者必須對該防護體系進行實時更新,并定期維護,以此保障該防范體系的穩(wěn)定運行,進而保障校園網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校園網絡信息安全防范體系中,將安全策略作為中心內容,而安全技術為該體系提供支持,安全管理是一種執(zhí)行手段,并積極開展安全培訓,提高用戶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以此讓安全防范體系得以不斷完善。在這個信息安全防范體系中,安全策略是最為基礎和核心的部分,它可以在檢測、保護等過程中指導和規(guī)范文件??梢哉f,該體系中所有活動的開展實施,都是在安全策略的架構下完成的。安全技術為信息安全的實現提供了支撐,其中涵蓋了產品、工具和服務等內容。信息系統中常用的安全技術有入侵檢測、漏洞掃描和系統防火墻等。這些技術手段是安全防范體系中較為直觀的構成部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缺少了任何一項都有可能引發(fā)巨大的威脅。由于學校的資金等條件有限,在構建安全防范體系過程中,對于部分技術無法及時部署,這時候就需要以安全策略作為參考,制訂合理的實施方案,讓所有的安全技術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3 建設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目標與策略
3.1 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目標
根據學校信息管理系統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綜合考慮安全策略、技術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制訂一個動態(tài)的信息安全防范方案,并根據該方案構建安全、穩(wěn)定、易于管理的數字化校園,保障學校信息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這就是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目標。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提高學校主干網絡的穩(wěn)定性,以此保障校園信息系統的可靠性;②不斷完善學校網絡信息安全管理體制,運用有效的安全防護手段,嚴格控制訪問并核實用戶身份,確保信息的保密性和真實性;③避免校園網絡中內部或者外部的攻擊、破壞,維護系統的穩(wěn)定、安全運行;④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防護體系應該盡可能地為系統的各項應用提供便利,全網的身份認證應該統一,并對角色訪問進行適當控制;⑤構建穩(wěn)定、安全和操作性強的網絡信息平臺,為學校的管理、教學等活動提供支撐。
3.2 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策略
結合相關的安全防范體系模型,我們可以從安全策略、技術和管理等方面開展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工作。安全策略是建設工作的核心內容,所有的工作都應該以此為參考。在建設過程中,首先應該制訂總體的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方針,然后構建網絡信息安全防范體系,并在這個基礎上制訂相關的網絡安全策略,比如病毒防護、系統和數據安全等。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確保安全策略的順利實施,也需要制訂相應的安全管理體制,并給出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
4 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總體架構
4.1 劃分安全區(qū)域
在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分層和分區(qū)防護是其較為基本的原則,要想保障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完整性,應該綜合考慮安全防護層次和區(qū)域這2個方面。根據校園信息管理系統的實際需求,可以把安全防護體系劃分為5個安全區(qū)域,如圖2所示,然后根據每一個安全區(qū)域的具體特征,制訂相關的安全防護策略。在每一個劃分的安全區(qū)域中,其安全防護也可以分為物理、網絡、系統、應用和數據安全這5個層次。
4.2 互聯網邊界和校園骨干網安全區(qū)域架構
為了保障互聯網邊界和校園骨干網中數據的可靠傳輸,以及保障各項業(yè)務的正常運作,可以根據網絡的實際需求,將雙核心冗余結構應用于核心交換設備中,讓核心交換設備與每一個匯聚交換設備實現雙上聯。將帶寬管理設備、防火墻和鏈路負載均衡設備設置在互聯網邊界上,并在防火墻的隔離區(qū)設置域名解析和郵件服務等公共服務器。首先將防DDoS設備設置于外部網絡中,以此避免校園網絡以及內部用戶受到外界攻擊;將基于端口的地址轉換應用于互聯網的出口,這樣外部用戶就得不到真實的內部用戶地址;在系統數據中心防火墻的隔離區(qū)放置公共服務器。
4.3 校園數據中心安全區(qū)域的架構
根據學校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實際情況,以及信息系統各服務器之間的關系,可以將校園數據中心劃分為多個安全子區(qū)域,比如應用服務器外區(qū)和內區(qū)、公共服務器區(qū)和數據庫服務區(qū)。其中,公共服務器中有電子郵件、Web等重要服務器,因此需要配備2臺以上檔次相同的物理服務器,服務器的高性能主要通過系統的負載均衡設備來體現。在防火墻的隔離區(qū)設置校園托管服務器,以避免外部用戶的訪問。要想將校園數據中心網絡和校園網連接起來,需要經過核心交換機中的虛擬防火墻,防火墻隔離區(qū)的公共服務器能夠為外部網絡提供服務,并可以保護網絡免受外界攻擊。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可以通過負載均衡設備來均衡負載,以此優(yōu)化網絡服務,并發(fā)揮安全冗余的作用;由IPS實現對網絡攻擊的阻斷,防止超文本傳輸服務器在統一身份認證等過程中外部用戶的訪問。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的開放性、計算機病毒的威脅以及黑客的攻擊等各種因素的存在,對校園網網絡信息的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學校在校園網建設的過程中,要做好信息安全防護工作,不斷提高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并完善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從而確保校園網網絡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保障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賴金志.高職院校校園網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研究[J].電腦與電信,2016(07).
[2]董瑩.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構建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24).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