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fēng)雅頌
斷退路才有出路
文/風(fēng)雅頌
圖/東方IC
人在本質(zhì)上都眷戀舒適平穩(wěn),喜歡懶散閑逸。但若要讓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有所成功,就必須給自己更大的壓力,逼自己盡最大的努力。這時選擇自斷退路是一個絕好的方式。
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有一次接受采訪時談道,他的許多作品是被“逼”出來的。原來,他在寫《連城訣》時,一度產(chǎn)生了厭倦懈怠的心理。他覺得這樣不行,于是主動與報社簽訂了連載的合同,合同規(guī)定他每天必須得完成多少字,違約就得賠償。這樣一“逼”,他竟提前完成了小說。后來,他在寫作其他小說時也效仿這種做法,不斷收獲了自斷退路后的豐碩成果。
法國大作家雨果也曾這樣自斷退路。出身貴族的雨果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常常要去參加各種宴會等活動。后來,他覺得這樣下去太影響寫作,于是想了一個辦法:把身上所穿的內(nèi)衣和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鎖在柜子里,然后把鑰匙丟進(jìn)了小湖。這樣逼得他徹底斷了外出會友和游玩的念頭,埋頭寫作。在這種情況下,他僅用時5個月就完成了后來成為世界文學(xué)經(jīng)典的巨著《巴黎圣母院》。
當(dāng)我們難以駕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專心致志地前行時,不妨斬斷退路,逼著自己全力以赴地尋找出路,就可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