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時新
在第一屆修志初期,有方志學家提出主張:志書不是圖片集,不應當多放圖片。有些初入志界者,出于對名家的崇拜,在志書出版時真是遵守了,盡量少放圖片。但也有些志書編纂者,不知道有些方志學家的意見,為了提高志書的檔次價值率,多放了些圖片,情況多樣,不一而足。《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guī)定》第九條要求:“新方志的體裁,一般應有記、志、傳、圖、表、錄等?!睂ⅰ皥D”排在第四位。在印制的志書上,排在什么位置呢?本文探討。
在愛國主義單車萬里行程中,除了港澳臺三地外、筆者走遍了全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qū),和很多縣、市、校方志辦有接觸,請他們簽名蓋章,并探討新一屆志書的編纂和圖片設置問題。
綜合大家的意見,根據(jù)本人體會,拙見是志書必須設計得當圖片的放置問題,當作大事辦好。
總體看來,志書圖片的設計放置必須遵守八項原則。
其一,是突出領導關懷原則。
黨中央歷來要求,各級領導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根據(jù)實際情況決策。因此,各級領導,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經(jīng)常走訪基層,調查研究,現(xiàn)場辦公,切實解決了一些必須解決的問題。有些實際問題,不是坐在辦公室里聽下級匯報工作能發(fā)現(xiàn)的,必須親臨現(xiàn)場才能看到,才能聽到,才能思考,才能解決。上級領導為當?shù)亟鉀Q了困難問題,群眾會熱烈歡迎,真心擁護。這是密切干群關系、加強黨的領導,體現(xiàn)中央英明正確的必由之路。將領導親臨調研視察圖片放在志書中,是一方歷史重大事件的生動有力表現(xiàn),必然會得到當代人的歡迎,后代人的重視,起到示范作用。
可見領導關懷對一個地方是多么重要。圖片的放置地方,可以客觀上起到鼓舞作用。
其二,是明確歷史節(jié)點原則。
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歷史轉折點,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我們在編纂志書的時候,若能將歷史發(fā)展中的各個轉折點照片用好,讀者會將點點連成線,當?shù)氐纳鐣l(fā)展脈絡就明晰了。不管是當?shù)刈x者還是外地研究者,都會贊賞有加。
其三,是決定必用精品原則。
我們現(xiàn)在正值法治社會。一切事情都必須依法辦理。我們方志界正在依法修志,《地方志工作條例》要求我們編纂精品志書。精品志書的內容都必須是精品,圖片的選用當然應為精品。
現(xiàn)在,由于科技大發(fā)展,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多起來,這是值得贊揚的好現(xiàn)象。由此而來的是,各地的攝影作品浩如煙海,多得難以計數(shù)。得知志書需要圖片,每位攝影愛好者都想讓自己的作品被用上,以便流傳千古。如果把關不嚴,用了次品,丟了精品,那可就損失巨大了。正因如此,所以我們志書編纂者必須頭腦清醒,行為端正,大公無私,不管親疏,嚴格把關,以精品用于志書,寧缺勿濫,不能礙于情面,將劣品置入。方法是預先制定好用圖標準,嚴格執(zhí)行,圖片一定很多,要優(yōu)中選優(yōu),精上再精,不愁無片缺項。選用好圖片,有幾點好處:提高志書質量,彰顯編者人格,便于他人借鑒,展現(xiàn)歷史水平。
其四,是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原則。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資源。志書將一方的資源優(yōu)勢特點展現(xiàn)出來,會引起本地人的自豪感,他方人的羨慕感。羨慕會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投資者會聞風而動,羨名而來,能洽談好投資項目,發(fā)展繁榮當?shù)亟?jīng)濟,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這可是天大好事!志書的作用充分發(fā)揮了,這不是方志界的喜訊嗎?
其五,展現(xiàn)地域風光原則。
我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說:“我們地方志書,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志書搜羅材料廣博,超過正史、野史,前人筆記之所記載,似可組織人力,即以地方志中適合于旅游者之多方面興趣而引人入勝者,編寫導游指南。”(見曹子西朱德明《中國現(xiàn)代方志學》第70頁,方志出版社2005年出版)
在我國廣袤的大地上,設置了很多行政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由于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都有獨特的風光。對于這些風光的充分展現(xiàn),既可經(jīng)引發(fā)當?shù)厝说淖院栏小罢l不說俺家鄉(xiāng)好??!”,又可以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促進經(jīng)濟繁榮,社會進步。這也是志書編纂者必須履行的職責,是發(fā)揮志書作用的有效措施。每一部志書都能負責任地展現(xiàn)出自己轄區(qū)的風光美好,不管是現(xiàn)代人看了,或者是子孫后代看了,都會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懷。愛國必須從愛家鄉(xiāng)起步,如果連自己的家鄉(xiāng)都不愛,何談愛國?人不愛國,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大家都愛國了,這是多么美好的大事呀!我們費時、費財、費力編纂出來的志書,又一大功能發(fā)揮了,值得關注。
其六,摘取特殊事件原則。
勿容諱言,各地地方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期,也會發(fā)生一些特殊突出事件:天災人禍都可能存在。志書中只有記述了真實全面情況,才能具備存史、教化、資政、利民作用。事實證明,人類社會就是在吸取歷史經(jīng)驗,避免教訓再發(fā)中前進的。如果一個地方發(fā)生了不可預料的事件,應用圖片展示出來,讓當代人警惕,讓后代人避免,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善事,志書應當載入。如果不載入,人們不知道,怎么提高警惕,怎么避免?
其七,展示奇異景象原則。
不管是古代志書,還是現(xiàn)代志書,我們都發(fā)現(xiàn)其中記載了當?shù)氐囊恍┢娈惥跋蟆_@是存史的需要,也是科學研究的需要。
例如,在《圖強林業(yè)局志》和《漠河縣志》中,都記載了北極光景象。北極光,是我國最北部在六月二十日前后必能看到的景象。這種奇光異彩經(jīng)志書記述后,為旅游部門所重視,他們在旅游宣傳品中大力推薦,使聞訊者激動不已,紛紛前來觀光。
這無形中增加了本地魅力,為后來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值得信賴的堅強基礎。同時,也為氣象學研究提供了必備的資料。北極光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份的不同,大氣的風向變化不同,它的時長、彩色、量度、晶度、厚度等等也各不相同。因而,有些旅游愛好者年年來,或是隔年來,用心靈感受變化莫測,用鏡頭拍攝神秘幻影,讓他人欣賞,供科學研究,真是一舉多得。
同理,也有其他一些志書記錄其他一地奇異景象的,這里限于篇幅一再一一介紹。
其八,是考慮前置后放原則。
關于志書的彩色圖片的放置地方,首輪修志中也發(fā)生一些爭論。有的主張前置,有的主張后放,還有的主張插圖,隨志書內容走。因為印刷不便,隨志書內容走的插圖式很少有人接受。
我看過隨文而走的插圖式的志書,當時,覺得文圖一處尚好,可是在讀到其他事件的記述文圖時,就把“尚好”二字忘了,再無印象。這讓志書印制者費力,卻不討好。因此,依愚之見,此路不通,不可再用。
那么志書中必用的圖片,應當放在何處呢?本人認為將圖片統(tǒng)籌編排收好,作為整體,編好目錄,益放前者放前,益置后者置后。
我們不能將圖片當作是文字的附屬品,而應當作為志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安置。以前,沒有條件制作圖片,為了彰顯某一事件,還要繪圖置入。當今,需要什么圖片都可以因需而制,方便多了,那就提高圖片的存在價值,社會地位,讓它在志書中占有重要位置。應當明確,圖片不再是花瓶,只供擺設;它是志書的必備內容,能真實直觀有效地記錄事件,展示真相。彩圖不但能讓今人賞心悅目,而且能讓后人知道今天的科技水平,印刷檔次,歷史真諦。其他優(yōu)點還有:用料精當,方便永存;毫不變色,值得信賴;完整保存,不斷升值等。
將圖片作為志書的重要內容,置前放后,有幾點好處:置前,讓讀者展卷一驚:真美!于是興致勃勃地接著看下去,對志書后載內容有個整體的大概了解,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閱讀全書的興趣愿望。這是志書發(fā)揮作用的良好機會。
放后,除了和置前呼應外也便于印刷裝釘,在單卷本中平衡志書分量;在多卷本中引人全套購置,完整收藏;其閱讀效果和置前一樣。這是我走遍全國、大量讀志的真實感覺,切身體會。在戲劇演出中好戲都在后面。誰都會意味深長地等待看壓軸戲。我們將圖片放后,不是降低了它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是提高了它的重要地位,讓它更加引人入勝,達到更大的觀賞效果、應用價值。
應當聲明,事物的發(fā)展有其總體規(guī)律,總行方向,但是,也有特殊情況,特行方式。人物傳中的人物肖像,必須像隨文行。假如搞錯,張冠李戴、張文李像,那可就損失巨大了。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蔽覀兯幾氲闹緯绕涫钱敶緯?,大多精品。志書中的內容,非常完整全面,若以志書為鏡,“正衣冠”、“明得失”、“知興替”、“求發(fā)展”這四者都可以解決。因之,我大聲呼吁:編纂志書、閱讀志書、應用志書、珍藏志書吧!
歷史表明,幾千年來,中國文化一直是東方各國學習效仿的榜樣,是世界各國和平、社會發(fā)展和諧的理論基礎,是奠定東方文明及至世界文化教育發(fā)展的基石。志書,是中國文化值得信賴、有效傳播、喜聞樂見的載體,編纂設計好志書的出版發(fā)行,是一項偉大的千秋工程,既然入行,就一定要辦好。編修志書是清苦、勞苦、辛苦、艱苦的工作,但志書界同仁一直以能有機會參與修志是一項值得自豪的榮幸。已進門欄,那就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