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暉
(長春職業(yè)技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3)
液阻在液壓元件中較為常見,阻力大小受液壓系統內液阻元件通流截面有關,通過調節(jié)阻力長度可以控制液壓元件與系統內液阻值,使液阻可以有效發(fā)揮系統運作功能屬性,具體可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通過科學調控液壓差值,使流量分配實現可控性;二是通過規(guī)劃設計局部液流,降低管路內液流阻力,使液流產生損失的阻力特性得到有效落實,主要影響液流阻力損失的因素為通流面積。
(1)液壓回路設備基本定義。液壓元件是構成液壓回路設備主要構件,通過必要元件科學組建形成具有功能性的液壓體系,通過掌握液壓系統回路定義,多執(zhí)行元件(多缸)配合工作回路、速度控制回路、液壓馬達控制回路及壓力控制回路為構建液壓回路主要設備,管路阻力對設備運行產生消極影響,通過分析液壓回路設備狀況,可明確管路阻力在液壓回路中應用狀況。
(2)液壓回路設備基本現況。液壓回路采用帶鋼焊接技術對液壓回路進行設計與制造,而液壓系統控制主要針對焊機杯突機設定,其構成元件主要有焊縫壓緊液壓缸、焊縫杯突液壓缸、液壓泵站與手動換向閥構及相關元件構成。在液壓回路系統運轉過程中,需確保壓緊缸處于壓緊狀態(tài),通過液壓回路對液壓順序落實有效控制,確保液壓行為科學高效。在液壓過程中,DN6手動換向閥加設在壓緊缸與杯突缸之間,由液壓系統回路控制,對液壓順序進行控制,對杯突缸與壓緊缸科學操作提供保障,一旦液壓回路出現故障,將造成系統崩潰,嚴重時會影響整個焊縫檢查工藝的順利落實,對機組運行產生消極影響,影響工廠經濟收益。
為了使液壓回路在管路阻力中的應用更具價值,應找到液壓回路應用分析立足點,以杯突機液壓回路為基礎做出改進方案分析,將為液壓回路升級完善奠定基礎。在改進前原杯突機液壓系統中由膠管、壓緊泵、換向泵、液壓泵及換向閥等器件構成,在探析液壓回路設備現況后,其改進方略從回路設置著手,4.6cm/s為當前液壓回路中壓緊缸壓緊速度值,而4.3cm/s為杯突缸運動大致應保持的速度,在杯突機回路中,應用管路阻力特性,確保DN6(位于壓緊缸與杯突缸之間)手動換向閥,可以同時控制杯突缸與壓緊缸,其規(guī)劃設計重點在于合理控制杯突缸與壓緊缸管路長度,確保二者長度差值帶來不同阻力,使杯突缸與液壓缸運動速度均在控制范圍內,經完善設計,使杯突機液壓運轉體系得以簡化。在創(chuàng)設杯突機液壓系統時,以6mm為杯突缸管路直徑,以同樣數值設計壓緊缸有桿腔管路,對杯突缸與壓緊缸運動速度進行科學要求,V缸×A活塞=A油管×v油液為流量連續(xù)方程下表現形式,經計算可以發(fā)現液壓回路改進方略具有創(chuàng)新變革優(yōu)勢,相較于原有杯突機液壓突更具運轉合理性,可以有效維護系統穩(wěn)定性。假定4.3cm/s為壓緊缸有桿腔管路油液流速,依據計算方式,可以得出杯突缸管路內油液速度為7.6cm/s,符合液壓回路系統運作下的機組工作需求,滿足系統良性運轉目標。借助液壓系統伯努利方程,對創(chuàng)設應用方略進行探析,對管路設計進行科學計算,可以得出入口側平均流速、出口側平均流速及油液密度,進而對改良液壓回路應用成效進行科學分析,可以得到二者流速近乎相等的結果,為提升系統運行與操作穩(wěn)定性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運用雷諾數——Re=ν·d/v對液壓回路中液流類型進行判斷,其中v代表流體運動粘性系數,管徑由d代表,ν為油液平均流速,雷諾數為Re,依照改進措施落實后,流量連續(xù)方程式中結論,對雷諾數進行橫向比較,可知該設計方略下,管路壓力相同,符合系統運作需求,可以保持結構穩(wěn)定。
在實際應用中,控制回路內杯突缸、壓緊缸動作保持同步,在相同液壓管路阻力下,可以確保在焊縫壓緊基礎上,運轉壓緊缸后杯突缸科學落實焊縫杯突功能,由此可見液壓回路改進方略,符合系統現實應用需求,可以高效完成預期設定改建目標。
綜上所述,通過對液壓回路及設備運行現況進行分析,加之液壓回路改進方案進行分析可知,管路阻力在小型液壓系統中若應用不當,容易引起系統故障,影響整個機組運行穩(wěn)定性,為此工廠應注重對液壓回路的設計,通過思考杯突機液壓結構完善升級方略,使處于管路內部的阻力得到有效管控,有效減少構成組件,提高回路運行穩(wěn)定性,減少系統異常制動,提升系統運轉穩(wěn)定性、科學性、高效性,避免元件受損,為系統運行帶來便利,保障系統高效節(jié)能,實現液壓回路完善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達到提升液壓回路控制功效的目的。
[1]李強,陳曉峰,商融,等.管路阻力在液壓回路中的應用[J].液壓氣動與密封,2015,(3):40-42.
[2]陳硯,蔡林.管路阻力計算方法對調節(jié)閥性能預測結果的影響[J].中國艦船研究,2015,(4):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