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藕
(吉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傳統(tǒng)的手繪式藝術設計模式由于耗時長、誤差大等缺陷,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藝術設計在各方面的需求,因此,藝術設計學習者與從業(yè)者開始尋求一種全新的設計輔助工具,為其提供更加廣闊的藝術設計空間。而應用計算機技術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憑借其功能齊全、工作效率和精準度高的優(yōu)勢,現已逐漸滲透到藝術設計的各個領域,設計者可以運用計算機對自己腦海中的創(chuàng)意進行全方位表達,與此同時,教育者也可以運用計算機技術配合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藝術設計學習者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計算機技術雖然已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被引入藝術設計中,但當前的藝術設計仍將傳統(tǒng)的手繪設計作為主要的設計模式,比較于應用計算機輔助的藝術設計模式,傳統(tǒng)的設計模式需要消耗更多的設計材料,設計的創(chuàng)意往往是稍縱即逝的,但想要通過傳統(tǒng)的手繪模式表達出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且在圖紙上進行表達的過程很有可能伴隨的靈感流逝,最終的設計結果也許會與設計者的理想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在追求高效率工作模式的當代社會,傳統(tǒng)的手繪設計模式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對于社會資源的浪費,無法實現勞動資源最大程度的利用,這樣的設計模式雖然有利于藝術設計者保持藝術的初心,但似乎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于藝術設計的需求,因此,藝術設計現狀迫切地需要一種全新的設計模式來提高藝術設計的效率,在保證設計質量的前提下提高設計者的工作效率,實現設計資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1)應用計算機為藝術設計提供更加簡便的繪圖方式。在傳統(tǒng)的手繪設計設計模式中,藝術設計前的材料準備工作對于整個設計過程都是至關重要的,設計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對設計必需的圖紙、畫筆、尺子、顏料等材料進行采購,任何繪圖材料的缺乏都會導致藝術設計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影響最終的設計效果。但在將應用計算機技術運用于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藝術設計者可以直接使用計算機提供的虛擬材料,不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用于前期材料的準備。而在繪圖過程中,藝術設計可以在應用計算機的輔助下對設計的圖案進行任意的拉伸、平移和填充,也可將多幅作品進行隨意拼接,對現實生活中繁雜的設計流程進行簡化,節(jié)約更多的時間用于設計構思,在提高藝術設計者工作效率的同時保證設計質量。
(2)在計算機的輔助下提高藝術設計的精確度。傳統(tǒng)的手繪設計模式由于其不可抗拒的主觀因素的影響,在設計的精確度上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藝術設計者對作品進行手繪的過程中,即便是使用了標尺等工具對作品進行精確的測量,但難免會出現細微的偏差,這樣的偏差在稿紙上也許是肉眼難以辨別的,但一旦將其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微小的誤差將會被無限放大,并對設計產物的效果和功能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藝術設計者要將應用計算機引入藝術設計中,運用計算精準計算的特點和功能提高藝術作品的精確度。
(3)相比較于傳統(tǒng)藝術設計對作品的儲存更加便利。傳統(tǒng)的手繪藝術設計模式需要將稿紙作為藝術作品的載體,所有作品的呈現都需要在稿紙上完成,因此,對于藝術設計作品的儲存也就是對設計稿的儲存,但由于藝術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作品進行多次修改,手繪稿的數量是難以估量的,若想對所有的稿件進行合理的保存,需要相當大的儲存空間和充足的收納規(guī)整時間,且由于設計稿件的數量多,在存儲過程中難免出現稿件丟失等問題,但應用計算機則可以通過對稿件進行掃描,將設計成果永久的儲存在計算機中,同時也方便設計者對于作品的提取,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手繪設計模式,應用計算機能夠在藝術設計工作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通過為藝術設計提供更加簡便的繪圖方式,提高藝術設計的精確度,為作品的儲存提供便利等方式保證藝術設計工作的順利完成,為其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
[1]何禹龍,鄧云龍.關于應用計算機輔助藝術設計的探討[J].電腦迷,2014,(21):62.
[2]張放.淺談計算機輔助設計在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創(chuàng)新[J].藝術科技,2016,29(5):381.
[3]田莉莉.關于應用計算機輔助藝術設計有關問題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