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林,王瑞旋,陳娟
當歸對血管性癡呆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高成林,王瑞旋,陳娟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可用于血瘀血虛類的癥候。本文從當歸的化學成分和其對腦血管系統(tǒng)的藥理作用等方面,就其對血管性癡呆的作用機制進行綜述。
當歸;苯酞;有機酸;腦血管
當歸,別名干歸、秦哪,為傘行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e的根。性溫,歸心、肝經(jīng),具有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為血家之圣藥;用于血瘀血虛類的癥候,辯證準確,配伍得當,效如桴鼓。本文就其對血管性癡呆的作用機制進行綜述。
當歸化學成分含量十分豐富,其有效成分大體可分為揮發(fā)油部分和非揮發(fā)油部分,其下又分為:多糖類、有機酸類、苯酞類等。
1.1 揮發(fā)油成分
當歸主要作用于心腦血管系統(tǒng)[1-3],不僅能夠調(diào)節(jié)心律,還能夠抑制心肌細胞肥大。當歸揮發(fā)油中主要含苯酞類化合物[4],苯酞類化合物中一般含有川芎內(nèi)酯類和藁本內(nèi)酯類化合物。研究者從當歸揮發(fā)油中提取出了洋川芎內(nèi)酯,3-雙藁本內(nèi)酯,Z-藁本內(nèi)酯,苯酞類新化合物等多種化學成分[5-7]。目前,從當歸中提取出的苯酞類化合物在臨床上的運用已被大家認可。
1.2 非揮發(fā)油成分
當歸非揮發(fā)油中主要含有有機酸類和多糖類化合物。
1.2.1 有機酸類化合物 有機酸類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為阿魏酸,主要功效是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8]。此外,還有煙酸、茴香酸、丁二酸等有機酸類化合物[9]。
1.2.2 多糖類化合物 當歸多糖的功效包括補血、調(diào)節(jié)免疫力、增強物質(zhì)代謝等等。當歸中的多糖含量因產(chǎn)地、采收期的不同而存在著很大的差別[10],窯當歸中的多糖含量最高,含量約為22.82%[11]。目前,已從當歸中提取出了多種糖類化合物,主要為均一多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等等[12-14]。
1.2.3 其他成分 維生素B12也是當歸重要成分之一,在臨床主要用于營養(yǎng)神經(jīng)。此外,當歸中還含有黃豆素、黃酮及維生素A等微量化合物[15],是人體中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
腦梗死、腦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在后期可能發(fā)展為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VD的現(xiàn)代化治療可分為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病因治療主要是針對引起腦血管病變的相關危險因素的治療,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對癥治療主要是對認知障礙的處理,主要為改善相關腦血管和神經(jīng)的功能[16],相關的藥物有奧拉西坦[17],Ghrelin等[18]。筆者即對有當歸治療VD的作用機制進行探討。
2.1 對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
VD通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神經(jīng)和認知功能損傷,當歸中的苯酞類化合物和維生素B12等成分能夠治療神經(jīng)功能損傷,阿魏酸和當歸多糖對認知功能有較好的療效。
2.1.1 神經(jīng)保護功能 當歸在治療腦缺血的過程中,當歸內(nèi)酯能夠改善大腦中動脈缺血所帶來的神經(jīng)功能損傷,其作用效果跟使用劑量有一定的相關性。這可能跟當歸內(nèi)酯可以減少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達和降低iNOS的活性有關。iNOS被抑制后,可減輕繼發(fā)NO水平升高,干擾NO所介導的各種途徑的細胞毒性作用,保護缺血腦組織中相關神經(jīng)元的功能[19]。
維生素B12可以保護神經(jīng)細胞結構以及其功能,維生素B12也是當歸中的重要組成成分。有研究結果顯示復方當歸注射液能改善急性腦?;颊叩纳窠?jīng)功能缺損程度[20]。當歸在治療缺血性腦損傷的過程中,對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具有良性調(diào)節(jié)作用[21],抑制腦水腫,抑制腦缺血后神經(jīng)元細胞的凋亡。這可能是當歸治療和預防缺血性腦損害及保護神經(jīng)功能的作用機制之一。
2.1.2 改善認知功能 當歸能夠較好的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過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能夠促使神經(jīng)纖維纏結,引起認知功能障礙[22]。而當歸能夠減少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并改善體內(nèi)抗氧化酶系統(tǒng),提高認知功能。有研究表明窯當歸通過減少tau蛋白過度磷酸化來改善AD模型大鼠的記憶功能[23]。也有實驗表明岷當歸提取物通過促進Bcl-2蛋白的表達和抑制Bax蛋白的表達來改善VD模型大鼠的認知功能[24]。Bcl-2在細胞凋亡過程起促使細胞成活的作用,而Bax則是加速相關細胞的凋亡[25]。因此,當歸能夠很好地改善癡呆疾病中的認知功能障礙。
2.2 對相關腦血管功能的影響
2.2.1 擴血管和改善微循環(huán) 當歸能夠通過改善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功能來擴張血管。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是生長因子家族的成員之一,能增強缺血性腦損傷之后血管再生的能力,并且能夠促進缺血性腦損傷后側支循環(huán)的形成,在血管新生中起關鍵作用[26,27]。當歸能夠通過刺激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表達來促進新血管的生成。當歸阿魏酸中的阿魏酸鈉具有擴張血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28]。研究表明,當歸中阿魏酸鈉對腦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29]。因此,在腦缺血后期的擴張血管和改善微循環(huán)的治療中,當歸可發(fā)揮一定的功效。
2.2.2 抗血小板集聚 當歸中含有豐富的當歸多糖,當歸多糖不僅能夠明顯延長凝血時間,還能夠縮短出血時間。不同產(chǎn)地、不同部位的當歸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的效果也不一樣,有研究顯示,甘肅岷縣紙坊鄉(xiāng)的全當歸效果最佳[30]。還有研究表明,當歸中Z-藁本內(nèi)酯和阿魏酸鈉通過抑制血小板的釋放來達到抗血小板集聚的作用[31]。因此,對于腦梗死早期的患者,可以適當給予當歸治療。
2.2.3 對造血功能的影響 當歸補血功效一直被人們所重視,在補血方劑配伍的選擇上,當歸歷來是首選,如著名的當歸補血湯,四物湯等。當歸補血作用的發(fā)揮點是當歸多糖,其作用機制可能是當歸多糖直接或間接激活造血微環(huán)境中相關細胞,或刺激相關組織,促進機體產(chǎn)生造血調(diào)控因子,進而促進多能造血干細胞的增殖分化,刺激骨髓粒單造血系統(tǒng),使外周血中白細胞升高[32],從而達到造血的目的。
當歸在現(xiàn)代臨床中應用廣泛,特別是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因此有“十方九歸”之稱,值得研究。一方面加深對當歸化學組成成分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另一方提高現(xiàn)代中藥提純技術;再者,當歸在癡呆患者中改善認知功能以及保護神經(jīng)損傷功能的作用靶點和相關信號通路也需要深入研究。
[1]Yeh JC,Cindrova-Davies T,Belleri M,et al.The natural compound nbutylidenephthalide derived from the volatile oil of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inhibits angiogenesis in vitro and in vivo[J].Angiogenesis,2011,4:187-197.
[2]喻華,李應東,劉凱,等.當歸注射液在血管緊張素Ⅱ誘導心肌細胞肥大時的作用及意義[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6,12:1414-1416.
[3]肖軍花,丁麗麗,周健,等.當歸A3部位對心肌生理特性和動作電位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3,19:1066-1068.
[4]李曦,張麗宏,王曉曉,等.當歸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藥材,2013,36:1023-1028.
[5]宋秋月,付迎波,劉江,等.當歸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1, 42:1900-1904.
[6]Lin LZ,He XG,Lian LZ.Liquid chromatographic-electrospray massspectrometric study of the phthalides of Angelica sinensis and chemical changes of Z-ligustilide[J].J ChromatogrA,1998,810:71-79.
[7]Deng SX,Chen SN,Yao P.Serotonergic Activity Guided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oots of Angelica sinensis[J].Nat Prod,2006,69: 536-541.
[8]陳慧珍.當歸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08,20:83-85.
[9]李素琴,李雪蕓.當歸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023-1028.
[10]葛月蘭,段金廒,錢大瑋,等.不同產(chǎn)地不同采收期當歸的多糖含量變化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09,41:55-56.
[11]嚴輝,段金廒,錢大瑋,等.我國不同產(chǎn)地當歸藥材質(zhì)量的分析與評價[J].中草藥,2009,40:1988-1992.
[12]曹蔚,李小強,侯穎,等.當歸多糖APS-2a的結構分析及抗腫瘤作用研究[J].中藥材,2008,31:261-266.
[13]Yang X,Zhao Y,Zhou Y,et al.Component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polysaccharide fractions isolated from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J].Biol Pharm Bull,2007,30:1884-1890.
[14]胡小平,李玉云,李先何,等.當歸多糖的成分及藥理學研究新進展[J].中藥材,2004,27:70-72.
[15]尹志剛.不同產(chǎn)地當歸中微量元素含量比較研究[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8,5:22-23.
[16]Longstreth WT,Arnold JA,Beauchamp NJ,et al.Incidence,manifestations,and predictors of worsening white matter on serial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elderly: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 Stroke,2005,36:56-61.
[17]龔雪琴,楊超,畢娟,等.奧拉西坦改善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17,12:32-33.
[18]陳任,方姝晨,寧宇,等.Ghrelin對小鼠認知功能的影響及機制探討[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15,10:471-473.
[19]張光毅,杜俊蓉,曠喜,等.當歸內(nèi)酯治療大鼠局灶性腦缺血的作用機制[J].華西藥學雜志,2006,21:114-117.
[20]孫亞莉.復方當歸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對血清維生素B-12水平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454-1455.
[21]鄒凡,楊萬同,田峻,等.當歸預處理對腦缺血后VEGF和cyclin D1表達的影響[J].醫(yī)學新知雜志,2003,13:207-209.
[22]王建枝,田青.Tau蛋白過度磷酸化機制及其在阿爾茨海默病神經(jīng)元變性中的作用[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2,39:771-777.
[23]黃麗亞,羅洪斌,崔顯念,等.窯當歸對崗田酸致Alzheimer大鼠腦組織中氧自由基和tau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321-323.
[24]東紅,杜改煥,李妍怡,等.岷當歸提取物對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模型大鼠海馬Bcl-2與Bax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6, 14:16-20.
[25]Dorota S,Julita CB,Maylda M,et al.Bcl-2 and Bax proteins are increased in neocortical but not in thalamic apoptosis following devascularizing lesion of the cerebral cortex in the rat: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J].Brain Res,2004,1006:133-149.
[26]Chan PH.Reactive oxygen radicals in signaling and damage in the Ischemic brain[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1,21:2-14.
[27]Huang PL,Huang Z,Mashimo H,Bloch KD,Moskowitz MA,Bevan JA,Fishman MC:Hypertension in mice lacking the gene for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J].Nature,1995,377:239-242.
[28]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1341.
[29]陳莉芬,胡長林,湯為學.阿魏酸鈉對培養(yǎng)大鼠大腦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缺氧損傷的保護作用[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31:153-155.
[30]李敏,孫虹,李琰,等.不同產(chǎn)地當歸對血小板聚集及凝血時間活性的比較[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3,9:127-130.
[31]尹鐘洙,張凌云,徐理納.當歸及其成分阿魏酸對大鼠血小板聚集和5-HT釋放的影響[J].藥學學報,1980,15:321-326.
[32]胡晶,吳宏.當歸多糖對小鼠外周血造血于細胞動員作用的研究[J].中草藥,2006,37:1835-1838.
(本文編輯:唐穎馨)
R741;R743
ADOI10.16780/j.cnki.sjssgncj.2017.04.021
湖北民族學院湖北 恩施 445000
2017-04-26
陳娟chen1juan2@126.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