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林/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楊利 黃麗/四川省梓潼縣疫控中心
豬流行性腹瀉的防治
楊登林/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楊利 黃麗/四川省梓潼縣疫控中心
豬流行性腹瀉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屬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接觸性腸道傳染病。各種年齡的豬都可發(fā)生,小豬易患此病,哺乳仔豬死亡率達50%~100%。其特征為嘔吐,腹瀉。
豬流行性腹瀉的發(fā)生是由病毒經口和鼻感染后,直接進入小腸。由于病毒增值而造成細胞器的損傷,繼而出現(xiàn)細胞功能障礙,絨毛萎縮,引起營養(yǎng)物質吸收障礙造成腹瀉,屬于滲透性腹瀉,是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病豬和帶毒病豬是豬流行性腹瀉的主要傳染源,病毒存在于腸絨毛上皮和腸系膜淋巴結中,它們從糞便、嘔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氣體排泄病毒,污染周圍環(huán)境、飼料、飲水及用具等,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而傳染給易感豬。也可通過接觸發(fā)病豬的人、物傳播。豬流行性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多發(fā)于寒冷季節(jié)。腹瀉的主要感染途徑是消化道。
主要癥狀為嘔吐、腹瀉和脫水,或者在腹瀉之間嘔吐。嘔吐多發(fā)生于吃食和吃奶后,癥狀的輕重隨豬年齡的大小而詫異,年齡越小,癥狀越重。1周齡內的新生仔豬發(fā)生腹瀉后3~5 d呈嚴重脫水而死亡,死亡率可達50%~100%。病豬體溫正?;蛏愿撸癯劣?,食欲減退或不吃食。斷奶豬、母豬呈現(xiàn)精神萎靡不振、厭食和持續(xù)腹瀉(約7 d)少數(shù)豬恢復后生長發(fā)育不良。同舍飼養(yǎng)的育肥豬感染后都會發(fā)生腹瀉,7 d左右康復,死亡率一般1%~3%。各種年齡的豬都能感染發(fā)病。哺乳仔豬發(fā)病率最高,母豬發(fā)病率一般20%~90%。成年豬癥狀較輕,有的僅表現(xiàn)嘔吐,重者腹瀉,多在5~8 d可自愈,極少死亡。
眼觀小腸擴張,腸內充滿黃色液體,腸系膜充血,腸系膜淋巴結水腫,空腸段上皮細胞的空炮形成和表皮脫落。胃內有多量的黃白色凝乳塊。小腸絨毛縮短。
根據發(fā)生寒冷季節(jié),傳播迅速,嘔吐,腹瀉,抗生素治療無效,10 d以內仔豬死亡率較高等特征,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
1.給予口服補液鹽,注意保暖和保持仔豬舍干燥衛(wèi)生,提高圈舍溫度,降低濕度同時,確??諝饬鲿?,仔豬初生前6 h應給予足夠的初乳。豬群中有豬只發(fā)病時立即隔離病豬,消毒藥對豬舍、環(huán)境、用具、運輸工具等進行徹底消毒,未發(fā)病豬立即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進行隔離飼養(yǎng)。
2.康復母豬或人工感染發(fā)病的母豬,其初乳中抗體滴度很高,可使仔豬獲得保護。用豬流行性腹瀉滅活疫苗,在妊娠母豬產前30~40 d免疫,仔豬可通過初乳獲得母源抗體。可用康復豬抗凝全血肌注10 ml/d,連注3d,可起到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對感染過本病的尚有免疫力的母豬,在臨產前7 d,進行加強免疫,能保護好仔豬安全度過易感期。在母豬產前20 d應用傳染性胃腸炎一流行性腹瀉(TGE-PED)二聯(lián)滅活苗,后海穴注射預防TGE和PED有良好效果。弱毒苗存在散毒的危險,應嚴格控制,在未發(fā)病豬場不免。
3.對嚴重腹瀉用止痢針0.3 ml/kg分別肌注與交巢穴注射,2次/d,連用5 d。脫水嚴重的病豬,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林格氏液。在本病流行地區(qū)可對懷孕母豬在分娩前15 d,以病豬糞便或小腸內容物進行人工感染,刺激其產生乳源抗體,以縮短本病在豬場中的流行。
4.除以抗病毒、補液防脫水、疫苗免疫注射和預防并發(fā)感染為原則外可以配合中藥治療:澤瀉(炒碳)50 g、 車前子(微炒 )45 g、木瓜40 g、黃連50 g、黃芪60 g、焦白術46 g、炒扁豆45 g、山藥30 g、黨參30 g、木香35 g、砂仁30 g、葛根36 g、桔梗30 g、烏梅40 g、訶子30 g,藥物每日1劑,1劑/100 kg體重,飲水或拌料,7 d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