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艷,貫春雨,王福森,李樹森
(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341)
阿拉斯加落葉松育苗造林技術(shù)
李文艷,貫春雨,王福森,李樹森
(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341)
2013年至2016年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新江實驗林場進行了阿拉斯加落葉松的播種和造林試驗,試驗結(jié)果表明,2齡阿拉斯加落葉松林分在黑龍江省西部地區(qū)的生長量與當?shù)貙φ掌贩N長白落葉松和興安落葉松相比差異不顯著。同時,文章概括了阿拉斯加落葉松的播種育苗及造林技術(shù),為該落葉松品種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依據(jù)。
阿拉斯加落葉松;育苗;造林
阿拉斯加落葉松(Larixlaricina)產(chǎn)地美國,生長快,耐高寒,樹干通直,樹冠窄金字塔形,在我國東北地區(qū)引種阿拉斯加落葉松是尚屬首次。該項目是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于2013年將引自美國的阿拉斯加落葉松(Larixlaricina)種子,在黑龍江省西部地區(qū)進行阿拉斯加落葉松種子繁殖、育苗管理技術(shù)及阿拉斯加落葉松造林技術(shù)研究。
造林地點為新江實驗林場。位于富裕縣城西北20 km,124°22′ E,47°58′ N。在松嫩平原,嫩江左側(cè)沿岸,海拔170 m,年降水量430 mm,年均溫2.0 ℃,最高氣溫35.2 ℃,最低氣溫-36.6 ℃,≥10 ℃年積溫2 480~2 700 ℃,無霜期126~130 d,為沖積沙土,pH值7.0。
2.1 播種育苗
2.1.1 種子要求 要求阿拉斯加落葉松種子純度達到95%以上,凈度95%,千粒質(zhì)量約2.50 g,種子含水率在5%~14%,發(fā)芽率60%以上。
2.1.2 種子處理 種子采用0.3%高錳酸鉀消毒15 min,溫水浸泡24 h,種子與濕沙按照1∶3比例混合進行沙藏催芽。阿拉斯加落葉松種子萌發(fā)所需積溫稍高,預處理時間稍長,生產(chǎn)中需要比長白落葉松和興安落葉松提前2~3 d進行種子處理。
2.1.3 選地整地
(1)選地。阿拉斯加落葉松育苗地適宜選擇土壤肥沃的沙壤質(zhì)草甸土地塊,要求地勢平坦、水源便利。
(2)整地。圃地應在上年秋季整地,深翻一次,深度30 cm。早春解凍后耙地,深度約20 cm。
(3)作床。床土應耙細整平,清除草根、石塊等雜質(zhì)。一般用高床,床高10 cm左右,寬約1.2 m,長10 m以下;基肥宜選擇用有機肥,施肥量0.5 t·hm-2。
2.1.4 播種
(1)播種時間。地表溫度達到10 ℃以上時可播種。阿拉斯加落葉松適宜播種期在5月上旬。
(2)播種量。播種量應視發(fā)芽率而定。發(fā)芽率約50%時,播種量用0.33~0.67 kg·m-2,發(fā)芽率低時適當加大播種量。阿拉斯加落葉松每667 m2適宜播種量為10 kg[1]。
(3)播種方式。播種方式可采用撒播或條播。需要注意的是播種后應覆蓋松針,并在苗床上方搭建網(wǎng)類屏障以防鳥類取食。
2.1.5 苗期管理
(1)澆水。播種到出苗期間,應保持床土濕潤,灌水應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隨著幼苗根芽下扎和側(cè)根的增多,每日澆水量也應逐漸增加。
(2)防病蟲。幼苗極易得立枯病,一旦發(fā)病,可用700倍液的敵克松水溶液每隔7~10 d噴一次,連續(xù)噴3~4次進行防治,噴藥后再用清水沖洗幼苗。
(3)追肥。追肥宜早不宜遲,每667m2施1.5kg鉀肥,可促使苗木木質(zhì)化程度提高,1年生幼苗由于大量元素施量過多,極易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如缺硼、鋅等,初期葉色不正,后期易造成苗木枯死。
(4)除草。以化學除草劑和人工除草相結(jié)合,人工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凈的原則,見草就除,防止草荒。
(5)間苗。幼苗雖喜群生,但過密導致透光通風不良、影響生長,為保證苗木質(zhì)量,需做到疏密適度、分布均勻、留取大苗壯苗,為此要適時間苗。阿拉斯加落葉松當年生苗木389株·m-2,當年苗高、地徑平均值分別為8.14 cm、0.18 cm。間苗需在二年生換床苗達到適宜密度210株·m-2,成苗率95%可供上山造林[1]。
2.1.6 越冬 阿拉斯加落葉松幼苗越冬采取秋季留床防寒,封凍前再用沙土將苗木全部埋嚴,待明年春扒除防寒土。
3.1 苗木要求
采用2年生留床苗,阿拉斯加落葉松苗木喜光,貪肥,喜濕,苗高,生長期長,高生長速生期出現(xiàn)在夏至日以后,苗高年生長量的大小由當?shù)氐臒o霜期長短和生長期內(nèi)的水肥條件來決定,幼苗不受早、晚霜威脅。
3.2 選地整地
阿拉斯加落葉松造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力中等、透水性良好的暗棕壤、沖積沙土、灰棕土、黑鈣土、黑土等,土壤pH值6.5~7.0。采用穴狀整地,規(guī)格為寬50 cm、深30 cm。
3.3 造林時間
由于阿拉斯加落葉松展葉早,因此造林應盡早,東北地區(qū)可在4月中下旬,土壤化凍深15~20 cm時即可進行。
3.4 造林方式
采用植苗造林。采用2年生留床苗造林成活率68.5%~91.0%,可營造小面積的純林。
3.5 造林密度
適宜的造林密度在(1.5~3.25)m×(1.5~3.0)m。阿拉斯加落葉松生長較快,喜光,造林密度不宜過大。
3.6 造林方法
一般均采用植苗造林。將苗木置于穴正中心位置,豎直向上、根系舒展。覆土要細碎踩實。
3.7 幼林撫育
造林當年及翌年撫育2次-3次,內(nèi)容包括除草、松土;造林第3年撫育2次。在割灌除草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幼樹。
[1] 貫春雨,王福森,李樹森,等.阿拉斯加落葉松種子特性與播種育苗技術(shù)的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4(3):11-13
S791.2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9.046
1005-5215(2017)09-0125-01
2017-08-10
國家林業(yè)局948項目(2013-4-52)
李文艷(1967-)女,黑龍江集賢人,大專,高級工程師,現(xiàn)從事林業(yè)生產(chǎn)工作.
王福森(1966-),男,黑龍江巴彥人,碩士,研究員級高工,主要從事林木遺傳育種工作,Email:wangfs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