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廖維:《中華美德故事匯》成績斐然
廖維老師是《中華美德故事匯》項目的制作人,談到三年來這個項目的成果,廖老師如數家珍。她說現在《中華美德故事匯》的全稱為“《中華美德故事匯》系列舞臺短劇”。這套系列短劇,為了適應未成年人的觀眾主體,每一個短劇或者節(jié)目的時長都控制在20至25分鐘。
該系列劇是首都文明辦聯合市文化局、依托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以下簡稱“北戲”)的資源優(yōu)勢,以《中華美德故事》叢書為藍本,由北戲組織創(chuàng)作演出的《中華美德故事匯》系列舞臺短劇,將中華美德以戲曲、話劇、音樂劇、舞劇等形式呈現,運用生動的舞臺藝術形式傳播中華美德。自2013年下半年創(chuàng)排演出開始,至今已創(chuàng)作出以京劇《草原小姐妹》《花木蘭》,評劇《孔融讓梨》《劉胡蘭》,音樂劇《國之歌》《一個真實的故事》,舞劇《八女投江》《昭君出塞》,話劇《漢子》《北京歡迎你》,聯珠快書《托兆碰碑》為代表的21個劇目。集中表達了愛國奉獻、助人為樂、敬業(yè)守法、愛護環(huán)境、孝悌禮讓、英勇斗爭等優(yōu)良中華美德。截至目前,該系列劇深入基層一線,覆蓋北京16區(qū)和天津,已經演出了112場,以未成年人為主體的觀眾近10萬人次。既登上過國家大劇院、長安大戲院、天津海河劇院等高雅殿堂,又以少兒戲劇場為基地進行了駐場演出,更是深入到各區(qū)學校開展了進入基層一線的演出,受到了專家的一致肯定,廣大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已經成為首都乃至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先鋒與名片。
2016年,北戲創(chuàng)排出《中華美德故事匯》(第三輯)3個新劇目,分別是評劇《與妻書》、聯珠快書《托兆碰碑》和音樂劇《國之歌》。有了第一輯、第二輯劇目的創(chuàng)排經驗,第三輯劇目的創(chuàng)作揚長避短,推陳出新,更是呈現出了新的精彩。這3個原創(chuàng)新劇目在今年1月進行首次帶觀眾彩排時,就獲得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更堅定了我們克服困難,堅持創(chuàng)排該系列劇的決心和信心。
音樂系主任祝真?zhèn)ィ骸秶琛氛鸷橙诵?/p>
《中華美德故事匯》作為北戲系列演出的經典節(jié)目,如今已開展到了第三個年頭。就北戲音樂系來說,從第一年以環(huán)保為主題的音樂劇《一個真實的故事》,再到青年勵志題材的音樂劇《洪戰(zhàn)輝帶妹求學》,無論藝術的反響還是德育的影響,效果皆有目共睹。
2017年,音樂系給小觀眾朋友乃至所有關注北戲的人們奉上他們的第三部音樂劇《國之歌》,講述音樂家聶耳不畏危險創(chuàng)作國歌的歷程。“節(jié)目首先有一個歷史知識普及的作用,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的國歌是怎么誕生的,由誰創(chuàng)作的,在什么樣的危險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的。隨之而來的,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感染,因為國歌對于國家的意義是非凡的。聶耳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我們從事音樂工作,以音樂劇的形式講述這位音樂家的故事非常合適。”音樂系主任祝真?zhèn)ダ蠋熃榻B題材的由來。
因此,演員的選擇成為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演唱水平與形象氣質成了頭等并重的標準?!奥櫠埠茫难?、田漢也好,首先形象上肯定要一身正氣。然后是演唱水平,水平不夠人物也沒法表現出來。”祝老師說,“最后是表演水平,這是我們音樂系學生的弱項,因為我們畢竟不是音樂劇系,所以把表演水平作為頭等考核標準?!?/p>
選好演員后,如何把這出新創(chuàng)音樂劇演好就成了下一個問題。要知道這出劇從無到有,學生從未接觸過。這里祝老師就很想感謝導演宿曉默老師:“宿老師真是上心,手把手地教三個孩子,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绷硗?,《國之歌》也得到了院里的很大支持。作為國家一級編劇,劉侗院長在劇本的文學創(chuàng)作上給予了很多指導,還有教研處、舞美系、演藝中心、劇場的支持等等。
“演出到了最后,‘聶耳指揮大家合唱《義勇軍進行曲》,舞臺后面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非常震撼。我在下面看著,非常感動?!弊@蠋煵稍L最后感慨道。
《國之歌》導演宿曉默:北戲學生素質高
宿曉默老師是北戲特別邀請的評劇、曲劇、歌劇表演專家,專門來導演音樂劇《國之歌》?!霸诳戳藙”竞螅矣X得這個本子非常有感染力,認為這個題材能夠弘揚聶耳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那么,人物的塑造、音樂的塑造、情景的塑造,在舞臺上用什么樣的技術手段來表達這個故事,基本上就已經形成在我的腦海里了?!彼蘩蠋熣f到初時印象。
《國之歌》以聶耳先生7首經典作品貫穿全劇,開幕曲我選用的是《開路先鋒》,根據劇情的發(fā)展再選用《畢業(yè)歌》《賣報歌》,接下來,我選擇了《鐵蹄下的歌女》和《梅娘曲》作為背景音樂,之后是《碼頭工人》和最后的《義勇軍進行曲》。排演的時間是2016年12月份,正是孩子們課程、演出頻密的時候。根據這樣的情況,我見縫插針地給孩子們進行指導。
令宿老師沒有想到的是北戲學生的素養(yǎng)非常之高。例如開幕一場,在《開路先鋒》的伴奏下,由50名群眾演員相互配合組成的熱血青年仿佛雕塑般的群像。起初宿老師有所顧慮,場面這么大,參演人員這么多,這些孩子是不是不好管理?可她發(fā)現,不論是主演還是群眾演員,孩子們都非常認真、全情投入地進行排練。
“孩子沒有一個調皮搗蛋的,非??炭?,整體的素質非常高,我想這和咱們北戲平時的素質教育是分不開的。”宿老師深有感觸地說,“非常好的一點是,孩子們在排練中還會提問題,例如飾演聶耳的學生陳振邦,就問我:‘老師,這個角色在我心里產生了,我情緒也很飽滿,但是我怎么總覺得表現的還不夠呢?你會覺得孩子們,他真的在思考、在用心,希望自己把這個人物在舞臺上表現得更加豐滿,這讓我非常感動?!?/p>
此劇首演受到領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對此,我也由衷地為孩子們感到驕傲。
《國之歌》作曲徐輝:《國之歌》讓孩子們了解歷史
徐輝老師在接到定稿后的《國之歌》劇本時,留下作曲的時間只有半個月。導演宿老師給了她一個好建議,把聶耳先生的代表作融入《國之歌》的旋律當中。徐老師作曲時,很好地采納了這個建議。另外,除了創(chuàng)作時間短促,《國之歌》作為音樂短劇,音樂的總時長只有20分鐘。在這20分鐘里,徐輝要用音樂講一個故事,同時這音樂還要飽含滿滿的情感。
“其實這并不難,當我看到劇本的時候,我就已經很激動了,旋律馬上就在腦海里浮現出來?!毙炖蠋熃榻B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她說自己雖然是70后,但接觸過很多從那個風雨飄搖、國家備受摧殘的年代一路走來的長輩,她很能理解這些長輩當時的感受,這成了她創(chuàng)作的最強動力。“當你看了劇本,看了《國之歌》的歌詞,那份激昂、那份感動會讓你想到:我一定要為國歌、為《國之歌》做一點事情。讓孩子們知道,聶耳先生為了抗日救亡,冒著生命危險創(chuàng)作了我們的國歌。我們要讓90后和00后珍惜現在的安逸生活,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真正意義是什么?!?/p>
編劇翟璐:創(chuàng)作劇本,院里給了我很大支持
教研處的翟璐老師從《中華美德故事匯》開展的第一年就開始編寫劇本,到2017年她已經有相關的7個作品面世。音樂劇《國之歌》和評劇《與妻書》兩部作品的編劇都是翟老師。開始接到編寫有關聶耳先生劇本的任務時,翟老師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聶耳先生是家喻戶曉、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其藝術生涯、革命歷程光輝彪炳。創(chuàng)作的音樂短劇時限僅有不到30分鐘,那么劇本要選擇聶耳先生的哪個人生片段來最好地展現人物呢?
“院里對《中華美德故事匯》的創(chuàng)排,一直都很重視,每一個節(jié)目都有單獨的創(chuàng)排研討會,而且不止一次。就拿聶耳先生的題材來說,我們在會上經過多次討論,最后劉侗院長給我們確定了從國歌的角度講述聶耳先生的故事。”翟璐沉著地介紹,劉院和研討會的成員顯然是她的智囊團。
定了方向后,翟老師查閱相關資料。當時《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田漢已被捕入獄,夏衍拿到還未譜曲的歌詞給聶耳。聶耳主動請纓,在面臨可能遭遇同樣被捕入獄的情況下,勇敢地將《義勇軍進行曲》譜曲完成。翟老師也把這段充滿愛國主義與英雄主義的歷史片段譜寫進了《國之歌》劇本當中。
評劇的中華美德故事《與妻書》,題材是由翟老師自己選擇、院長進行把關的:“在看了《與妻書》一書后非常感動,就有了寫這個劇本的愿望?!薄杜c妻書》講述的是清朝末年為了反清反封建爭取民族解放而犧牲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在1911年黃花崗起義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寫給其妻子陳意映的訣別信,此文感人肺腑,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美的情書。
翟老師在創(chuàng)作劇本之初,想從林覺民妻子的角度來敘述這個故事。一則妻子陳意映內心的矛盾更加激烈,內心戲會更足,人物也更加接近普通人;二則翟老師身為女性,創(chuàng)作時有更加細膩的體會。但和劉侗院長交流之后,劉院長認為《與妻書》的受眾群體主要是在校的孩子們,以革命先烈林覺民作為敘述視角,其教育意義更大,孩子們接受起來也更容易。從妻子的角度寫,則更多地討論的是愛情與救國的兩全問題,這傾向于成年人討論的話題。
“我創(chuàng)作的每個劇本,劉院都會給我一些指導,每次說得都很中肯。像這次,我最終采納了他的建議,感覺還是從林覺民的角度寫更加合適?!钡岳蠋熀苡畜w會地說道。
地方戲曲系副主任張寶學:看了《與妻書》,我很感動
張寶學老師介紹,在2016年11月初,院里召開了有關“中華美德”演出的布置會。緊接著11月9日,系里召開籌備會,《與妻書》主要角色、導演、音樂設計、配器等一一確定下來。作為地方戲曲系,日常的課程不能耽誤,所以師生都是利用午休與晚上的時間進行排練。辛苦毋庸多言,收獲當然也很大。2017年1月8日、9日《與妻書》公演,受到了首都文明辦和院里領導以及觀眾朋友們的一致好評。林覺民犧牲的場面非常震撼,他給妻子寫的訣別信又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氣息。
張老師強調,《與妻書》公演后不是就這樣結束了,今后他們還要邊演邊改,邊演邊提高。例如第一次公演后,張老師曾就劇中林覺民的形象與演員張東生有過交流。張老師認為張東生的扮相顯得年齡有點小。張東生告訴他,他也考慮過這方面,有可能是看戲時離得太近的緣故,視覺上感覺林覺民顯小。為此,張老師特意又找一個距離遠的位置,觀看舞臺上的林覺民。他發(fā)覺張東生說得確實有道理。聽到張老師說到這里,筆者不禁感慨,北戲老師這種尊重學生、尊重藝術、忠實藝術的作風確實值得稱道。
張老師最后說到學生的收獲。他說中華美德故事都是正能量的故事,學生在排演劇目的過程中,本身在思想上就是一種教育。另外從專業(yè)的角度講,中華美德故事既有古代的,也有近代、現代的故事,這對于學生們掌握傳統(tǒng)戲與現代戲也大有裨益。
《與妻書》男主演張東生:表演的情感最難把握
剛接到林覺民這個角色時張東生很激動,他查閱了大量資料,了解這個人物。在拿到劇本后,張東生感到林覺民對自己的妻子、對自己的國家都懷有熾烈的感情?!氨硌輹r最難拿捏的就是感情?!睆垨|生若有所思地說。在第一場與妻子的離別戲中,林覺民掩飾自己的依依不舍的情感,為心愛的妻子整理頭發(fā),三次掉轉回頭,不愿離開。此后林覺民寫下《與妻書》,熱淚潸然。
這些都是表演上需要處理的難點。在表現林覺民為革命理想慷慨赴義所展現的情感方面,張東生多次與老師和導演進行溝通。最后其他的角色全部都犧牲了,只剩下他單獨耍刀的表演,動作由慢到快,觀眾看后都覺得非常震撼。事實上耍刀獨舞的表演包含著多重的意象。孤單的身影表現了英雄最后的凄涼悲壯,戰(zhàn)斗到最后暗詠了他革命的斗志,動作由慢到快代表著他此前壓抑情緒的釋放,他對妻子的不舍,他難酬的革命理想在這一刻都釋放了出來。
《與妻書》女主演周艷蕊:排演讓我們成長
周艷蕊在得知飾演林覺民妻子陳意映后,感覺自己有些不能勝任,因為自己曾演過古代和當代的戲。但晚清民初那個特殊年代的戲,她沒演過。于是她從網上、書籍中了解這個人物。陳意映出身富裕家庭,她與林覺民的結合是門當戶對。作為新婚的妻子,周艷蕊想到陳意映肯定不愿丈夫林覺民冒著生命危險鬧革命。但她又是理解他的,因此她的內心非常矛盾。這矛盾成為周艷蕊詮釋這個人物的難點。周艷蕊采用的方法是多和老師溝通,多看劇本來體會劇中角色。
另一個要克服的障礙是周艷蕊與張東生情感戲的配合。張東生此前沒怎么演過愛情戲,周艷蕊的年齡也比他大,他一開始排演有些放不開。但他們的態(tài)度都是積極向上的,“艷蕊姐你有時間嗎?咱們中午對一遍詞吧?!薄皷|生,晚自習咱們把戲再捋一遍吧。”經過不斷磨合,舞臺上林覺民與陳意映這對夫妻的表演,得到了領導與觀眾的肯定。
曲藝系副主任張怡:《托兆碰碑》讓觀眾耳目一新
曲藝系此次奉上的中華美德故事是《托兆碰碑》,講述遼國侵宋,楊繼業(yè)為保護家園,作為御敵先鋒,被困兩狼山,命楊七郎突圍求潘洪搬兵。潘洪為報子仇,不但沒有發(fā)兵,反用酒將楊七郎灌醉,亂箭射死。楊七郎鬼魂與楊繼業(yè)托兆。楊繼業(yè)復命楊六郎回朝求救。援兵不至,人馬凍餓,楊繼業(yè)碰死李陵碑前。楊六郎回朝后,在八賢王與寇準的幫助下,冤情得雪。
張怡老師介紹,《托兆碰碑》此次創(chuàng)新式地將評書與聯珠快書兩種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搬上舞臺。因為《托兆碰碑》愛國主義的情感抒發(fā)非常強烈,這是以唱為主的聯珠快書的強項;同時,《托兆碰碑》的故事又很曲折,其中的前因后果、草蛇灰線,想要表達清楚,評書絕對是不二的選擇。這就有了聯珠快書兩男兩女四位小演員站在舞臺中間各飾書中角色,評書演員坐在舞臺旁邊起到旁白作用,將全書貫穿成新的藝術形式。
張怡是評書專業(yè)的教師,從評書的角度說,她希望學生們可以以演代練,讓每個孩子都有登臺說書的機會。因此不管男生女生,盡量多安排,演出的時候輪流登臺。在教學、排練當中,張老師談到體會:“從我們評書藝術的本門來說,我們不怕劇目內容長,反而是短的不好說,因為氣口啊、節(jié)奏啊要求更高。”張老師為了讓學生說好,都是一句一句帶著說,一點一點把說的味道帶出來。
談到學生們此次排演的收獲,張老師說,學生們平時演出的機會很多,但一般都是書館演出,和觀眾的距離很近,互動也比較緊密。但《托兆碰碑》需要你登上的是大舞臺,大舞臺雖然把演員抬高了,但也拉開了與觀眾的距離。這樣演員上臺說書就會有一種孤獨感,心里會更加緊張。少兒戲劇場的舞臺、《中華美德故事匯》的平臺,實際上就是鍛煉他們克服這個心理障礙,助他們成長的。
鼓曲專業(yè)老師翟靜婉:演出豐富了孩子的舞臺經驗
四名被挑選出來的鼓曲專業(yè)學生,此前并沒有學過《托兆碰碑》?!肮那囆g講究童子功,我這邊專業(yè)的學生年紀比較小,所以很多唱詞他們不明白,父子離別等情感他們體會不到。我不僅要一句一句地教給他們,而且為了讓他們理解人物,我得從楊家將整個故事的源頭說起?!钡岳蠋熣f起排練時遇到的難題。
當然從零學起并不是頭等難事,難就難在和評書演員的配合。“因為《托兆碰碑》是將評書與聯珠快書兩種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剛開始兩邊完全銜接不上,感覺就是兩個節(jié)目。評書那邊表演的情緒完全傳遞不到鼓曲這邊,鼓曲也是一樣?!睘榇耍岳蠋熀蛷堚蠋熞槐橐槐榈夭逝糯蚰?,終于讓兩種曲藝藝術同臺無違和之感。
談及收獲,翟老師認為,舞臺經驗的提高是學生們最大的收獲。例如在一場演出中,三弦伴奏的琴弦突然斷了一根,要知道三弦本身就三根線,還斷了一根。但伴奏演員硬是靠著兩根弦所能彈出的音節(jié)繼續(xù)伴奏,絲毫沒有影響演出。而這位伴奏演員只有12歲,當演出結束時,我們發(fā)現這位學生渾身都濕透了??梢娢覀兊膶W生在舞臺上的成長與鍛煉是相當成功的。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