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月娥
典型案例
曉文今年17歲,讀高二。文靜、愛讀書、很聽話,學習成績優(yōu)秀,孤傲是他給同學們的印象。然而,讓曉文這個學習尖子生不爽的是,除了老師經??洫劚頁P外,同學們對他的驕人成績卻反應冷淡。尤其令曉文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排在他名次之后的同學,每次考試成績一出來,幾乎所有同學都會與他們分享取得好成績的快樂。遇到學習中的疑問,同學們也總是向排名在他之后的同學請教。
因此,曉文越來越感到自己除了學習拔尖之外,就是一個孤家寡人。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會落到這般田地,苦惱、傷心、落寞,以致學習成績出現了滑坡。
其實,曉文以前是一個招人喜歡的孩子。可是,自從上了高中后,家長經常對曉文說,高中階段就是以學習為主,目標就是名牌大學,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不要經常跟同學們纏在一起,尤其跟一些學習不如你的同學交往,只能消磨你的斗志,拖拉你的后腿;保持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名牌大學才是硬道理,只有這樣,別人才會仰視你。曉文就慢慢地疏遠了同學們,一門心思只顧學習。
上個周末的一節(jié)自習課,同學們圍繞著一道數學難題討論得熱火朝天,曉文便主動跑過去與同學們一起討論,可大家一看他加入進來,一下子散開了。課余的時候,曉文再次試圖加入到同學們的聊天中,同學們交流得很開心,可他卻像個傻瓜一樣,不知道和大家交流什么。更令人驚訝的是,那些曉文曾經看不起的同學,在與大家交流時,表現得應答自如,談笑風生,倒是尖子生的自己,在同學面前顯得思維遲緩,笨口拙舌。怎么會這樣?
曉文這才意識到自己落伍了,同學們談論的很多新鮮話題自己竟不知所云。曉文心里難受極了,感到了人際交往的重要??赏瑢W們對他冷淡的態(tài)度,又讓曉文倍感郁悶,學習熱情大減,學習成績也在下降。今后,他該怎么辦才好呢?
心理把脈
有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有一個著名的人類金字塔需求層次理論:當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滿足之后,社交需要便成為最重要的欲望渴求。
確實,正常的人都有著豐富的情感,并且不甘寂寞,希望與他人交流。我們做出了成績渴望得到承認,遇到煩惱又想得到理解和幫助。而且每個人都有發(fā)揮自己長處的愿望,并且希望受到他人的稱贊、尊重,達到自我實現。
曉文在自己比較得意的時候,沒有意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他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接受、不理會他人,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而家長的觀念和教育更是強化了他這種“孤家寡人”的傾向。這與人的天性相違背,與同伴難以溝通,其結果只能是不能正確地給自己定位,在現實中人際交往障礙重重。尤其曉文上高中以來自傲、不尊重同學、以自我為中心、過于功利的行為,阻礙了他與同學間的人際吸引和交往,受到大家的不接納和冷遇,最后落得個“孤家寡人”的下場,從而經受痛苦的折磨,甚至損害人格健全和機體健康。
另一方面,曉文認同家長“跟一些學習不如你的同學交往,只能消磨你的斗志,拖拉你的后腿”也是不妥的。每個人都有他的不足,但也有他的長處。同學之間的積極交往和交流可以取長補短和開闊眼界。
蕭伯納說得好:“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边@句話告訴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交流和分享;交流和分享并不意味著失去,相反會使我們的知識、思想、情感和人生更豐富多彩 ;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功;樂于把自己的信息、擁有的知識與他人交流和分享,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有利于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
心理處方
青少年學生在交往上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必要的。如果過分限制自己的正常人際交往,曉文不僅會成為孤家寡人,而且人的智慧和能力發(fā)揮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曉文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調整自己,迅速融入到集體中去。
第一,曉文要樹立正確的自我認識,既接納自己,也接納他人。對自我形成客觀評價,要認識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同時善于發(fā)現他人的優(yōu)點。每個人都是優(yōu)點和缺點的統(tǒng)一體。事實上,發(fā)現對方的優(yōu)點,也就是承認對方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優(yōu)越,對自己有價值,承認對方在人群中的重要性。正如教育家杜威說的:“人們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是希望自己被重視?!币虼?,曉文你要仔細觀察你周圍人的優(yōu)點,并且由衷地贊美和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滿足對方的自我價值感。
第二,尊重每個同學。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卑堰@條樸素哲理運用到人際交往中,可以說,曉文你處處尊重別人,得到的回報就是別人處處尊重你,尊重別人其實就是尊重你自己。高中生非常注重自己的自尊心,自尊心不僅需要自己的維護,而且也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因此,可以試試以對方為中心的原則。
第三,樂于幫助同學。人是需要關懷和幫助的,尤其要十分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關懷和幫助,并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視幫助者為真正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幫助同學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幫助,簡單的舉手之勞或關懷的話語,就能讓同學產生久久的感動。特別曉文如果你能做到幫助曾經冷落和拒絕過自己的人,不但能顯示出你的博大胸懷,而且還有助于“化敵為友”,為自己營造一個更為寬松的人際環(huán)境。
第四,尋找同學間的共鳴點。人與人之間,如果能主動尋找共鳴點,使自己的思想愛好能與他人趨同,就能夠使人們之間增進友誼,結成朋友。
共鳴點有哪些呢?比如說:其他同學的正確觀點和行動、有益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等等,都可以成為你取得友誼的共鳴點、支撐點。為此,曉文你應響應和主動溝通,以便取得協調一致。當同學取得好成績獲大獎時,你應為其歡呼,為其喜悅;當同學遇到困難、遭遇不幸時,你應把別人的困難、不幸當作你自己的困難和不幸……做到這樣同甘共苦,你將不再畏懼交往,不再感到孤獨,不再害怕競爭,你身邊的要好朋友一定會越來越多,同學們之間友好相處,自我約束,在相互幫助和鼓勵中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