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毛
刻進去的生命
◎文/三毛
有一年,我從歐洲回到臺灣,準備待三個月。結果,兩個月滿了,母親就要趕我走,說留下丈夫一個人在遠方太寂寞了。我先生沒有說他寂寞,當他再見我的時候。
小小的房子里,做了好多格書架,一只細細木條編的鳥籠,許多新栽的盆景,洗得發(fā)亮的地,還有新鋪的房頂,全是家里多出來的東西。然后,我發(fā)現了墻上的銅盤。
如果細細去找,可以發(fā)現上面有字,有人的名字,有潛水訓練班的名字,有船上的錨,有潛水用的蛙鞋,還有一條海豚。這是他去五金店買銅片,再去木材店買木材,然后在木板上用刀細心刻出凹凸的魚、錨、名字、蛙鞋等東西,成為一個模子。最后將銅片放在刻好的木塊上,輕輕敲打,輕輕地敲上幾千下,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浮塑便出來了,將銅片割成圓的,成了盤子。
我愛這個盤子——一個不太說話的男人在盤子上訴盡了他的情感,對海的,還有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