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00)
兒童個案工作中游戲的作用
張文飛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時代發(fā)展,兒童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兒童個案工作輔導作為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游戲在兒童個案工作輔導中的引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游戲對于兒童的社會化、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參加到群體中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游戲在兒童個案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得到很好的運用,兒童個案輔導中游戲是兒童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提供一種情境,是工作開展的載體、作為案主目標行為的預演、作為評價的方法發(fā)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游戲是為更好的發(fā)展兒童個案工作而引入,它的引入為工作者介入的一種方式、是工作者開展工作的有效途徑、是工作者評估的基本方法建立起個案工作理論與兒童個案工作實務之間的聯(lián)系,相信游戲在社會工作中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兒童;個案工作;游戲
近年來社會工作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個案工作作為社會工作方法之一在社會工作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兒童作為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對于國家,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近年來,因為社會、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了嚴重影響,甚至影響到了兒童的成長,成為了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兒童個案工作有待進一步的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家庭、社會、學校等給兒童的成長帶來各種各樣的影響,兒童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對兒童問題的解決、矯治也需要不斷地發(fā)展,兒童個案工作應著時代的要求在不斷發(fā)展。兒童個案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解決兒童問題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原有個案工作專業(yè)方法基礎上,引進游戲,是在更好的了解兒童,適應兒童的發(fā)展特點,更是對個案工作的發(fā)展完善。
游戲是兒童表達自己、接觸外界事物、與外界溝通的主要媒介,是兒童走出家庭,參加到學校、同輩群體活動中的開始,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在游戲中,兒童通過觀察、溝通、理解、創(chuàng)新、合作、自控來投入到游戲當中,進而來提高自己各種能力。在游戲中兒童更能了解各種角色的扮演規(guī)則,領悟社會對各種角色的期待。加快自己的社會化進程。在兒童的成長和生活中游戲扮演著重要角色,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
兒童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在游戲中兒童體驗到成功、失敗、挫折、快樂,并在其中學習、成長、不斷完善自己、發(fā)展自己。個體由“生物人”變成一個“社會人”的過程被稱為個體的社會化。兒童期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兒童已初步形成了自己對各種社會角色的領悟,在游戲中,兒童將這種領悟付諸于實踐,通過同伴、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反映來進一步加深鞏固這種對角色的理解,了解社會對各種角色的角色期待,并在生活中成功扮演各種角色。在游戲中兒童有了性別意識,開始有了男女的意識,在穿著、發(fā)型、父母對待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會明顯感覺到與異性的差別。同樣是摔倒,對于男孩父母就會鼓勵要勇敢,自己站起來,不要哭,而對于女孩,可能就會馬上抱起來、哄哄。在游戲中兒童可以學到各種各樣的技能,如兒童在“折紙”的游戲鍛煉了動手技能,在“蹺蹺板”的游戲中鍛煉了動作協(xié)調(diào)技能等,在游戲中兒童可以學習并進一步發(fā)展自身的技能。兒童在游戲中,通過他人對其行為的反映,通過父母及他人的話語,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這樣在游戲中兒童可以學習到社會道德規(guī)范,將道德規(guī)范內(nèi)化為自己的道德價值,進一步健全自己的道德價值。在游戲中,兒童的性別角色社會化、技能社會化、道德社會化、行為社會化等得到發(fā)展。游戲在兒童的社會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人總是要走向社會的,在剛出生時,都是由家人悉心照料,然后慢慢的長大、獨立走向社會的。兒童游戲范圍的擴張,使得兒童走出家庭,參加到同齡群體的游戲中,加入到學校的學習中。在群體游戲中,兒童會在集體的影響下,做出從眾行為,看見大家都在堆積木,本不想玩的兒童,也會不自覺地被吸引,加入其中。群體游戲中,兒童很容易產(chǎn)生從眾行為,一些好的,被家長所鼓勵的行為,也在兒童們的群體游戲過程中得到加深、強化,進而內(nèi)化為兒童自身的價值觀的一部分。在群體游戲當中,兒童間會產(chǎn)生不同的任務分工,這就需要成員間的分工與合作。不同的兒童擁有不同的任務分工,兒童間要很好的協(xié)作,游戲才能順利進行。游戲有助于培養(yǎng)兒童間團結合作的精神,讓兒童學會與人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游戲中,也不免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沖突,對玩具的爭奪,對違規(guī)的判定等,沖突并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有時它可以增進兒童間的感情,而且兒童在化解矛盾過程中,鍛煉了自己化解沖突解決矛盾的能力,更使得自己以后在面臨各種沖突時,更加從容面對。兒童在學校中不僅僅可以學到科學文化知識,而且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兒童會受到學校、課堂、班級等各種規(guī)范的約束,使兒童逐漸懂得規(guī)范、規(guī)則的意義,學會對規(guī)范的遵守,對規(guī)則的尊從。兒童學會對這些外來約束的順從,慢慢這些外來的約束逐漸被兒童內(nèi)化,兒童逐漸由他律變成自律。兒童的自控能力得到增強。兒童間很容易形成亞文化群體,亞文化群體中兒童間的接觸更為密切,相互間的影響也更加強烈,對兒童的影響也更加深刻。亞文化群中兒童間形成自己的規(guī)則,對群體的強烈歸屬感,對群體規(guī)則的高度認同,對其他成員的高度認可,使得群體成員之間的接觸更加密切。亞群體就像一個小型的組織、小的社會縮影一樣。
兒童各方面的能力還不是很完善,有待兒童去慢慢提高。兒童對于周圍的事物是充滿好奇的,他們試著去探索,在游戲中,首先,兒童更加深刻感受著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接觸、發(fā)現(xiàn)、感受周圍的事物;其次,兒童的觀察、思考的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有限;再次,兒童要與其他的同伴進行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當對游戲有自己的想法時,兒童要向其他同伴介紹,讓其他同伴明白自己的想法。在此過程中,兒童的語言能力得到發(fā)展與提高;第四,兒童還會產(chǎn)生高興或者不高興等各種各樣的情緒,他們會在游戲中將這種情緒融進自己的各種行為當中,以表達自己的情緒;第五,兒童不僅會觀察外界事物,表達自己情緒感受,更會在游戲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所創(chuàng)新;最后,兒童專注于游戲,不再是隨時變化的,自控能力有所提高。游戲在提高兒童語言、交往、表達、創(chuàng)造、想象、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游戲是兒童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
人作為一個群體性的動物,是不可能孤立的存在的,人從出生開始就與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與外界溝通。游戲是兒童與生俱來的能力,游戲是兒童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在游戲中建立了信任關系,也讓工作者對案主的情況有了初步的總結。在親子游戲中,案主與家人被組織起來,之間的溝通增加,案主與家人更加親密,增進案主與家人的感情。案主不會主動與別的小朋友玩,可是在游戲中,幾個小朋友在一起,分享玩具,研究游戲怎么玩,相互之間比賽,在游戲過程中,小朋友間的溝通多了,也讓案主加入到團體游戲中,融入到了同齡群體中。
2、游戲提供一種情境,是工作開展的載體
兒童社會工作策略中情景配合是很重要的,游戲為工作者工作的開展提供一種情境。在游戲當中與案主的溝通更加暢通,案主的配合度增高,使得對案主的問題的了解更加深入。把游戲當作工作者開展工作的載體,對于兒童來說,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游戲對兒童的加以行為嘗試性行為指導,給兒童的不良行為以一定的建議,兒童對自己行為做出相應改變的可能性更大。
3、游戲作為案主目標行為的預演將目標行為分解成多個小片段,在游戲的過程中加以體現(xiàn)、強化,使兒童產(chǎn)生正確的認知、正確的價值觀,進而使不當行為得到治療。在游戲中兒童的各種表現(xiàn),當作未來現(xiàn)實生活中相應行為的一個預演,對兒童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產(chǎn)生的不當行為給予建議與輔導。如與兒童一起玩玩具,會因為爭搶喜歡的玩具而發(fā)生爭執(zhí),這樣他們之間就需要解決矛盾,他人的指導幫助會是兒童強化相應的行為,并在游戲中不斷加深鞏固。案例中通過角色扮演游戲,使得案主理解了學生這一角色,在游戲中的扮演,理解了各種規(guī)則的意義,調(diào)整自己行為,才能在學校中表現(xiàn)良好。將游戲作為工作開展的載體,在游戲中調(diào)整案主行為,并強化目標行為。
4、游戲作為評價的方法
游戲可以作為未來案主表現(xiàn)的預演,也就可以將兒童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作為兒童治療成果,工作者工作目標達成情況的檢驗方法。通過案主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來檢驗其行為、心理等的變化成果,與沒有接受治療前進行比較,看哪些行為已經(jīng)改善了,哪些行為仍有待進一步改善。及時進行評估,并對輔導計劃及時做出調(diào)整、完善。如在游戲中看案主對群體的融入狀況,能不能與小朋友主動說話等,來評價案主的治療情況,在角色扮演中,看案主是否能正確扮演相應角色,以此來檢驗案主目標行為的獲得情況。游戲是一個十分有效,又簡單易行的評價方法。
在兒童個案工作實務開展過程中引入游戲,在游戲中開展兒童個案服務工作,是自身發(fā)展特點的要求,更是兒童個案工作本身的需要,是兒童個案工作的一個創(chuàng)新。本文用很大的篇幅介紹了游戲對兒童的重要性、兒童個案中游戲的運用及游戲的作用,但是并不是說游戲本身具有治療的效果,真正產(chǎn)生治療效果的是游戲所蘊含的心理、行為方面的內(nèi)涵與個案工作專業(yè)方法的有效結合。游戲在兒童個案工作中僅僅是一種方法、一種途徑,它的存在視為了更好的將個案工作理論知識、方法技巧,運用于兒童個案工作實務中去。是為了發(fā)展兒童個案工作實務,解決兒童問題。
[1]王瑞鴻,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第二版)[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2]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徐祥云、劉杰,社會學概論(第三版)[M],大連:東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07.
張文飛(1990.10-),男,漢族,安徽省巢湖市,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社會工作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