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芳+王佳莉+仲維慶+李耕
[摘 要] 以黑龍江水運生產指標數據為基礎,采用DEA模型方法計算黑龍江水運運行效率。研究發(fā)現黑龍江水路運輸存在著港口同質競爭、運輸船舶老舊、港口與腹地缺少支撐、中俄缺少互信等問題。黑龍江水系通航里程長,沿岸港口眾多,沿岸工農業(yè)體系健全、大宗貨物和對俄貿易運輸需求強烈。為了推動黑龍江水路運輸發(fā)展,政府應該充分利用黑龍江水系的運輸資源,實現低能耗、少污染、可持續(xù)發(fā)展,為黑龍江省產業(yè)轉型升級提供幫助。
[關鍵詞] 水路運輸;運行效率;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 F55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4-0006-02
Abstract: The study calculates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Heilongjiang waterway transport by means of DEA model method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index data. It found that the Heilongjiang waterway transport has the problems in terms of homogeneous competition port, old ship, lack of support of port and hinterland, and lack of mutual trust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Heilongjiang river navigation mileage is long and has the numerous coastal ports. The coastal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system is sound, and the bulk cargo and transportation demand for Russia's trade is stro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waterway transport,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 so as to realize th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ess pollu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elp th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waterway transport, operational efficiency, problem, measures
黑龍江水系包括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經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沿岸多大中城市,三江交匯經同江、撫遠、俄羅斯流入大海。流域面積25.48萬平方公里,在我國境內主要集中于黑龍江省行政區(qū)內。黑龍江省有以糧食、煤炭、木材、重型設備制造、石油化工、汽車、醫(yī)藥工業(yè)和食品為代表的門類齊全的工業(yè)生產體系,有以黑土地、大小興安嶺為代表的商品糧、林木加工產業(yè),黑龍江的重大電力設備、木材、煤炭、糧食等商品非常適合水路運輸。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是中俄兩國界江,沿岸分布眾多對俄開放口岸。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需要外部原材料供應地和成品銷售市場;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大的國土面積,蘊含豐富的原材料資源,特別是俄羅斯與黑龍江接壤的遠東西伯利亞地區(qū),其石油、礦藏、木材等資源豐富卻人煙稀少,中俄合作、優(yōu)勢互補將成為未來較長時期中俄兩國共同的戰(zhàn)略選擇。為此,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黑龍江省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規(guī)劃,以對俄貿易、對俄電商促進黑龍江老工業(yè)基地的轉型升級,這其中黑龍江水運將發(fā)揮重要的運輸紐帶作用。研究黑龍江水路運輸的運行情況,充分發(fā)揮黑龍江水路運輸的優(yōu)勢,為黑龍江省經濟發(fā)展助力。
一、黑龍江水運概況
黑龍江水系是我國重要的內河運輸通道。目前全省內河通航里程5528公里,航道維護里程4295公里,三級及以上航道1924公里,四級航道1213公里。
黑龍江省共有港口28個、一類水運口岸15個、泊位177個,碼頭總延長14.4公里。其中客運泊位36個,貨運泊位14個,共有倉庫21.8萬平方米,堆場345.8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13952米。黑龍江省邊境口岸共有10個,分別隸屬佳木斯、黑河、鶴崗、伊春、雙鴨山五個地級市和大興安嶺地區(qū)。
根據2014年統(tǒng)計,黑龍江省現有客船642艘,6170凈載重噸,總功率52898千瓦,19258載客位;客貨船64艘,2563載客量,1886凈載重噸,總功率7298千瓦;貨船351艘,凈載重噸17334噸,總功率19723千瓦,貨船多為200-600載重噸,船舶噸位較大;拖輪177艘,功率41181千瓦。黑龍江內河運輸以駁船為主,分節(jié)駁占駁船總量的60%左右,噸位多為600-1000噸級駁船,平均載重量為570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駁船351艘,211038凈載重噸。2014年黑龍江水運完成貨運量1262萬噸,貨運周轉量7.9億噸公里,分別占黑龍江總貨運量和總貨運周轉量的1.9%和0.37%;客運量366萬人,客運周轉量0.4億人公里,分別占黑龍江總客運量和總客運周轉量的0.61%和0.059%。由此可見黑龍江水運在黑龍江交通運輸中比重極小,發(fā)展空間巨大。
二、黑龍江水運運行效率計算
本文采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模型,利用公開應用軟件DEAP2.1求解黑龍江水路運輸運行效率。DEA效率評價指標選取極為重要,指標要能夠揭示研究對象的客觀事實,同時要考慮指標數據的連續(xù)性、完整性??紤]現有統(tǒng)計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選取水路運輸生產指標中的通航里程作為投入指標,水路運輸客貨運量和周轉量作為產出指標,選取2000-2014年共計15年數據應用DEAP2.1軟件中進行計算,得出黑龍江水路運輸綜合效率(crste)、純技術效率(vrste)和規(guī)模效率(scale),用以分析黑龍江水路運輸效率水平。
(一)指標基礎數據
采集黑龍江省2000-2014年間水路運輸通航里程、客貨運量及客貨運周轉量數據,如表1所示:
(二)水路運輸運行效率計算
利用DEAP2.1軟件進行計算,整理結果可見黑龍江水路運輸歷年相對運行效率值,包括綜合效率(crste)、純技術效率(vrste)和規(guī)模效率(scale),見表2。
根據表2數據繪制黑龍江水路運輸的綜合效率(crste)、純技術效率(vrste)和規(guī)模效率(scale)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
(三)黑龍江水運運行效率說明
根據表2計算結果和下圖可知,2000-2014年共有2001、2007、2012、2014黑龍江水路運輸技術效率和規(guī)模效率都達到了高值1,表明這四年中黑龍江水運規(guī)模利用充分,水運設備技術能力得到了充分發(fā)揮,綜合效率達到峰值,黑龍江水路運輸實現了DEA有效,此階段黑龍江水路運輸完全協(xié)調。
2000、2006、2008、2009、2011、2013年的純技術效率(vrste)效率值為1,即純技術有效而規(guī)模無效。說明這些年份黑龍江水運設備技術利用充分,但水路運輸沒有達到規(guī)模最優(yōu),相對投入有增加或減少規(guī)模尋求更優(yōu)的空間。
從全部數據趨勢看,2002-2004年綜合效率達到最低,說明這期間黑龍江水運規(guī)模效率和技術效率都出現下降,即規(guī)模不優(yōu)、技術效率利用不充分。這反映出2002年開始的非典疫情對交通運輸的巨大影響。2007年非典疫情對交通運輸影響基本消除,這一年黑龍江水路運輸的規(guī)模效率、技術效率重新最優(yōu)。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黑龍江水路運輸效率出現再次下滑到2011年基本恢復。
三、黑龍江水路運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黑龍江水系是我國僅次于長江、珠江水系的第三大通航水域,沿岸地區(qū)的工農業(yè)生產體系完善,工農業(yè)產品豐富。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相鄰,邊界漫長,雙方的貿易互補性強,貿易需求強烈。黑龍江水系沿中俄邊境分布眾多水運開放口岸,為中俄雙方貿易提供了運輸便利,黑龍江理應成為水路運輸的“黃金通道”。
但現實中黑龍江水系的水路運輸存在著萎縮甚至消亡的態(tài)勢,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中俄邊界劃分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為標準,航道的疏浚、管理維護會影響到中俄邊界線的變化,故雙方對界江界河的疏浚維護相當慎重,造成現有航道維護水平落后,影響航運發(fā)展[1]。第二,黑龍江水系沿岸港口眾多,產生了雷同經營、功能單一、重復建設、惡性競爭、難以形成規(guī)模優(yōu)勢的問題。第三,由于黑龍江省總體經濟發(fā)展落后,造成港口與腹地城市經濟發(fā)展沒有形成良性互動、互相支撐的局面。特別是界江界河對俄口岸,大多數沒有腹地城市支撐,地處偏僻,基礎設施和思想觀念落后。第四,黑龍江水路現有運輸船舶大多有20-30年船齡,船型老舊、不適應航道水深走低的現狀。第五,黑龍江氣候寒冷,冬季斷航,運輸連續(xù)性差,航運成本高。
針對上述問題,黑龍江省要認真規(guī)劃港口發(fā)展定位,重點支持建設黑河、撫遠、同江港口,形成港口規(guī)模優(yōu)勢,實現錯位經營、差異化發(fā)展;要更新現有船舶,開發(fā)適合黑龍江水系特點的、低油耗、淺吃水船型,適度開發(fā)集裝箱內河運輸船舶,以適應歐亞班列開行的轉運需要;要加大中俄互信的宣傳力度,打消俄方疑慮,共同開發(fā)維護好界河界江的航道[2];利用哈大齊、哈牡、哈佳鐵路專線的建設契機,形成城市群與港口的對接,加強港口與城市群腹地的互動支撐;完善黑龍江糧食、木材、大型設備等大宗貨物轉運方案,特別是中俄跨境江海聯(lián)運的轉運方案,更好地適應中俄貿易需要[3]。
黑龍江省要重視水系運輸資源的利用,支持水路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黑龍江大宗貨物水路運輸的優(yōu)勢,保護環(huán)境,減少污染,推動黑龍江水運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為黑龍江省發(fā)展綠色農業(yè)、實現產業(yè)轉型升級做出貢獻。
[參 考 文 獻]
[1]呂萍.黑龍江省邊境口岸發(fā)展現狀[J].俄羅斯學刊,2015(2):43-50
[2]劉爽.黑龍江省建設對俄跨境園區(qū)的模式與對策[J].東亞縱橫,2013(10):39-41
[3]丁溪,韓秋.比較優(yōu)勢與比較優(yōu)勢陷阱——基于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數據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5(6):84-93
[責任編輯: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