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東,曲強,李德志
(煙臺市牟平區(qū)水務局,山東 煙臺 264100)
高陵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大壩設計變更分析
孫曉東,曲強,李德志
(煙臺市牟平區(qū)水務局,山東 煙臺 264100)
以高陵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為例,對原設計進行有針對性的變更,并對變更前后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比較,證明設計變更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參考。
高陵水庫;除險加固;設計變更
高陵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2000年一遇,溢洪道消能防沖設計標準為30年一遇。大壩工程原批復主要加固內容包括:拆除重建防浪墻和壩頂路面工程;大壩樁號0-003~0+080段防滲體接高工程;大壩樁號0+032~1+168段新建壩體及壩基混凝土防滲墻工程;大壩樁號0-010~1+180段壩基基巖帷幕灌漿工程;大壩樁號0+008~1+153段上游壩殼翻壓及樁號0+022~1+147段上游壩腳拋石壓重工程;大壩上游坡干砌方塊石護坡和上壩臺階工程,下游壩坡整修、種草皮護坡工程;大壩下游坡拆除重建縱、橫向排水溝、岸坡排水溝及上壩臺階;樁號0+076~1+111段壩腳新建排水體、排水溝工程。
目前,高陵水庫水位為52.26m,原設計施工控制水位為50.5m,鑒于目前市區(qū)水資源供應緊張,建設單位要求在保留水庫現(xiàn)有水量的基礎上,于2015年12月16日至2016年2月底通過引黃調水配套工程向高陵水庫調水600.0萬m3,因此,施工控制水位將相應抬高。受庫水位影響的工程設計主要內容:大壩樁號0+022~1+147段上游壩腳拋石壓重拋石工程(原設計一級平臺頂高程51.0m,二級平臺頂高程54.0m);大壩樁號0+ 00~1+153段壩殼翻壓工程(原設計翻壓底高程51.0m);東、西放水洞及溢洪道工程施工圍堰(原設計東放水洞圍堰頂高程53.0m,西放水洞和溢洪道圍堰頂高程52.8m)。針對上述情況,根據(jù)建設單位要求,對庫水位影響的大壩上游壩坡抗震加固及施工圍堰等工程進行變更。另外,由于東放水洞工程施工,不能通過放水洞直接向牟平第一、二水廠供水,設計變更增加向城市供水的臨時提水工程。
2.1 水庫施工控制水位的確定
根據(jù)水量平衡原理,按水庫現(xiàn)狀水位52.26m,相應庫容580.0萬m3,水庫上游來水量(分別計算95%保證率枯水年份和多年平均來水量兩種情況)和2015年12月16日至2016年2月底調水量600.0萬m3,扣去牟平第一、二水廠用水量(5.15萬m3/d)和水庫滲漏、蒸發(fā)水量,求得每月月末庫水位及相應庫容,即求得調水期末水庫水位。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95%保證率枯水年份來水量計算調水期末即2月底水庫水位為52.96m。按多年平均來水量計算調水期末即2月底水庫水位為53.25m。經綜合考慮上游來水情況,截至調水期末(即2016年2月底),壩殼翻壓施工控制平臺高程需達到53.5m以上。
2.2 上游壩殼抗震加固方案比選
針對庫水位影響的大壩抗震加固設計采用以下3種方案進行比選。1)方案一:振沖+壩殼翻壓方案。樁號0+022~1+147段上游壩腳拋石壓重一級平臺頂高程由51.0m調整為52.8m,外邊坡1∶1.0不變,底部距大壩壩腳不小于8.0m。二級平臺頂高程54.0m,頂寬6.0m,外邊坡1∶2.5,維持不變。大壩樁號0+008~1+153段高程54.0m以上壩殼翻壓,底高程54.0m,底寬12.38m,碾壓邊坡為1∶2.5,碾壓后相對密度不小于0.75;高程54.0m以下壩殼采用振沖加固,頂高程54.0m,底高程51.0m。2)方案二:拋石和壩殼翻壓于2015年12月16日起同時施工。樁號0+022~1+147段上游壩腳拋石壓重一級平臺同方案一。二級平臺頂高程55.8m,頂寬6.0m,外邊坡1∶2.5,維持不變。大壩樁號0+008~1+153段高程52.8m以上壩殼翻壓,底高程52.8m,底寬12.38m,碾壓邊坡為1∶2.5,碾壓后相對密度不小于0.75。本方案計劃于2015年12月16日起同時進行拋石壓重和壩殼翻壓,并于2016年2月底完成53.5m高程以下壩殼翻壓和拋石壓重任務,2016年5月底前完成剩余拋石壓重和壩殼翻壓任務。3)方案三:2015年12月16日起先進行拋石壓重,2016年2月底起進行壩殼翻壓方案。樁號0+022~1+147段上游壩腳拋石壓重一級平臺同方案一。二級平臺頂高程56.5m,頂寬6.0m,外邊坡1∶2.5,維持不變。大壩樁號0+008~1+153段高程53.5m以上壩殼翻壓,底高程53.5m,底寬12.38m,碾壓邊坡為1∶2.5,碾壓后相對密度不小于0.75。本方案計劃于2015年12月16日起開始壩腳拋石壓重,2016年2月底完成53.5m高程拋石壓重任務,并開始壩殼翻壓,于5月底前完成剩余拋石壓重和壩殼翻壓任務。
壩殼加固方案比較時,東、西放水洞及溢洪道施工圍堰設計變更方案相同。經綜合比較,方案三施工工藝簡單,技術可行,工序不交叉,施工質量易控制,投資省。因此,設計變更推薦方案三。
高陵水庫東放水洞承擔著城市供水功能,其設計為拆除重建,計劃工期為3個月,2015年12月20日~2016年3月15日,東放水洞施工期間,需增加臨時提水,按最大供水量確定泵站規(guī)模為6.2萬m3/d,即0.718m3/s。為加快東放水洞施工進度,及早恢復水庫供水功能,施工工期為2015年12月20日~2016年3月15日。
放水洞施工工期調整后,經綜合考慮上游來水情況,按2016年2月底水庫水位52.96m作為施工控制水位,堰頂高程變更為54.50m,堰頂寬5.0m,堰頂長60.0m,上、下游坡比1∶2不變,利用壩殼開挖的砂礫料進行填筑,迎水面采取袋裝砂礫土及一層兩布一膜復合土工膜防護,并將土工膜延伸到堰頂平臺下1m固定。
溢洪道及西放水洞原設計施工控制水位51.41m,堰頂高程52.80m,堰頂寬5.0m,堰頂長110.0m,上、下游坡均為1∶2.0。按2016年2月底水庫水位52.96m作為施工控制水位,堰頂高程變更為54.5m,堰頂寬5.0m,堰頂長110.0m,上、下游坡比1∶2.0不變。
本次設計變更為大壩上游壩殼抗震加固方案變更,溢洪道和放水洞施工圍堰及臨時提水工程等工程規(guī)模按原設計不變。大壩上游壩坡拋石壓重體二級平臺頂高程由54.00m變更為56.50m,壩殼翻壓底高程由51.00m變更為53.50m,拋石頂高程和翻壓底高程搭接高度3.0m不變,抗液化安全性滿足要求。設計變更增加了上游壩腳拋石壓重工作量,減少了上游壩殼翻壓及干砌石護坡工程量,對工程工期無影響。
1)大壩上游坡抗震加固變更投資影響分析:大壩上游壩殼抗震加固設計變更后,增加了上游拋石壓重方量,減少了上游坡壩殼翻壓和干砌方塊石護坡工程量。2)施工圍堰變更投資影響分析:施工控制水位抬高后,東放水洞圍堰、西放水洞和溢洪道圍堰加高后工程投資略有增加。3)東放水洞鋼筋砼箱涵冬季施工保溫措施投資影響分析:東放水洞冬季施工需增加保溫措施費,及因庫水位抬高增加排水費。4)施工期供水提水工程:因高陵水庫擔負向牟平水廠供水任務,放水洞施工時,不能中斷,需要增設向壩后輸水渠供水的泵站和管路,需要增加投資。
[1]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0.
[2]水利工程設計變更管理暫行辦法[S].北京,中國水利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遲明春)
TV697
B
1009-6159(2017)-02-0021-02
2016-06-08
孫曉東(1972—),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