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業(yè)華
【摘 要】聽力教學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取語言信息及獲得言語感受的主要途徑。如何加強中職學生英語聽力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本文針對目前的現(xiàn)狀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guān)鍵詞】英語 聽力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88
聽力教學是保證英語規(guī)范化和加強語言實踐的重要手段,只有聽懂了才能說,才能與別人進行交流、溝通,才能體現(xiàn)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交際功能。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英語學習中語言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也影響著英語其它技能的形成。如何突出中職生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應用性的特點,從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中找出問題并對癥下藥,這是擺在中職英語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中職生英語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
(一)主觀上的忽略與誤解
當前,師生對英語口語水平的重要性得到了一致的認可,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被投入到口語訓練之中,而忽略了聽與說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沒有意識到好的口語必然是建立在良好的聽力技能之上的。忽視聽力水平的提高,必將使英語口語成為無水之源、無木之本,限制口語向更高層次的提高。同時,一部分的教師對于聽力教學存在著誤解,認為聽力教學就是簡單的放磁帶、核對答案,是比較輕松、舒服的一門課,忽視了聽力教學的復雜性。
(二)客觀上的學生基礎(chǔ)差
農(nóng)村中職生源質(zhì)量相對較差,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chǔ)薄弱,再加上學生厭學、懶惰,對英語不感興趣,給聽力教學增加了困難。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比較偏遠的農(nóng)村,受制于條件的限制未經(jīng)過系統(tǒng)正規(guī)的聽力訓練。這些學生聽力基礎(chǔ)良莠不齊,很多教師有時僅僅是按照一個標準在教學,導致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越來越跟不上,程度較好的學生又認為過于簡單而出現(xiàn)學習興趣不高的尷尬局面。
二、影響英語聽力教學水平提高的因素
(一)學生的心理因素
當前,一些學校往往只重視學生筆試能力,忽略了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經(jīng)過長期系統(tǒng)的聽力訓練,使得學生在聽力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緊張、膽怯、壓力大的心理現(xiàn)象。另一方面,學生往往有求全的心理,要求自己在聽力過程中要每字每句都聽懂。這些心理負擔往往最終導致的結(jié)果是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時要不就是腦子一片空白一個句子也聽不懂,要不就是記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手忙腳亂,嚴重影響聽力能力的提高。
(二)學生的詞匯匱乏
在聽力中,學生常出現(xiàn)一個單詞聽得很熟悉,可是就是寫不下、不知道意思的現(xiàn)象。根據(jù)“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的觀點,一個母語為非英語的學生,其英語水平要達到中等,那么他的領(lǐng)會詞匯量(passive vocabulary)要在5000—10000個以上,掌握詞匯量(active vocabulary)要有3000—5000個詞。而中職生的詞匯量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詞匯量的匱乏也成為了限制學生聽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三)教學內(nèi)容與模式的單一性
目前,很多學校對于聽力教學還是采取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生詞講解、聽聽力素材、核對聽力練習答案、再聽聽力素材。教師的任務(wù)大多局限于放錄音,對答案的機械動作。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程度較好,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對于基礎(chǔ)較弱、對英語興趣不高的學生則效果微乎其微。加上一些教師對于聽力素材選擇的不當,使素材的難易度不適合、趣味性不夠更加劇了課堂教學的枯燥性。
三、提高學生聽力教學水平的對策
(一)減輕學生壓力,樹立學生自信心
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和個體的差異性。對于學生在教學中不能達到聽力要求的情況要多方面找原因,不能用言語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耐心用言語逐步消除學生的焦躁不安的心理,減輕學生壓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反饋,應多鼓勵,以樹立學生自信心。
(二)合理選擇聽力素材,增加趣味性
在聽力素材的選擇上,一是要根據(jù)學生水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短到長,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二是要在聽力訓練之初選發(fā)音標準地道的聽力素材,后期可以在聽力訓練時適當制造干擾以模擬現(xiàn)實聽力情況,以增強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三是要注意聽力素材的多樣性,豐富性,趣味性。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風趣幽默的聽力素材更能提高學生“聽”的興趣,更為容易集中職生的注意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聽力材料的選擇上,除了單純的錄音素材外還可以選擇一些視頻素材,比如英文歌曲和原聲電影片段,既提高了學生的聽力語感又消除了聽力的緊張感。
(三)聽說讀寫融合,四項技能并進
一是聽說結(jié)合:我們既可以要求學生聽后口頭回答問題,或進行復述或針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討論,也可以先師生對話,談?wù)撆c聽力材料內(nèi)容有關(guān)語言方面和背景方面的話題。然后,再讓學生聽。二是聽讀結(jié)合:對于那些來自生活的真實語言的不太長的閱讀文章,我們采取先聽后讀,強迫學生主要以聽覺而不是視覺來吸取語言知識,聽后可讓學生回答一些主旨大意之類的題,待學生閱讀材料之后才討論疑難問題或書面回答問題。三是聽寫結(jié)合:聽寫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漸發(fā)展聽音會意能力,增加對語言的敏感性,提高記憶力,從而提高聽力水平。我們通常采用的訓練方式有聽課文的句子、段落,聽改寫或縮寫了的課文,聽課文原文填詞;講評書面表達后的參考范文,也可以用來聽寫,此外,我們還使用流行歌曲的歌詞制成cloze練習,讓學生邊聽邊填空。
(四)加強訓練,提高聽力技巧
一是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抓主要細節(jié)的能力。在聽力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明確要聽的內(nèi)容,學會了解聽力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而不是期望聽懂材料的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在聽力訓練中,要培養(yǎng)學生抓住五個“w”的能力即“when,where,who,what,why”。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推測能力,增強學生理解能力。在聽力訓練中推測能力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應逐步訓練學生各種推測能力,比如根據(jù)說話人身份、地點進行推測,根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連貫性進行推測等等。
當然,聽力的提高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制約和影響聽力教學質(zhì)量的因素也是多樣的。只要克服影響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各種障礙,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就能在教學中如魚得水,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