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
我有個學生,突然給我發(fā)了條微信,說他有了心理問題,每天坐在桌子前發(fā)呆,最多只能讀兩三個小時的書。看他發(fā)信息的時間,已經(jīng)是子夜一點半了。這年頭,有心理問題的孩子不少,我就接觸過好幾個。事關重大,我立即和他母親通話,然后安排和母子倆一起視頻對話。
事情很快搞明白了。孩子一心想上紐約大學的商學院,夏天考SAT,才考了1850分,靠這個成績顯然不行。他覺得怎么也要2100—2200分才行,準備10月份再沖一下,但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啟動不了,說沒有動力了,紐約大學似乎也不那么想去了,生活失去了目標……我直言相告:你在給自己找借口!如果夏天SAT才考1850分,到10月份過2000分基本上不可能。你聽了培訓公司的忽悠,覺得拼一拼就能到2100分,這純屬“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其實你心里有個另外的自我,知道這不靠譜,于是給自己編出借口,說不想上紐約大學了。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經(jīng)典版本。
“紐約大學上不了,其他低一點的大學都太爛,怎么辦?”
“誰告訴你紐約大學‘之下的大學都太爛?什么是上?什么是下?你以為美國就一個紐約大學嗎?研究過人家的課程嗎?在網(wǎng)上聽過人家的公開課嗎?知道其教育體系和其他大學的不同之處嗎?閱讀過人家課程的指定書目嗎?”
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完全傻了,嘴里嘟囔著說:“我要上紐約大學,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不能比同學們差。”最后我給他歸納了一下:“鬧半天,你上紐約大學的原因,就如同買名牌一樣。你看人家都穿耐克跑鞋,自己沒有穿過,一定要穿,對不對?”
孩子只好默認。于是,我接下來問另外一個問題:你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名牌的欲望要上紐約大學,知道這點小欲望要花掉你媽多少錢嗎?孩子更暈了。這個問題,他承認,從來就沒有過過腦子。
他母親是個典型的好母親,親口向我保證:我們從來不給孩子施加什么壓力,他的想法,我們盡量支持。他要上紐約大學,我們就鼓勵他去。但是,他為什么去、去了有什么結(jié)果,他自己不知道,家長也不知道。
紐約大學,一年學費超過四萬六千美元,加上紐約昂貴的生活費用,一年的教育費用超過六萬美元。四年下來,要二十四萬美元,大約合人民幣一百五十萬元。這么一個一點腦子都沒有的孩子,即使能上紐約大學,讀四年下來會有什么結(jié)果?大概只能回國當“海待”,月薪能拿四千元人民幣已經(jīng)算不錯。就算日后月薪會漲,但也馬上面臨著成家、生孩子等人生大事。另外,這類讀大學如同追名牌的孩子,多半會選擇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生活,生活費用奇高。工作頭十年,不啃老已經(jīng)不錯。如果按他們的起薪標準,工作三十年才能把這一百五十萬元掙回來,那時也已經(jīng)到了五十五歲左右。
所以我勸家長,對這種連為什么上大學都想不清楚的孩子,為留學燒錢肯定是白燒了。海歸貶值,已是大勢所趨。這不僅因為留學的人數(shù)太多、供給過剩,而且更因為這種無腦型的留學生太多。我告訴那個孩子:如果你非要留美,那就去紐約一所州立大學,憑目前的成績進得去,費用便宜一半,學到的東西不會比在紐約大學少。然而,這孩子不會聽,仍然覺得上所“很土”的州立大學沒面子。
我是吃留學飯的。遇到過許多類似的孩子,經(jīng)常會在家長繳了學費后編出各種借口不來讀書。我寧愿砸了自己的飯碗也要勸一勸家長:我們這代人,是怎么走到今天的?難道艱苦奮斗了一生,就是為了把孩子培養(yǎng)成敗家子?
【原載《新民周刊》】
題圖 / 留學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