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培
摘 要:武術雖然在公共體育課程中作為必學項目,但其發(fā)展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文章主要通過對現(xiàn)行武術發(fā)展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在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羅森塔爾”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實景教學法、拳諺教學法以及攻防技擊法進行實踐,通過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改變學生對武術的態(tài)度,從而增強武術在學校中的傳播。
關鍵詞:武術 教學方法 手段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2—0060—04
武術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體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內(nèi)容,它承載了中國幾千年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nèi)涵。2004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印發(fā)了《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其中明確要求:“體育課適量增加中國武術內(nèi)容”,以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1]。這無疑是為中小學武術教育提出了歷史使命,然而,高等學校更是我國青少年開展體育活動、培養(yǎng)興趣的主陣地,是發(fā)展民族體育的中介。同年11月18日,來自國家體育總局、全國高等院校的領導及多位權(quán)威專家、學者云集廣州,出席全國首次高等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就武術高等教育的現(xiàn)狀與改革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專家們指出:盡管武術在不同時期被編入一些教學大綱,列入教學課程,但是武術教育在國內(nèi)至今沒有實現(xiàn)根本的普及,高校的武術教學大大落后于我國武術運動開展的形勢。因此,高校武術課堂回歸傳統(tǒng)、恢復武術的本質(zhì)屬性,并結(jié)合新穎的教學方法才能實現(xiàn)傳統(tǒng)武術和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1 高校武術教學發(fā)展的現(xiàn)狀
1.1 教學方法的單一性
任何教學活動均離不開師生的“雙邊”活動,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提高武術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重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是關鍵問題?,F(xiàn)在很多學校的武術教學方法十分單一,而且都是一些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完整示范法、分解教學法等都是教師主動的教、學生被動的學。教學模式也是按照常規(guī)教學模式來進行 “準備活動—教學—練習—結(jié)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完全都是在灌輸動作,而學生也是在被迫的記動作,根本沒有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拳譜云:“舍本逐末,瞎胡鬧,循序漸進最為高”。吳殳在《手臂錄》強調(diào)“且傳一法,練未熟,不教第二,第二法未熟不教第三,半載的學不多”[2]。這就是說拳師在傳授每招每式及套路時都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招一式都要“到位”,即按照本階段的功法要求把每個動作從起始到終點都一絲不茍做到位,可見教習武術不在多,而在精。拳諺云:“拳練百遍為會,千遍為熟,萬遍為精”。但現(xiàn)在的教學都把精力全放在了“量”上,而忽視了“功”的積累。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利用現(xiàn)代化的新型教學手段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已成為必然趨勢,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主要包括多媒體教學、錄音錄像等等,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具有具體、形象和生動的特征。在對目前高校武術教學中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的調(diào)查中顯示,只有25%的學校曾經(jīng)使用過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手段,而且使用的頻率很低,絕大多數(shù)武術課教學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講解、示范動作——學生反復練習——糾正錯誤——再練習的固定教學模式,然而由于武術套路動作數(shù)量繁多、方向、路線變化復雜、每個動作不可能在教師示范和講解的時候得到完整的形象記憶,那么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1.2 教學內(nèi)容的局限性
武術源于古老的中華民族,是伴隨著人民在長期的生活與實踐斗爭中積累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也是東方古老文明的縮影。武術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但目前許多學校武術普修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基本上都是以長拳三路、二十四式太極拳為主,另外輔助一些基本功,這雖然符合了學校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卻完全不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學內(nèi)容的局限性會慢慢扼殺學生對武術的興趣,使學生由原來的喜歡武術到現(xiàn)在的不喜歡上武術課。高校武術的教材體系設置不合理,內(nèi)容陳舊,缺乏對國內(nèi)外新理論新方法的全面跟蹤研究,所使用教材大都是十多年前的教材。秦子來在《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一文中針對湖北省普通高校為樣本展開研究,研究顯示:目前武術教學的內(nèi)容主要以國家規(guī)定的武術套路為主(主要是規(guī)定的初級教學套路),這一方面有利于教學計劃、考核等內(nèi)容的制定和實施,同時也為日后開展訓練、比賽奠定了基礎,但是這種大一統(tǒng)的作法也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武術的熱情和積極性[3]。馬岳強在《對湖北省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一文中指出: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選擇了太極拳和拳、刀、棍、劍等初級套路,而對柔韌性水平要求不高,并具有競爭性強,攻防實戰(zhàn)性強等優(yōu)點的散打、短兵內(nèi)容的選擇比例卻十分稀少。著名武術家馬賢達先生指出:“中國武術的真諦歸于技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武術的生命力即在于此。套路只是武術的一部分,絕非武術的全部內(nèi)涵?!盵4]攻防技擊性是武術運動的本質(zhì)特征,在散打、短兵對抗性項目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也深受大學生的喜愛,然而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往往只注重大綱而把課時的重點放在套路內(nèi)容上,存在著只注重動作外型、規(guī)格而嚴重忽略其攻防技擊特點的片面現(xiàn)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枯燥、趣味性差,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對武術興趣的培養(yǎng)十分不利[5]。
1.3 教學評價體系的非多元化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能否客觀公正、全面合理地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和武術在高校中的發(fā)展。據(jù)目前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公共武術課程考評方式的調(diào)查顯示:大一考核內(nèi)容上學校采用了青年長拳作為技術考評,占體育總分的40%,平時成績占30%,素質(zhì)達標占20%,其他占10%。根據(jù)學生進步程度的分值比例暫時沒有設定,而由學生參與自評的情況更是沒有,這說明我??己朔绞竭^于單一。以學生演練水平為依據(jù)作為學生的體育成績的評定方法,打擊了身體素質(zhì)較差而平時積極鍛煉的學生的積極性,助長了那些具有一定基礎、平時上課不努力學生的惰性,不能全面地檢查和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
秦子來在《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一文中指出,目前湖北省普通高校武術課的考核側(cè)重在動作質(zhì)量和演練水平上,這一考核方法沿襲了武術競賽的評判方法,但是忽視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由于武術動作相對較為復雜,使得學生學習武術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協(xié)調(diào)性和相對的悟性,因而如果我們僅側(cè)重動作質(zhì)量和演練水平的評判,而不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進步程度等等,無疑將會挫傷部分同學學習武術的積極性,進而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和掌握武術理論知識、技術和技能。
另外在考評的形式上,我校大部分武術課成績的考核與評定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由任課教師對所任教班級進行自考自評的方法進行,帶有濃烈的教師主觀意志,存在著考核與評定的標準和尺度不平衡、人情評分等諸多弊端。因此,要發(fā)揮武術教學在促進學生發(fā)展中的綜合效益,適應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就必須建立起新的教學評價機制,發(fā)揮評價在教學中的激勵功能[6]。
2 新型教學方法的實施意義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創(chuàng)法。武術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體育教育起著積極促進的作用,具體教學方法的使用得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可以彌補枯燥無味的教學內(nèi)容的缺點;可以使原本死氣沉沉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同時可以增強學生在學習中間對動作的理解能力。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對動作的理解、記憶的能力都是對老師的教學方法的一種反饋;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還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扮演的角色進行轉(zhuǎn)換,由原來被動的接受變成現(xiàn)在主動地學,學習熱情的高漲可以使學生在各方面得到提高,增強對武術的喜愛程度。繼承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而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的教學方法同樣也要被繼承,因此,在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方法的時候也要把原來的教學方法作為參考依據(jù),在不違背原理的基礎上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3 武術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3.1 “羅森塔爾”式教學法
“羅森塔爾”式教學法是由“羅森塔爾效應”演變而來的,羅森塔爾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的。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 )1966年設計了一些實驗,試圖證明實驗者的偏見會影響研究結(jié)果。羅森塔爾及其同事要求教師對他們所教的小學生進行智力測試,他們告訴教師們,班上有些學生屬于大器晚成者,并把這些學生名字念給老師聽,羅森塔爾認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可望得到改善。事實上所有大器晚成的名單是從學生中隨機挑選出來的,與班上其他學生沒有顯著不同。可是學期末,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智力測試時,他們的成績顯著優(yōu)于第一次測試的結(jié)果。這種結(jié)果羅森塔爾認為,可能是因為老師們認為這些大器晚成的學生開始嶄露頭角,并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以致使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從“羅森塔爾效應”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心理實驗。他們通過“權(quán)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雖然教師始終把這些名單埋藏在心底,但是卻掩飾不住對名單上學生的熱情,學生因為受到老師的重視和表揚,則變得更加自信,在成績上有了明顯的提高。其實,在武術教學中我們也可以使用“羅森塔爾”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針對一些對武術興趣不高或者是技能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心里暗示,課堂上老師給予這一部分學生更多的關注和指導,以及語言上的鼓勵,不僅會增加學生的興趣,而且在技能上也會取得一定的進步。
3.2 多媒體教學法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把多媒體技術植入教學中是符合當前教學方法改革的大方向。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谖湫g教學中,只有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起來,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針對非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可以播放一些非專業(yè)類的比賽,讓他們知道非專業(yè)類學生在通過刻苦訓練以后,同樣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能并取得很好的成績,從而改變學生學習武術的消極態(tài)度,提高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先讓學生跟著視頻模仿動作,使他們在自學的過程中產(chǎn)生問題,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給予動作上的糾正和指導,這種方法不但增加了學生對動作的理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對動作的掌握度也會更加深刻。最后,考評的時候教師可以一改常規(guī)的考試模式,鼓勵學生在所學動作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編,包括:動作結(jié)構(gòu)、隊形轉(zhuǎn)換、服裝以及配樂等等,以視頻的形式在最后一節(jié)課的時候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教師則可以根據(jù)學生制作視頻的情況進行打分,打分的標準不僅局限于視頻內(nèi)容,視頻制作的好壞、形式也都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jù),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另一個側(cè)面也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術。
3.3 情景教學法
武術教學中的實景教學法就是組織學生到周圍參觀與武術有關的名勝古跡,在參觀的過程中給學生傳授相關的武術知識或者是講述武術名人的英雄事跡,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以此來增加同學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情景教學法可以結(jié)合當?shù)氐拿褡逄厣臀幕瘍?nèi)涵來進行,例如:河南登封附近的學??梢越M織學生去參觀少林寺,參觀他們練功的地方以及周圍的塔溝武校等,讓他們切身體會到中華武術的魅力;河南焦作附近的學??梢缘疥惣覝先⒂^,有流傳百年的祖祠、楊露禪學拳處、陳家溝太極拳學校以及新建的太極拳博物館等,都可以讓參觀的人深刻體會到濃厚的太極文化,還可以看到名師表演,教師可以在參觀的過程中將一些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進去,增強學生對武術理論的理解。
3.4 拳諺教學法
在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的長河中,諺語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在語言表達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諺語的特點就是簡練、形象、生動、可以充分表達動作的含義及要領。如:對學生進行武德教育的時候有“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輕”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都說明了在習武的過程中武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對學生闡述了做人的道理;在講到武術的健身價值的時候可以用到“少時練得一身勁,老來健壯少生病”;“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松,久練為功,擱下稀松[7]”就是說在練拳的時候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切不可出現(xiàn)“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現(xiàn)象;突出內(nèi)外合一的整體性原則的諺語有“ 內(nèi)外合一,形神兼?zhèn)洹薄笆盅凵矸ú剑駳饬Α?;武術中有專打要害之說,“一打眉頭雙眼,二打唇上人中,三打中腮耳門,四打背后骨縫,五打肺腑胸膛,六打撩陰高骨,七打鶴膝虎脛,八打破骨千斤[8]”這句諺語,它讓學生在明白武術上常說的要害“八打”位置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從中領悟到一些武術的真諦。在武術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些諺語正確、恰當?shù)剡\用到其中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把一些武術中的基本知識、習練的要領、技巧等方面融會貫通進去,便于學生掌握和記憶,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3.5 攻防技擊法
武術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擊。很多學生學習武術最初的目的就是可以自衛(wèi)防身,呆板的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一味的學習套路,抹殺了學生對武術的興趣,攻防技擊法就是在武術教學中,將動作的攻防意義、技擊的使用方法結(jié)合進去,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通過對具體動作的技擊性的講解和兩人的模擬對抗練習,使學生不僅學會了動作,而且加深了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和記憶[9]。如:五步拳中第一個動作:隔擋沖拳,左手就是迅速將對方打過來的拳格擋開或者用左手抓住手腕關節(jié),破壞其進攻的意圖,右手快速擊打?qū)Ψ降睦吖遣课?;“左右仆步穿掌”,這個動作開始就是先按住對方打過來的拳或掌,然后提膝穿掌,這個手掌就是穿對方的咽喉部,所以不可過高或過低,由提膝穿掌變成仆步穿掌的時候,手順勢由下而上,可以撩襠,也可以作為一個過渡的動作,動作的每個細節(jié)都是有它特定的含義的。對動作攻防含義的理解和掌握是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迫切希望了解的,攻防技擊的方法應用到教學中是符合武術套路發(fā)展需求的。
4 結(jié)論與建議
(1)高校體育武術課運用“羅森塔爾式教學法”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引導,而教師則通過語言或者肢體動作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暗示,并因材施教,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xiàn)象。(2)教學方法應與時俱進,“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tǒng)常規(guī)教學方法相比,雖較為先進,但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情況,適時調(diào)整教學方式、方法和內(nèi)容,如動作路線復雜多變還應以教師示范講解為主,多媒體教學或視頻觀摩為輔。(3)“情景教學法”受到環(huán)境等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在實踐教學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方法,讓學生觀看武術名家曾經(jīng)練拳的住所或者器械,通過講解名家典故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4)經(jīng)對上課班級進行探索性的實驗教學發(fā)現(xiàn),“拳諺教學法”教學能使師生間的交流更加廣泛;通過拳諺及典故的講解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武術知識,通過“偶像”的故事提高對武術課的興趣,不僅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還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積極作用。(5)“攻防技擊法”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提高教師綜合素質(zhì),拓展學生綜合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6)在高校武術課的教學中,要想使學生體驗到武術的魅力,必須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安排,結(jié)合恰當?shù)慕虒W方法,才能讓學生真正的走進武術,了解和感悟中國文化。建議更多的武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運用上述多種教學方法,以驗證其合理性、科學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周玉芳.中小學武術教學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山東體育科技,2009(6).
[2]王智慧.傳統(tǒng)學武程序與現(xiàn)實教武現(xiàn)象悖論探析[J].體育與科學,2007(4):86-87.
[3]秦子來.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
[4]邱丕相.中國武術文化散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馬岳強.對湖北省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7.
[6]李光全,張元河.方法、現(xiàn)狀與中國意識:高校武術教學改革新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
[7]朱清華.武術教學中如何正確運用諺語[J].搏擊·武術科學,2004(2).
[8]張大為.武術諺語釋義[M].北京:紅旗出版社,1988.
[9]朱清華.武術教學方法新探[J].搏擊·武術科學,2009(6).
Wushu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ian Xiaopei(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China)
Abstract:Wushu, as a project, shall study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our univerisity, but it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with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Wushu development, using innovative methods, such as "Rosenthal" typ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real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 boxing proverbs teaching method,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combat method, carries on the methods in practice, by using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o change the students attitude of Wushu, to enhance propagation of Wushu in the universities.
Keywords:Wushu teaching method means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