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冠楠
作為一名在英語培訓行業(yè)摸爬滾打了近八年的“老司機”,我非常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階段性地回顧、總結(jié)我所教過的學生向我提出的有關(guān)英語學習的“疑難雜癥”。而最常出現(xiàn)在我耳邊的問題不乏如下幾個:“老師,我怎么才能練好口語呢?”“老師,我看到老外就緊張,這怎么解決?”說句心里話,面對這些充滿著焦慮感的問題,可能每一名從事英語教學的老師都會覺得不知該從何說起,因為如果真的回答起來,這些問題不是說一兩分鐘就可以輕松解決的。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下藥才是應(yīng)對這些問題最根本的方針。不過,在日常學習中,的確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同學們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本文我就簡要總結(jié)一下我自己和我所教過的學生的經(jīng)驗和例子,和大家分享幾個應(yīng)對“英語學習焦慮癥”的實用小偏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廣大的語料庫,定有一款適合你
語言學習最大的特點莫過于量的積累。記得從小學開始,我的英語老師就教導(dǎo)我們要堅持讀英文原著,從中積累單詞、熟悉語境。然而我發(fā)現(xiàn),真正能夠去做這件事情并且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為什么呢?我覺得是因為缺乏興趣。不得不說,信息時代給我們學習語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福音。就英語學習資源來說,過去幾代人除了圖書館里的外語書籍之外并無他選,與他們相比,我們真的幸運太多。在當今這個資源實現(xiàn)全面共享的信息時代,我們完全可以從自己的興趣點出發(fā)去選擇學習資源。就拿英劇、美劇來講,毫不夸張地說,其選材的廣泛度和表達手法的多樣性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人的胃口,無論你喜歡風花雪月還是穿越科幻,恐怖驚悚還是奇幻探險,都一定能找到適合你的那一款。而在所有的英語學習資源中,英文電影及電視劇可以說是語言應(yīng)用與語境結(jié)合度最高的一種。因此,想要學英語的同學完全可以從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部英劇/美劇/英文電影入手。
有了興趣之后,下一步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了:如何看劇/電影?如何利用這豐富的語料庫?關(guān)于這兩個問題,大家只需問問身邊的英語老師或者動手上網(wǎng)搜索,就能找到不少靠譜的方法,然后再結(jié)合自己的英語水平和學習習慣,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實踐就好了。拿我自己舉例,我是基本上不會特意花時間背單詞的人,但是這些年里我每天至少會看兩集英劇/美劇,同時記下劇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詞匯和地道表達。這個習慣讓我以主動的態(tài)度浸泡到英語學習中,也使我將英語學習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所以,請不要再拿你不喜歡看英文書或英文電影當借口了,你只是還沒從豐富的資源中找到最心儀的那一款而已。
時間何止是海綿里的水,碎片時間用起來
關(guān)于時間管理,我曾在新聞中看到過一件很有趣的真人真事:一個被醫(yī)院誤診患有絕癥的年輕人被醫(yī)生告知只剩一年的壽命,于是他梳理了一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改變了此前懶散的生活態(tài)度,在一年的時間當中完成了22個夢想。結(jié)局當然是皆大歡喜。但仔細思考一下,從普通人的角度來講,他這一年的努力幾乎濃縮了一個人幾十年的生活效率。為什么他可以在一年當中做這么多事情呢?答案就是注重效率和時間管理。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總有學生和我說:“老師,我真的很忙,白天要上課,晚上要寫作業(yè),已經(jīng)很累了,哪有時間學英語???”其實我非常想和大家分享的一點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有很多碎片時間,如果每天都能利用一點,那么積累起來的時間和所能達到的效果將是非常驚人的。讓我們算一個簡單的數(shù)學題:以每天利用碎片時間十分鐘計算,一年365天的碎片時間總和就有60多個小時。保守估計,一個人每天大概能利用十分鐘的碎片時間學習四個單詞,如此堅持三年就能達到大學英語四級的單詞量,堅持六年就能達到托??荚嚨膯卧~量。試問碎片時間有哪些?地鐵上發(fā)呆、睡覺的時間,公交車上玩手機游戲的時間,上課路上聽歌、看視頻的時間,下班路上看八卦、刷朋友圈的時間等等。當然,學習的初衷并非要犧牲掉所有的娛樂,我們只需轉(zhuǎn)變其中一部分碎片時間的使用方式,再花一點恒心堅持下去,就能在一年半載之后收獲驚人的學習效果。
有機會要練,沒有機會創(chuàng)造機會也要練
在學生向我提出的關(guān)于口語學習的問題中,出現(xiàn)率最高的一個問題莫過于:“老師,我根本就沒有機會練口語啊,這讓我怎么練習呢?”對此我真的很想揭秘一個“潛規(guī)則”:拿新東方的老師來舉例,我所接觸到的極其優(yōu)秀的口語老師當中,其實有很多都沒有留學經(jīng)歷,也并非畢業(yè)于名校,甚至讀的是和英語完全扯不上關(guān)系的專業(yè)。那么他們?yōu)槭裁纯梢宰罱K修煉到與個人經(jīng)歷如此“不匹配”的口語水平呢?其實秘訣就是——沒有秘訣,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抓住一切機會,甚至創(chuàng)造機會去練口語。具體怎么做呢?且聽“老司機”一一道來。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練口語的方式就是去傳統(tǒng)的英語角或英語沙龍。然而,大家也都知道,80%的英語角的對話情況都是這樣的:“Hello, my name is XX. Nice to meet you. Whats your name? Do you like China? ...”久而久之,老外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中國學生問的問題無非就那么幾個,老外早就被問煩了,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將對話進行下去呢?那么問題來了,怎樣讓外國人對你想說的話題感興趣呢?對此,大家確實需要花心思提前準備一下。我個人覺得,大家可以借鑒出國考試(比如雅思、托福)當中口語部分的內(nèi)容。因為這些外國人設(shè)計的口語考試非常符合外國人在聊天時的思維展開方式。比如,雅思口語中關(guān)于音樂的題目就是按以下幾個問題逐層深入展開的:“Do you like music?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When do you often listen to music? Who is your favorite musician?”此外,出國考試的口語話題十分豐富,是非常好的練習口語的素材。因此,大家如果能將這些素材利用好,就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nèi)高效提高口語水平,使自己在與老外交流時充滿“層次感”,不會讓對方覺得索然無味。
其次,有些學生會說:“老師,我們學校是理工學校,根本就沒有英語角,這讓我怎么練啊?”對此,有些學生會支招:和室友練??!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是下下策,原因有二:第一,這種練習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確實略顯尷尬,不易堅持;第二,你并不能確定對方和你自己的真實口語水平,所以有可能出現(xiàn)越練越差的情況。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抓住一切可以和外國人直接對話的機會。即使沒有,也要去創(chuàng)造機會。對此,大家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拉下面子。試想一下,徑直走進一間咖啡店去和一個老外聊上幾句,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做到呢?很多學生會有顧慮:這樣做會不會不禮貌?人家會理我嗎?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和學生們做過的一個實驗。在北京,我鼓勵我的學生們?nèi)バ前涂苏依贤饬奶?,看看老外是會拒絕還是接受。結(jié)果表明,只要學生事先能夠認真地去觀察那些外國人,確定對方并不是在進行一些個人私事或是在工作,那就只管去搭訕好了,將近一半以上的老外都不會拒絕學生發(fā)出的交談邀請,甚至會從此和學生成為長期的朋友。那么我們不妨發(fā)散思維,如果在校園外尚且如此,那么在校園里,我們能與老外對話、聊天的機會就更多了:你可以去廣告欄張貼廣告,尋找“志同道合”的language partner (因為很多老外其實也想找中國學生練中文);可以在校園食堂尋覓到外國人的身影并借機交談;還可以想方設(shè)法去參加留學生舉行的派對等等。由此可見,只要下定決心,我們一定能找到練口語的機會。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多點勇氣,花點心思,創(chuàng)造機會,利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