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海外
“請不要叫我老人”——浪漫民族法國沒有老人
在法國,似乎每個男人都是阿蘭德龍,女人都是COCO小姐。即使老去,也是年老的阿蘭德龍和COCO CHANEL。優(yōu)雅地老去,說的就是法國女人:她們是一曲香頌,也是一朵朵行走的紅玫瑰。法國女人的心思:她們不管活到什么歲數(shù),一定美麗到老。女人有各種老法,而法國女人,只希望能優(yōu)雅地老去。法國女人即使80高齡,臉上溝壑縱橫,依然可以身材苗條,氣質高雅,愛時髦愛凹造型,似乎是她們一生的必修課。
“Lady First”——人人都是紳士淑女的英國老人
在英國,紳士淑女的氣質,在爺爺奶奶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身著西裝的老爺爺在等公車時,堅持站在你身后,并用倫敦腔來一句:“Lady First”;穿著呢大衣戴著呢子帽,搭配同色系眼影和口紅,顫顫巍巍地逛商店,英國老太常這么干。
英國退休老人相當獨立,他們通常不需要過多照顧,均能自得其樂獨自生活。他們的生活標配“很英國”——養(yǎng)狗,養(yǎng)花。和老伙計喝酒聊天,同閨蜜共飲下午茶,這樣生活很常見。具體請參考女王陛下的生活。
“我熱愛我的工作”——發(fā)揮余熱的日本老人
日本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用一首歌贊嘆便是:“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眾所周知,日本是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只要自愿,可以不受年齡限制地工作。日本老人大多身體健康,精神矍鑠,并樂于堅守工作:像超強白熾燈一樣,散發(fā)光和熱。因此當你去到日本,不要驚訝為何在東京街頭開出租的是胡須花白的80歲老爺爺;在箱根溫泉旅館為你端上料理的都是慈祥的老奶奶。
用“生命”為戶外運動代言——老有所樂的加拿大老人
由于完美的養(yǎng)老福利和免費的醫(yī)療制度,加拿大老人有著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去享受快樂。他們或是到圖書館閱讀,或修剪、澆灌自家庭院的花草,或坐到咖啡館一隅,享受清雅與安靜油或是打高爾夫球、與大家庭到海邊燒烤,生活得瀟灑、自在。
加拿大人通常身體素質極好,而楓葉國確實是個有點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國度。因此,即使是老人也最愛戶外運動:去峽谷遠足,去雪山登山,去蹦個級、去跳個傘啥的不算事兒!
做義工,找到自我價值——誰都不敢歧視的美國老人
美國社會福利制度比較健全,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看病購物,老人處處受到社會的優(yōu)惠和照顧。然而,他們有時候也不是被照顧者,而是服務者。他們也會當義工,去服務需要幫助的人。這些老人有的退休前是企業(yè)高管,有的是律師,有的是醫(yī)生,他們根據(jù)自己專長,在社區(qū)或福利機構幫助其他老人、兒童或身心障礙人士,讓人覺得暖暖噠!美國老人精神特別好,服務熱情也很高漲。
美國老人在各個服務業(yè)從事工作。在美國超市,如果對一位老年收銀員說“你已經(jīng)老了,歇歇吧?!彼麜盟澏兜氖种钢阏f:“小心我告你歧視老人!”一言不合就起訴,很美國!